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

夏天南和司馬德都明白了,把事情推到黎人身上,戰敗的責任就小得多。不管是不是打了敗仗的將領隱瞞真相,反正知府衙門至今還以爲對手是黎人。

司馬德建議道:“既然如此,主公不如將計就計,就以黎人的名義與官府談。屬下之前說的不剿不撫,可能用黎人的名義更易實現。”

所謂不剿不撫,其實就是造成一個官府打不過自己,己方又不接受招撫,同時也不造反的局面。如果是漢人,武力強大而又拒絕官府招撫,威脅到官府統治,很可能引來官府無休止的圍剿,相反,如果是黎人,只要答應不造反,退回山嶺之間,官府纔不會管你是否願意接受招撫,不惹事就行。

錢師爺大著膽子插話:“夏老爺,在下認爲這位先生說的很有道理。瓊州府歷來對待生黎的對策就是:只要不造反,什麼條件都可以談,日後再徐徐圖之。就算是熟黎,只要繳了糧稅,也是什麼都不會管,任憑土官治理。”

夏天南理解了他們兩人的意思,其實舊時空的少數民族政策又何嘗不是如此,政府對部分少數民族的管束比漢族要寬鬆的多。

他若有所思:“你們是說,打著黎人的幌子與官府談判,退讓一步,不與官府爲敵,但是也不接受招撫?”

二人齊齊稱是。

這倒是個不錯的思路。夏天南當即拍板:“就由司馬先生陪著黃猛甲與官府談。官府既然弄錯,我們就陪著他一起錯,只要達到我的目的就行?!?

說完,他玩味地看看錢有餘,問道:“錢師爺,如果談成了,大勢已定,有沒有興趣跟著我幹?反正縣尊大人已經容不下你了?!?

錢有餘尷尬地笑了笑:“夏老爺說笑了,錢某不過是一個上不得檯面的師爺,何德何能讓您錯愛?!彼m然回不了頭,但夏天南的身份未定,他也不敢賭上身家性命投靠,還是觀望觀望再說。

確定了談判基調後,黃猛甲和司馬德帶著三百土兵來到了澄邁縣衙,與同知趙越開始了談判。

趙越望著異常魁梧的黃猛甲,暗道:果然是天生異稟,難怪能助官府剿亂,還能打敗三千大軍,本該是朝廷棟樑,可惜被林三峰這個殺才生生逼反了。

他首先開口:“爾等本是朝廷治下順民,眼下雖與朝廷兵戎相見,但念在爾等以下犯上事出有因,只要放下刀劍,歸順朝廷,往事可以既往不咎……”

黃猛甲打斷了他,大大咧咧說道:“我是個粗人,不要這麼文縐縐的,我聽著酸。你也知道我是被誰逼反的,漢人有句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吃過狗官的虧,就不會再相信你們,天下烏鴉一般黑,當官的都不是好人。想要我接受招安,門都沒有,給我好處,我可以不再與官府爲敵!”

趙越準備了一肚子的話,被生生打斷,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與這粗人談下去。他看到了司馬德,覺得這書生模樣的人應該通情達理,或許是黃猛甲的軍師之流,便迂迴進攻,對司馬德說:“這位先生如何稱呼?”

司馬德拱手說道:“在下複姓司馬,單名一個德字。若大人想勸服我們峒主接受招撫,恐怕是難上加難。當年林縣令也是這般哄騙峒主出兵,死傷數百族人,鎮壓了三峒的叛亂,許下諸多好處,最後卻食言而肥。大人也不必對我花心思,我也勸不動我家峒主?!?

這番話立馬堵死了趙越後面的說辭。接連碰壁,趙越一時間狗咬刺蝟無從下嘴。

他想了想,反問道:“既然黃峒主願意來此處,想必是有誠意的,不知黃峒主是何打算?”

黃猛甲雙手抱胸,擡頭望天:“我是個粗人,不會說大道理,就讓司馬先生代我說吧?!?

司馬德伸出兩個手指,正色道:“兩個條件。第一,官府不再派兵來剿,兩邊就此休戰;第二,我們不接受招撫,但也不會與官府爲敵,只求官府不干涉我們?!?

趙越爲難起來,這樣的條件,超出了他的權限,更何況他向知府大人的建議可是能撫就撫,不撫就打,如果答應了對方,不就是打自己的臉嗎?

茲事體大,他不敢妄做決定,於是建議黃猛甲暫時呆在澄邁縣,等自己請示知府。待黃猛甲同意後,連夜派人快馬加鞭回府城報信。

幾日後,秦知府派人回信,讓趙越先拖延,待省城有了消息再作定奪。趙越心中明瞭,必須等廣東那邊明確是否出兵,纔好決定談判的走向,如果不出兵,那麼就只能捏著鼻子接受黃猛甲荒謬的條件。

接下來幾日,趙越每日設宴款待黃猛甲和司馬德,閉口不談招撫事宜,兩人也無所謂,胡吃海喝,左右不是自己花錢,再說這麼拖下去對自己又沒有壞處。

只是沒想到,這一拖就是半個月,廣東方面的消息才姍姍來遲。

趙越接到了秦知府的書信,據說廣東多數官員不願妄動刀兵,認爲剿黎靡費錢糧,徒增死傷,收效卻甚微,若能招撫,則是上策,兩廣總督兼巡撫廣東王尊德則未明確表態,這種情況下出兵已無指望。

既然出兵無望,那麼就只能按黃猛甲的條件談了。至於如何談,秦知府在來信中卻未作明確指示,僅僅含糊地說讓趙越“相機行事”。

捏著信箋,趙越想罵娘。“相機行事”可不是“便宜行事”,一詞之差天壤之別。

後者是明確的授權由趙越全權處置,出了事秦知府是要承擔責任的,而前者是讓趙越看著辦,秦知府不聞不問。這樣一來,談的好,秦知府的功勞跑不掉,沒談好或者日後有後患,責任就可以推給他趙越。

說起來,秦知府和趙越在科舉場上還頗有淵源,又是同地爲官,可是腹黑起來,一點情面都沒講,趙越越想越氣苦。

不過罵歸罵,還得坐下來和這黎人蠻子談,誰讓他秦知府是正印坐堂官呢,官大一級壓死人。

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後“分贓”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十章 投名狀第九章 攻打胡家莊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
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後“分贓”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十章 投名狀第九章 攻打胡家莊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竹北市| 枣强县| 印江| 巢湖市| 萝北县| 尖扎县| 九龙城区| 肥西县| 贞丰县| 灵台县| 玛纳斯县| 维西| 新竹市| 仲巴县| 大邑县| 黄山市| 梅河口市| 高要市| 浮山县| 泰安市| 玉溪市| 南宁市| 扬州市| 新闻| 寻乌县| 平南县| 澄城县| 长子县| 密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池州市| 苍山县| 普安县| 安阳市| 巧家县| 芦山县| 镇远县| 象山县| 嘉峪关市|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