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

阿巴泰以爲這些巴牙喇會在噶爾圖的煽動下學漢人玩兵諫那一套,手握住了刀柄,隨時準備暴起傷人。他是正藍旗的小旗主,地位僅次於豪格,是這些人的主子,以後金等級森嚴的階級劃分,這些巴牙喇雖然能打,卻無論如何不敢向他真的動手,只要拔刀砍翻一兩個,餘下的自然就會慫了。

不料,噶爾圖“撲通”跪在了地上,餘下的牛錄章京和巴牙喇也呼啦啦跪了一地,把阿巴泰嚇了一跳。

“貝勒爺,請你下令撤兵吧!這裡畢竟是明國腹心之地,明軍再無能,四面八方調集軍隊把咱們團團圍住,再加上這個什麼堅壁清野的招數,就算打不過咱們,也能把咱們活活拖死。咱們大金的勇士不怕死,可是要死也要在戰場上死得轟轟烈烈,不能被活活餓死啊!”噶爾圖哀求道。

那些牛錄章京和巴牙喇也齊聲說:“請貝勒爺下令撤兵!”

阿巴泰這才反應過來,諫倒是諫,不過不是兵諫,是苦諫。他們這麼異口同聲,只怕私底下已經商量過了。包括噶爾圖在內,這些牛錄章京和巴牙喇是正藍旗的核心人員,軍隊的管理、戰鬥的指揮都是靠他們。如果他們無心戀戰,自己再怎麼一意孤行,這仗也沒法打下去了。

噶爾圖見阿巴泰沉默不語,知道他內心動搖了,趕緊趁熱打鐵,膝行兩步,抱住了他的小腿,繼續哀求:“貝勒爺,我知道您想給大金除去一個厲害的對手,免得將來再出現第二支浙兵或者白桿兵。可是消滅這支奇怪的明軍,不是您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正藍旗一家的事,是整個大金的事!您一個人扛起來,太辛苦了,到時候把自己的本錢都填進去了,變成了孤家寡人,誰又會體諒您的苦心呢?大汗和那些議政的親王、郡王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最後一句話深深刺痛了阿巴泰。他最大的心病就是政治地位與自己的戰功、年紀、資歷不匹配,不要說與繼承了汗位的皇太極相比,連那些年幼的弟弟甚至侄子都遠遠超過了自己。

年僅二十四歲的十四弟多爾袞現在已經是和碩睿親王,正白旗旗主,掌管吏部;二十二歲的十五弟多鐸已經是豫親王,鑲白旗旗主,掌管禮部;豪格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輩分上是自己的侄子,卻是正藍旗的旗主,自己的頂頭上司,還被封爲和碩肅親王,掌管戶部。而自己快五十歲的人了,連個和碩的封號都沒有,只在貝勒前加了個“饒餘”(滿語富饒之意)遮羞,每逢皇太極賜宴,自己只能和比自己兒子年紀還小的小貝勒們坐一起,臉面都丟盡了。

關於圍困棱堡,阿巴泰雖然也有些私心,想多撈取些功勞,但是爲了給大金解除後患還是最主要的原因。聽了噶爾圖的話,他心想:就是啊,自己連上殿參與議政的資格都沒有,幹嗎要爲了這支明軍把自己也搭進去?就算這夥人將來比白桿兵、浙兵更厲害,天塌下來自有皇太極和那些親王、郡王頂著。就算這麼撤走,回去後可能會被責罰,但是隻要自己手裡還有幾個牛錄,就算降爲貝子,也比沒兵的光桿貝勒強。

他遲遲沒有吭聲,噶爾圖卻以爲他還在猶豫,分析完利弊後,又打起了苦情牌:“貝勒爺,這次入關,咱們已經搶了不少好東西,也虜獲了不少丁口,該知足了,英雄就讓武英郡王他們去當吧!福晉還在家等著您呢,我阿瑪也等著我多帶些包衣回去呢!”

阿巴泰長嘆一聲,鬆開了握住刀柄的手,無奈地說道:“話都被你說到這份上了,我還有什麼話可說?下令撤兵吧!”

衆人大喜,齊聲道:“貝勒爺英明!”

這支大軍除了阿巴泰,所有人都不願意再和這座奇怪的石堡和裡面的明軍再耗下去,他們只想帶著搶來的財物和丁口順利返回關內。

命令一下,全軍歡欣鼓舞,立刻收拾東西,拔營撤離。雖然所有人都歸心似箭,但是多年征戰的經驗和嚴明的軍紀讓一兩萬人的大軍撤退秩序井然,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輜重和丁口、牲畜在前,大軍在後,有條不紊地沿著來路往青州、濟南方向撤退。

在牆頭巡視的蘇粗腿看到了這一幕,跳了起來,喊道:“韃子撤了!”

駐守在各段城牆和凸角上的士兵們都歡呼起來:“韃子撤了!”

歡呼聲驚動了林偉業等人,他們趕緊登上城牆,用望遠鏡查看。只見對面旌旗搖動,煙塵滾滾,大批騎兵護送著輜重車隊緩緩遠去,看起來是真的撤退了。

林偉業生怕有詐,把馬威叫來,問道:“我們之中和韃子打過交道最多的就是你了,以你的經驗,韃子這是真撤還是虛晃一槍玩假撤?”

馬威用望遠鏡仔細查看一番後,肯定地回答:“大人,韃子這是真撤。他們把糧草、輜重和丁口都放在前面,軍隊在後,想玩回馬槍都不行了——糧草都不在了,他們難道餓著肚子和咱們拼命?”

林偉業這才徹底放下心來,對馬威說:“趕緊派騎兵回登州報信,告訴謝巡撫,韃子撤了。”

馬威應下,從騎兵營點了幾個年輕騎術好的,趕回登州報信。

正藍旗的大軍在阿巴泰的率領下,從北直隸直插登州,與獨立團發生遭遇戰,攻城受阻然後圍困,前後歷經十三天,終於在第十四天撤兵了。撤退的主要原因是這支以搶劫爲目的的軍隊沒有通過圍城得到好處,反而損兵折將,上上下下都萌生去意,阿巴泰雖然是統帥,卻也無法違背全軍的意志。不過讓阿巴泰這麼快下定決心的,還是夏天南的這招堅壁清野,這是壓垮這支後金軍隊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否則的話,圍城可能還會持續幾天,一直到沒有糧草堅持不下去爲止。

棱堡的城門打開,幾名騎兵衝了出來,風馳電掣般往登州而去。

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三百一十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三百一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戰(六)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
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三百一十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三百一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戰(六)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陆川县| 格尔木市| 内乡县| 宣恩县| 桃源县| 全南县| 瑞安市| 措勤县| 蓬莱市| 宜兰市| 当阳市| 喀喇| 明溪县| 闸北区| 巴林右旗| 花莲县| 南漳县| 贵阳市| 吐鲁番市| 饶河县| 平果县| 万山特区| 靖宇县| 南汇区| 邵武市| 平舆县| 威远县| 墨玉县| 九寨沟县| 前郭尔| 香格里拉县| 溧水县| 任丘市| 伊春市| 深泽县| 通州市| 讷河市| 神农架林区| 邻水|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