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天後,大軍到達(dá)天津境內(nèi)。經(jīng)過靜海縣城時,夏天南看著物是人非的縣城城牆,忍不住感嘆,如果各部配合得力,本來這裡是要成爲(wèi)阿巴泰的葬身之地,可是卻因爲(wèi)明軍內(nèi)部的掣肘而喪失了大好機(jī)會。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戰(zhàn)的挫折直接導(dǎo)致自己進(jìn)京,纔有了現(xiàn)在大將軍職位和掌管三省之地的收穫。

他吩咐左右:“把潘達(dá)和王洪帶過來?!?

士兵把兩人帶了過來,兩人一見到夏天南,連忙跪在地上求饒。 ωwш? ttκa n? C〇

夏天南說:“本來我也不是個喜歡痛打落水狗的人,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不到原來的位置去了,再折騰你們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王洪不明白這話的意思,潘達(dá)卻腦子靈活得多,知道自從自己被當(dāng)做要挾皇帝和楊嗣昌的籌碼開始,自己的命運就已經(jīng)註定了,兩人想繼續(xù)做天津兵備道和天津總兵已經(jīng)絕無可能,就算夏天南發(fā)善心放了他們,皇帝和楊嗣昌也不會容許他們繼續(xù)活在這個世上。

果然,夏天南繼續(xù)說:“反正你們命不久矣,實話告訴你們,皇帝和楊嗣昌籌備和韃子議和,你們之前接到的命令都是圍繞這個計劃服務(wù)的,但這事只能偷偷的做,不能見光,所以,你們註定要成爲(wèi)被犧牲的棋子。天下之大,已經(jīng)沒有你們?nèi)萆碇帲医裉炀彤?dāng)做善事,讓你們死在自己做官的地方,就算死也瞑目了吧?”

王洪一聽,殺豬般叫了起來,可是無濟(jì)於事,幾名士兵舉起刺刀往前一送,了結(jié)了他的性命。

夏天南轉(zhuǎn)向潘達(dá):“王總兵已經(jīng)死在自己的駐地,你呢,是在這裡就近跟他一塊去做個難兄難弟,還是回到天津衛(wèi)兵備道衙門再上路?只要你開口,臨死之前的小願望我會滿足你的?!?

潘達(dá)謙卑地伏地,恭敬地說:“殺了我這樣一個罪官對於平南侯而言只是舉手之勞,下官不敢奢求您老人家原諒我做過的錯事。不過平南侯被封大將軍,初掌管三省之地,想必還是缺人的。下官不才,對於糧草物資統(tǒng)籌調(diào)撥、民夫饑民轉(zhuǎn)運安排等有一定經(jīng)驗,願爲(wèi)平南侯效犬馬之勞,將功贖罪。”

夏天南很意外,問:“你又不是自由之身,這些消息你怎麼又會知道?”

潘達(dá)賠笑道:“下官只是被禁錮,又沒有捂住眼睛、堵住耳朵,看守我的人也不曾刻意隱瞞,只要有心,這些事情不難打聽到?!?

夏天南莞爾,這廝身陷囫圇,沒有破罐子破摔,和王洪一樣聽天由命,而是積極地設(shè)法自救,並懂得投自己所好,也算難得了。不論他人品如何,光從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是個人才。

夏天南也是個做事既有原則又不失靈活的人,當(dāng)初高迎祥麾下的叛將都能收留,又何況一個被朝廷所不容的前兵備道?他略一思索,說:“機(jī)會都是留給有準(zhǔn)備的人的,你既然有這份心,我也可以給你一個機(jī)會,彌補你做過的錯事。”焚燬糧倉一事,從根本上說楊嗣昌纔是幕後真兇,潘達(dá)只是助紂爲(wèi)虐的爪牙而已,放過他自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潘達(dá)大喜,謝道:“多謝平南侯寬宏大量,下官感激涕零?!?

當(dāng)年從前途無量的科道言官被貶到天津衛(wèi),能夠很快調(diào)整心態(tài)並且乾的風(fēng)生水起,說明潘達(dá)也是個適應(yīng)性極強的人,面對夏天南這個十幾天前他還不屑一顧的武夫,到今天低聲下氣請求收留,態(tài)度極其自然,毫無違和感。

既然成了朝廷的棄子,抱緊夏天南的大腿就成了唯一的選擇。潘達(dá)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便主動請纓:“聽說平南侯收留了韃子虜獲的十餘萬百姓,想要運回瓊州?”

這個問題正是困擾夏天南的難題。當(dāng)初在求雨山一戰(zhàn)中接收了高迎祥、張獻(xiàn)忠聯(lián)軍的三萬多流民,爲(wèi)了順利運回臨高,他還親自坐鎮(zhèn)南京,歷時一個多月;更早之前從山東招納饑民,前前後後共計五六萬人,在登萊巡撫衙門的全力協(xié)助下,瓊海軍上下幾乎全員參與,前後歷時小半年,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極高?,F(xiàn)在這一批百姓的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了前兩次的總和,如何安全、順利地運回臨高,就成了一個巨大的考驗。

夏天南嘆了口氣,回答:“是啊,正在爲(wèi)這事傷腦筋呢!早前在南直隸和山東都做過,也算有了一些經(jīng)驗,不過這麼多人,還是覺得很棘手……而且這些都是京畿一帶的百姓,家境相對殷實一些,不是山東那些無家可歸的饑民,也不是流離失所、吃不上飯的陝北流民,願不願意跟我走還是個大問題?!?

潘達(dá)賠笑道:“那是平南侯宅心仁厚,是這些泥腿子的福音。敢問侯爺,當(dāng)初招納山東饑民可曾開過條件?”

夏天南點點頭:“有啊,司馬先生,你來說具體的章程。”

司馬德如數(shù)家珍:“凡願前往瓊州者每人可領(lǐng)安家費五兩,三人以上撥給耕牛一頭,耕種前兩年所得無需交納任何賦稅,自第三年起,每年每畝交糧兩石,餘糧自存。若有不願耕種者,可入廠做工,不限男女,酬勞豐厚;篩選合格者也可入軍當(dāng)兵……”

“太優(yōu)厚了……”還沒聽完,潘達(dá)就連連搖頭,“侯爺,當(dāng)初那些饑民也就罷了,現(xiàn)在這十萬人都按這個章程辦,就得五十萬兩銀子、三萬頭耕牛,而且前兩年不繳賦稅,這是一筆多麼大的支出?就算侯爺財大氣粗給得起銀子,三萬頭耕牛從哪裡來?”

“這個……”

潘達(dá)分析道:“我雖然對兩廣不甚瞭解,但是一次弄三萬頭耕牛幾乎沒有可能。如果承諾無法兌現(xiàn),這些泥腿子期望太高,失望也就越大,弄不好還會引發(fā)騷亂。竊以爲(wèi),這章程得改一改。”

夏天南聽他分析得挺像回事,便問:“那你說怎麼改?如果與前面的移民待遇不一樣,互相攀比又怎麼安撫?”

潘達(dá)清了清嗓子,打起精神,說:“將同族、同村百姓全部打亂,讓他們無法串聯(lián)生事,然後一文錢的安家費也不給,耕牛暫時也不撥付。讓他們自己墾荒,勤快的就養(yǎng)活自己,懶的就自生自滅,賦稅一文不少,但是可以申請緩交,等有收成了一併繳納,這樣他們就會一門心思想著怎麼活下去,每天累個半死,沒有精力攀比,更不會鬧事。老百姓嘛,不能太慣著,得拿繩牽著,時不時抽一鞭子,保管服服帖帖,這樣纔是駕馭百姓之道。”

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jìn)城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zé)任制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jìn)行時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zhàn)(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四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fā)大財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dá)山東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jī)與套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四十三章 激戰(zhàn)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四十章 遠(yuǎn)東第一港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zhàn)(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zhàn)(一)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shù)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diào)瓊海軍剿寇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jì)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zhèn)撫司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fēng)波(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xié)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六)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
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jìn)城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zé)任制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jìn)行時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zhàn)(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四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fā)大財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dá)山東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jī)與套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四十三章 激戰(zhàn)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四十章 遠(yuǎn)東第一港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zhàn)(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zhàn)(一)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shù)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diào)瓊海軍剿寇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jì)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zhèn)撫司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fēng)波(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xié)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六)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句容市| 犍为县| 德格县| 旺苍县| 屏边| 荥阳市| 岚皋县| 阳曲县| 鄂托克前旗| 赤水市| 太湖县| 田林县| 山西省| 廊坊市| 会东县| 金溪县| 讷河市| 哈尔滨市| 乳山市| 广德县| 塔河县| 正镶白旗| 绍兴市| 柳林县| 湛江市| 周宁县| 定南县| 科尔| 名山县| 乾安县| 始兴县| 内黄县| 东丽区| 长沙市| 卓资县| 乐安县| 宣汉县| 沁水县| 石渠县|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