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

雖然不是真的來當商販,不過這個身份是很好的掩飾,一行人也忙將帶來的東西攤開,一袋袋雪白的海鹽,鐵製的鋤頭、犁,讓圍觀的黎人看的眼熱。

圍觀的人中有許多年輕女子,嘰嘰喳喳的說笑著,頗有青春萌動的氣息。可惜美孚黎也有文面的習俗,讓夏天南和林偉業對少數民族少女的綺念破滅了。林偉業暗自慶幸,幸好符南英沒有紋面,否則自己肯定接受不了。

王夥計對夏天南說,再深入山區,自己對地形也不太熟了,可以讓自己的舅舅帶他們前往。他舅舅平日靠採藥打獵爲生,因爲常去縣城賣野生動物皮,會說些漢話,交流上不成問題。

王夥計的舅舅姓黎,叫黎木青,他對這些人要去昌化江上游有些奇怪,這地方就是黎人也很少去。如果說要採藥的話,上游的山嶺上有得東西,附近丘陵上也採得到。

“對,去石碌嶺,您知道這地方不?”林偉業問。

“沒聽說過。”黎木青回絕的乾脆無比。夏天南的心頓時沉到了谷底。

林偉業不死心,繼續比劃道:“山下有條河的,流到昌化江裡,就叫石碌河。”

黎本清還是搖頭。林偉業想到了一點,抱著最後希望問道:“那這裡有沒有出綠石頭的山?”

所謂綠石頭,就是銅礦石。而石碌這個地名就來自銅礦石。因爲海南當地的黎族和漢族在說話的時候都習慣把修飾詞後置以表述名詞的習慣,所謂石碌,其實就是“綠石”。

石碌嶺最早被人注意,不是因爲鐵礦,而是這裡的地表有露天銅礦石。清代以來一直有人採掘盜挖。直到1935年,瓊崖實業局派人到石碌嶺調查銅礦時,才第一次發現石碌最豐富的的礦儲是鐵礦石。

“有,有。”黎木青恍然大悟,“你們是要去亞玉嶺!”

夏天南自然不知道什麼是亞玉嶺,但是林偉業是知道的,大學時有些模糊的教科書內容一下清晰起來了。

“對,對,就是亞玉嶺!”林偉業連連點頭,心想自己真是糊塗,石碌這個地名是清代纔開始使用的。現在還是大明的天下。

第二天一早,衆人便乘當地的竹筏往上游去了,從水路走比走陸路快的多。因爲正值枯水期,水量不大,水流很平緩,用竹篙撐船上溯並不吃力,只是經常要經過亂石淺灘,衆人常得下竹筏推行才能過去。有些地方亂石灘露出了水面,還要把竹筏擡過去才能繼續前進。

行到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竹筏終於到了後世被稱爲叉河鎮的地方,當然此地現在還是一片荒蕪的草原。水流變得很淺,竹筏不止一次的擦到了河底的砂石。至於石碌河,這條昌化江的支流現在根本不能行船,只能勉強淹沒人的腳踝而已。

一行人決定在此棄船登陸,衆人一起動手,把竹筏都拖上岸來。據黎木青說,沿著這河往上游走,再走個十多里路就到了。因爲天色將晚,大家就在這裡宿營休息,準備第二天一早再出發。

第二天,他們早上五點鐘就都起來了,匆忙吃過早飯重新上路。大家繼續沿著河流向上游走去,七拐八彎的,中午時分,他們終於到達了山腳下,清澈的河水從前方的一條山谷中緩緩流出。

“這裡就是亞玉嶺了。”黎木青指點著。

林偉業知道到地方了,他順著黎木青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座紅褐色的山峰,這一帶應該就是著名的海南石碌磁鐵礦了。

林偉業一陣激動,石碌鐵礦啊!這個中國最大的露天富鐵礦,平均含鐵量51.2%以上的磁鐵礦儲量將近三億噸!還伴生著鈷、銅、鎳、銀、硫、白雲石等多種礦石,要不是這裡不產煤,石碌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型煤鐵複合體基地了。

衆人手足並用,花了差不多整整三小時到達了山頂。這裡眺望出去,一眼望不到頭的都是高高低低的山頭,近處都是熱帶稀樹草原植被,遠處森林繁茂。

林偉業仔細觀察了周圍的土壤和植被情況,山坡上的土壤都是比較典型的南方紅土,沒有特別的礦石露頭。這個鐵礦雖說號稱是露天,上面也還是覆蓋了好幾米的土壤。

林偉業取出鋤頭,根據以往勘探鐵礦的經驗,選擇了一處地方挖了一米多深,就發現磁鐵礦石了。他敲下一塊,目測了下,果然是不可多得的富鐵礦。換個北面的山坡再挖幾處,還有了更讓人興奮的發現,挖出了帶翠綠色的石頭——銅礦石。

見果然發現了鐵礦石,還有銅礦石,夏天南激動不已。他開始關心開採的問題,“這麼大一個山頭,開採起來難度不小吧?”

“開採倒是不難。”林偉業回答道,“要是徹底無視礦山安全生產的法規條例的話,給我五十個工人就可以了。純手工操作,只乾白天一班,每人每天出礦石2噸是沒問題的。一天就能出100噸礦石,全年就差不多是四萬噸鐵礦石了。當年日本人佔領海南島,在石碌開礦的時候,每個工人每班14小時,定額是8噸。當時的礦山除了有少量的風鎬之外,也談不到有多少機械化採掘。”

一年四萬噸鐵礦石!雖然不知道這鐵礦石煉成生鐵是多少,不過夏天南還是笑的嘴都歪了。

林偉業沒這麼樂觀,他估算了一下開採量和運輸的難度,沉下臉說:“現在礦石是找到了,但是根據我們從登陸到這裡的路線來看,鐵礦石的運輸是個難題,本來昌化江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出海通道,可惜石碌嶺並不在昌化江畔,石碌河雖然能夠通到昌化江,但根本無法行船。直接走水路有些困難,枯水季節昌化江上游水深根本不夠船舶通過,不然當地人也不會用竹筏做交通工具了。難怪當年日本人佔領了石碌鐵礦後,要從石碌修鐵路到八所,再從八所出海。”

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章 賣鹽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四百六十章 俘虜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爭沒有結束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章 戰俘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
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章 賣鹽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四百六十章 俘虜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爭沒有結束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章 戰俘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弋阳县| 禄丰县| 普陀区| 桂阳县| 仪陇县| 昔阳县| 青龙| 江北区| 汝州市| 东山县| 疏勒县| 庐江县| 乐东| 高密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宽甸| 长海县| 周口市| 吉林省| 正阳县| 油尖旺区| 五大连池市| 武隆县| 安新县| 绩溪县| 南靖县| 都昌县| 福安市| 文成县| 常山县| 卢龙县| 景泰县| 繁昌县| 洪洞县| 临城县| 江阴市| 河南省| 乐清市| 霍州市| 理塘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