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

面對皇帝和兵部尚書的質疑,溫體仁不慌不忙地說:“陛下可還記得兩年前福建的鄭芝龍?”

崇禎點點頭:“怎麼會不記得。朕還記得他是熊文燦招撫的,封了個海防遊擊,操練水師很有一套,後來擊退紅毛有功,還升了官……”

這個是張鳳翼職責內的事,他提醒道:“升了福州都督?!?

“對,福州都督。後來莫名其妙就被紅毛反攻,自己死了,連中左所也被攻陷,朕還記得當時追究了福建上下官員的責任……”

溫體仁說:“陛下博聞強記,臣佩服不已。不過,臣想說的是,鄭芝龍生前也不是個忠心不二的臣子,也是從一個海寇頭子招撫過來的,可是在死之前,一直都是福建沿海的頂樑柱,其船隊規模遠超朝廷任何一支水師,剿滅海寇、釐清洋麪、擊退紅毛,都是他的功勞。這樣的人物,當初不過一個遊擊的頭銜就能招攬,金門大勝紅毛,也不過加福州都督銜……而夏天南,本質上和鄭芝龍沒有區別……”

崇禎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用功名利祿驅使夏天南爲朝廷效力?”

“陛下聖明。紅毛卷土重來,能大破中左所,而夏天南卻能輕易驅逐紅毛,可見其水師實力更強於當年鄭芝龍,朝廷已經沒有能力在海上與其一較高下;浙江力退倭寇、安徽生擒高迎祥,則說明其陸師也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強軍,這一點王遴在密報中也反覆提及,可是他也說了,用好了夏天南就是國之棟樑。這樣的人物,要麼就徹底消滅以絕後患,要麼就設法收爲己用,只要能籠絡住他爲朝廷效力,上能對付韃子,下能收拾流寇,至於是不是忠貞不二,真的重要嗎?”

崇禎沉默了,他明白了溫體仁的意思,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蛟S夏天南不讀聖賢書,不懂天地君親師的道理,但是隻要利用得當,就是自己手中一把利刃,上砍韃子,下斬流寇。如果不放心,就乾脆將其徹底消滅,免得後患無窮,可問題是,現在大明到處都是窟窿,鎮壓流寇都力不從心,洪承疇的求援信還是熱乎乎的,又哪來的軍隊對付瓊海軍,難道爲了對付夏天南,再加徵“瓊餉”不成?

平心而論,作爲一個略帶心理潔癖的人,崇禎很難忍受一個這樣遊走於黑白之間的人物和勢力存在並逐漸坐大,他欣賞的是對朝廷、對皇帝忠心耿耿的臣子。當年的鄭芝龍遠在福建,而且勢力範圍都在海上,大明曆來又不重視海防,眼不見心不煩,也就捏著鼻子認了,可是夏天南的活動範圍已經到了中原內陸,與鄭芝龍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作爲一國之君,崇禎必須要把個人的好惡放在一邊,一切從大局出發。韃子年底才退出關外,隨時可能捲土重來,流寇又在陝西、甘肅作亂,瓊海軍這一支武裝,是成爲對付韃子和流寇的利器,還是成爲第三大禍害,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崇禎看了一眼洪承疇的告急信,長嘆一口氣,陝西的流寇之患亟待解決,大明經不起更多折騰了,就算夏天南有什麼私心,至少他還是朝廷的官,瓊海軍還是朝廷的軍隊,自己也調得動。他說道:“長卿言之有理,既然夏天南當年願意接受招撫,並且服從兵部調遣遠赴安徽剿寇,說明對朝廷還是有敬畏之心,就算德行有虧,也是瑕不掩瑜,可以重用。只是他現在已經是一鎮總兵了,還怎麼籠絡?”

溫體仁笑而不語,只是瞟了一眼張鳳翼。如果什麼話都被他說了,皇帝就要懷疑他和瓊海軍私下有勾結了,接下來的話,曾經討論過卻被皇帝否決了,如果讓張鳳翼來說更合適,就看他是不是機靈,能接住這個話頭了。

張鳳翼雖然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乏善可陳、碌碌無爲,在皇帝眼裡是個呆板平庸的人,但是能官至尚書,官場上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本領是不差的。他眼見皇帝已經傾向於首輔大人的說辭,又怎麼可能對著幹?當即拋棄了之前秉持的不宜封賞過厚的觀點,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陛下,臣認爲:夏天南剿寇有功,可以封爵!雖然本朝從先帝起就沒有給武將封爵的先例,但生擒高迎祥乃近十年來從未有過之大捷,可以藉此機會,以封爵一事鼓勵大明所有的武將,讓他們知道,只要忠心爲朝廷效力,陛下是不會虧欠他們的。”

原本只是籠絡一個地方軍頭,可是被張鳳翼這麼一說,就上升到了激勵大明全體將士的高度,格調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順便還可以把生擒高迎祥的戰例廣爲傳播,鼓舞士氣。溫體仁眼睛一亮,別看這個兵部尚書平日一副受氣包的模樣,打仗方面也不行,可是搞宣傳是一把好手。

崇禎也聽得龍顏大悅,這麼一說,自己心裡就舒服多了。樹立一個正面典型和被迫籠絡一個軍頭,同一件事,換個說辭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他當即拍板:“說得好!那就這麼定了,封夏天南爲平南伯,統領兩廣兵馬,將此事與高迎祥之事一併昭告天下,以鼓舞天下將士!”崇禎朝第一個授予武將的爵位,就這麼出爐了。

шшш ?????? ?¢○

張鳳翼見皇帝心情好,趁機把難題拋出來:“陛下,洪承疇告急,眼下無兵可調,是不是調瓊海軍去?”

崇禎一怔,這也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便問溫體仁:“長卿怎麼看?”

溫體仁想了想,建議道:“瓊海軍才和流寇大戰一場,又在常昆的設計下與南京神機營發生摩擦,此時立刻調往陝西,勞師遠征,就算出工也未必出力,反倒影響洪承疇的調度。不如另行抽調人馬?!?

張鳳翼頭疼不已:“陛下,首輔所言非虛,可是抽調人馬談何容易,要人沒人,要銀子沒銀子,就算從大同、宣府就近抽調,兩鎮光欠餉就有十萬兩,加上開拔銀子,沒有二三十萬,就算調了兵也會譁變。”

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八章 箭與刀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二十章 春宵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六百六十七章 多爾袞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
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八章 箭與刀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二十章 春宵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六百六十七章 多爾袞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商都县| 宣汉县| 三穗县| 大连市| 平原县| 威信县| 分宜县| 中牟县| 霍山县| 桂东县| 班戈县| 轮台县| 融水| 手游| 津南区| 太原市| 奉化市| 当涂县| 鄂伦春自治旗| 高淳县| 福安市| 泰顺县| 容城县| 焦作市| 富裕县| 双江| 永年县| 姚安县| 晴隆县| 建阳市| 尼木县| 天祝| 荥经县| 寻甸| 襄樊市| 莫力| 郓城县| 门源| 景泰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