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

在騎兵營這羣箭術拙劣的“弓手”互相起鬨聲中,最後一名還能喘氣的傷兵終於被五六枝箭射成了刺蝟,兩眼翻白死在自己的同伴前。

甲兵們敢怒不敢言,幾名牛錄章京也只能忍氣吞聲。勝利者纔有話語權,誰讓他們打不過人家呢?如果意氣用事再爭執幾句,說不定屍首都不準拉了。

馬威不無遺憾地看著被裝上獨輪車運走的屍首,嘆了口氣:“這些韃子首級老值錢了,可惜了啊。一個真韃子換五十兩賞銀沒問題。這些牆下的首級要全砍下來,能把朝廷那些當官的嚇死——大明多少年沒殺過這麼多真韃子了……”

“知足吧,你拿著這些首級就算換個遊擊、參將,未必比現在騎兵營長的餉銀多。”蘇粗腿說,“再說,咱們這些新兵,守城還行,野戰對上韃子就很危險,如果貪圖賞銀和軍功,打開城門出城割首級,若是被韃子乘虛而入,那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不值當的。”

馬威也知道這一點,韃子雖然吃了敗仗,但是並沒有退走,安營紮寨、虎視眈眈,這種情形下出城割首級的風險係數也太高了,賞銀和軍功固然重要,可是性命最重要。而且蘇粗腿說的沒錯,或許憑藉這些首級能換個遊擊、參將,但是論正經收入,還是不如騎兵營長(相當於千總)。

經過激烈的戰鬥後,攻守雙方進入了對峙,準確地說是圍城模式。阿巴泰孤注一擲,想賭一把,他斷定城內的口糧撐不過三天,這也是他敢於冒著違抗軍令沒有及時北上的底氣所在。只要在五六天時間裡,把飢腸轆轆的守軍全殲,並繳獲那些精良的火器,那麼他回到北直隸與阿濟格會師時就有了爲自己分辯的籌碼,回到盛京後,說不定還能被皇太極嘉獎封賞。

林偉業、蘇粗腿等人則守著一個月的糧食,穩坐釣魚臺。如果阿巴泰看到城堡內儲存的糧食數量後,一定會吐血。

韃子數萬大軍進入登州境內的消息傳到了登州城內,官員百姓都嚇個半死,身家豐厚的人家都開始琢磨著走水路逃到別處避難了。

謝三賓聽到這個消息時也唬了一大跳,不過聽說韃子圍得是城外的新軍營,目標並不是登州城後,才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他才深深體會到本地駐紮一支強軍的好處,如果不是林偉業手下的兵馬厲害,能與韃子抗衡,韃子就會直奔登州,被圍困的就會是自己了。

這時他想起林偉業來索要軍糧,不由得慶幸不已,幸好自己沒打什麼折扣,給足了八百石糧食,足以讓其支撐到韃子退卻。這麼說起來,林偉業可算一員“副將”。

登州城內亂作一團,百姓想要到別處避難,官員燒香拜佛祈求韃子不要兵臨登州城下,派兵支援、裡應外合的事,根本沒人想過,韃子的威名太盛,沒人敢雞蛋碰石頭,以身試險。

登萊巡撫都沒有派兵,濟南、東昌、袞州等府就更不會發兵救援了,阿巴泰一支孤軍,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在四面皆敵的情況下任性地開始了圍城,沒有任何阻攔和騷擾,從軍事角度來看極不合常理,可偏偏就這麼發生了。

時間倒回十幾天前。臨高,南園。

新婚燕爾的夏天南正在像往常一樣讀朝廷的邸報——在沒有網絡和媒體的年代,這是獲取大陸局勢信息的最可靠來源,他必須根據政治局勢的發展來制定瓊海軍的行動計劃。

以前,這些邸報他都是自己看,從中篩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現在,他可以優哉遊哉地躺在太師椅上,讓春蘭和夏荷給自己扇扇子,喂自己吃水果和點心,自有人幫他讀邸報,不需要親自看了。

充任“貼身秘書”的是新婚妻子謝文君。謝文君不僅博覽羣書、滿腹經綸,而且對政治的敏感性比尋常男子都強得多,去年夏天南下定決心出兵山東參與平叛並順利成行,就是謝文君的功勞——她爲夏天南分析利弊,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並且利用父親的關係給出兵安排了最恰當的理由。

由她來讀邸報,從中篩選有價值的信息,最合適不過了,夏天南很信任她的頭腦和眼光。

謝文君讀完幾份關於陝北戰事的邸報後,評價道:“洪承疇的能力毋庸置疑,打了幾個勝仗,陝北流寇的勢頭已經被壓制,竄入河南。”

夏天南懶洋洋地說:“他有能力不假,你相公的銀子也起了作用——我那二十萬兩的借餉可不是小數目。”

謝文君抿嘴一笑,繼續讀下一份邸報。

“虜酋阿濟格、阿巴泰入寇後,連克昌平、定興、寶坻等縣,五十六戰全部獲勝,擒總兵巢丕昌,斬殺明朝遵化三屯營守將,俘獲人畜十餘萬……”

夏天南搖搖頭:“大明將兵數以百萬計,卻被幾萬韃子如入無人之境,官兵腐朽無能至此,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謝文君看到下一段文字後,咦了一聲,繼續念道:“……今在延慶一帶劫掠唯有阿濟格及鑲白旗,阿巴泰及正藍旗分兵後進入山東境內,過濟南、穿青州,去向不明,不知意欲何爲……”

“阿巴泰到了青州?”夏天南一下子坐了起來,“豈不是離登萊兩州很近?”

謝文君點點頭:“青州同屬東三府,也是爹爹治下,過了青州就是萊州。”

“那老林豈不是有危險?”夏天南站起身,眉頭緊皺,來回踱步,“他異想天開在登州城外修軍營,依他事必躬親的性格,肯定在工地上親自指揮,而韃子以騎兵爲主,來去如風,從青州到登州也就幾百裡地,幾天功夫就到了,他躲都躲不及……”

“相公想去救林老爺?”謝文君淡定地幫他分析,“邸報到達廣東,路上已經花費了些時間,韃子如果想要去登州,只怕此刻已經到了。而相公從臨高出發,即使船再快,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只怕林老爺他……”

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六十章 俘虜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五十八章 島津家屈服了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
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六十章 俘虜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五十八章 島津家屈服了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谢通门县| 康平县| 玛纳斯县| 张北县| 尖扎县| 筠连县| 德化县| 灵台县| 广宗县| 定边县| 江都市| 凤山县| 临桂县| 竹溪县| 临城县| 卓尼县| 蒙阴县| 乐山市| 溧阳市| 阳泉市| 英山县| 华蓥市| 台前县| 古丈县| 凤庆县| 稻城县| 邯郸县| 合江县| 府谷县| 麦盖提县| 柳林县| 义马市| 大理市| 红原县| 宜昌市| 朝阳市| 建宁县| 双峰县| 新田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