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

見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那個爲難黃敢的職方司方姓主事站了出來,喝問道:“你是何人,敢來兵部衙門撒野?”

黃猛甲比方主事高了將近一頭,他走近幾步,居高臨下地說:“我是瓊海鎮千總、御賜錦衣衛千戶黃猛甲,你又是哪根蔥?”

他粗中有細,知道在京城不比臨高,品級比自己高的官員遍地都是,瓊海鎮千總的名頭不如錦衣衛千戶好使,所以順便報出了這個頭銜,還特意強調了是皇帝封賞給他的,雖然頭銜加上“御賜”兩個字有些不倫不類,不過能表達出這層意思就行。

作爲兵部職方司的實權官員,手握天下武官的職務升遷大權,方主事對什麼千總自然不放在眼裡,可是這個錦衣衛千戶頭銜果然震住了他——地方武將能加錦衣衛千戶銜,很不簡單,一般都是簡在帝心的人物,不是職方司能輕易拿捏的。他臉色蒼白退後兩步,對楊嗣昌說:“大人,你都看到了,瓊海鎮的兵將一個個都這麼囂張跋扈,居然還侮辱屬下,請大人給屬下做主!”

楊嗣昌皺了皺眉,看來這個壯漢比剛纔的小嘍囉要棘手一些。不過在他眼裡,兩者無非是大螞蚱和小螞蚱的區別,反正都要捏死,多費點力而已。別說一個錦衣衛千戶了,就算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親自前來,也阻止不了他實現自己政治主張的決心。

他看了看黃猛甲身邊大羣士兵,平靜地對沈衝說:“看來你一個神樞營遊擊人手不夠啊,賊人的兵馬不比你少,是不是再調些人馬過來?”

沈衝眼皮跳了跳,這句話直接將黃猛甲等人定義爲“賊人”,看來這位新上任的右侍郎是鐵了心要對付這些瓊海鎮的兵了。

京營的兵雖然多,可是戰鬥力如何,沈衝心知肚明。除了五軍營和北直隸周邊抽調的班軍(注1)外,神樞營充斥著大量勳貴子弟,神機營更是成了勳貴們的鍍金之地,雖然衣甲鮮明、器械精良,論形象比外地兵馬高出幾個檔次,可都是花架子,這些少爺兵不願吃苦,很少操練,也從未實戰,可謂不堪一擊,真的要動手,又如何是邊鎮精兵的對手?

別的邊鎮沈衝不太瞭解,但是這個瓊海鎮,最近一兩年實在名頭太過響亮,想不知道都不行。遠的不說,就說眼前這一車車的韃子首級,試問天下兵馬誰能做到?去年更是有南直隸大敗流寇、生擒高迎祥的光輝戰績,那場盛大的獻俘禮,沈衝可是親眼見證的。

他實在不想和這些從戰場上殺得對手人頭滾滾的精兵真的打起來,但是兵部的人也不能得罪,尤其是這位傳言將來會接任兵部尚書的楊大人。他猶豫片刻,決定兩邊都不得罪,小聲對楊嗣昌說:“大人,下官只是個遊擊,京營的大人物太多,想要調更多兵馬,下官也是無能爲力啊!”

楊嗣昌凝視著他,似乎要看穿他的心思。

沈衝有些心虛,垂下了頭。

楊嗣昌看了他一會,笑了笑,說道:“沈遊擊說的有道理,讓你調動京營其他各部兵馬,是難爲你了。”

沈衝如釋重負:“大人果然體恤我們這些跑腿的……”

“既然你調不動兵馬,我來幫你。”楊嗣昌打斷了他的話頭,“來人,取紙筆來,我寫個條子,送去五軍都督府,讓大都督下令,調神樞營兩個營、神機營左右哨前來。天子腳下,朗朗乾坤,我就不信幾個賊子能無法無天!”

除了特戰隊之外,在場的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事情越鬧越大了。神樞營總共10個營,再來兩個,加上沈衝這一部,已經三個營了,神機營分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一下抽調兩個哨,幾乎是神機營一半的兵力。這下子,整個京營一小半的兵力將會雲集兵部,衙門廣場裡是站不下這麼多人的,只能擠大街上了。如果不是因爲京師戒嚴,京營的大部分兵力要負責城牆防禦,估計這位楊大人會把一半以上的京營兵力都調過來。

沈衝覺得不可思議,對付小一千人而已,有必要這麼興師動衆嗎?這些營頭如果都來,怕是有上萬人,連皇帝都會被驚動,就算兵部尚書也沒有這麼大的權力和膽量吧?他偷偷瞟了一眼楊嗣昌,見他口裡說得斬釘截鐵,卻不急著動筆,看樣子是想虛晃一槍,嚇唬一下對方,心裡便鬆了口氣。

事實確實如沈衝所料,楊嗣昌擡出了神樞營和神機營作爲威脅,並不是要真的調這麼多兵。這點政治覺悟他還是有,就算是兵部尚書,沒有皇帝的首肯,也無權調動這麼多兵馬,就算有這個權力,真要聚集上萬兵馬,皇帝第一個就會懷疑他會不會是造反?

黃猛甲等人卻不爲所動,似乎根本沒有聽見這番話。瓊海軍有過在南京與神機營大打出手的“前科”,連始作俑者鎮守太監都幹掉了,又怎麼會懼怕京城的京營?論打仗,他們還真不怕誰。

楊嗣昌有些意外,這些大頭兵的心理素質這麼好,倒讓他有些騎虎難下了。本來動用神樞營和東城兵馬司的人驅散黃敢那批人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但是黃猛甲帶著近千士兵加入對峙,事情就變得複雜了。

來文的吧,用兵部的威嚴讓他們知難而退,這些人根本不吃這套。雖然事後楊嗣昌有一百種方法在糧餉和官職上卡對方脖子,但對方似乎根本不在乎得罪兵部的後果;來武的吧,驅散一兩百人還行,一千人就不好辦了。真要在天子腳下釀成武力衝突,楊嗣昌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事情陷入僵局,時間慢慢流逝,太陽已經落山,街頭商鋪都開始打烊,家家戶戶門口的燈籠被點亮了。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聲音:“兵部什麼時候這麼熱鬧了?整條街都水泄不通,這是要打仗不成?”

—————————————————————

注1:五軍營是京營作戰的主力,除在京衛所外,每年又分調中都、山東、河南、大寧各都司兵16萬人,輪番到京師操練,稱爲班軍。

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七百六十章 引狼入室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八百章 手雷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艦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七百零二章 捐餉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
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七百六十章 引狼入室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八百章 手雷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艦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七百零二章 捐餉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成市| 文安县| 高淳县| 苏尼特左旗| 缙云县| 武邑县| 江北区| 横峰县| 水富县| 利津县| 融水| 平谷区| 南陵县| 康定县| 石景山区| 嵊泗县| 麻城市| 剑川县| 紫阳县| 和硕县| 密山市| 额尔古纳市| 西宁市| 榆中县| 防城港市| 古浪县| 广宁县| 华亭县| 余庆县| 阿拉尔市| 富顺县| 望城县| 青阳县| 宜章县| 南乐县| 丹阳市| 高尔夫| 和田县| 武冈市| 温州市|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