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

“自以爲是、紙上談兵”的八字評語一出來,躲在人羣中不敢吭聲的楊嗣昌雙手都顫抖起來。他已經盡力隱忍,不敢發聲,卻還是躲不過夏天南的魔爪。這八個字深深戳中了他的痛處,所列出的理由也讓他無從辯駁,“廢物”二字更是讓他無地自容。

朱慈烺顯然沒有應對這種場面的經驗,有些無所適從,求助的看向溫體仁。

溫體仁是和夏天南同一個戰壕的,自然不會拆隊友的臺,看到朱慈烺的目光投過來,咳嗽兩聲,眼睛朝下研究起了地上的金磚。

朱慈烺見首輔沒有迴應,又看向其他文武百官。羣臣對楊嗣昌與夏天南的恩怨非常清楚,當年兵諫皇城的一幕還歷歷在目,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所有人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要麼低下頭,要麼眼觀鼻鼻觀心,就是沒人站出來。

朱慈烺掃視了一圈,也沒人吭聲,感覺獨木難支,只得弱弱地問:“既然夏愛卿反對,那麼楊嗣昌就不再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只是兵部正堂這麼重要的位置,總不能空缺……”

楊嗣昌感覺渾身的力氣都被抽走,腳下發軟,差點摔倒。

夏天南滿意地點點頭:“陛下聖明。不過臣只知道楊嗣昌不適合本兵一職,至於誰適合這個位置,臣遠離廟堂,不敢擅專,還是請羣臣推薦吧。”

溫體仁使了個眼色,東閣大學士王應熊適時出列,奏道:“陛下明見:臣推薦兵部右侍郎陳新甲。陳侍郎任寧前道兵備僉事以及巡撫宣府期間,整頓武備、修葺邊防,素有知兵美譽,可出任兵部尚書一職。”

彷彿是商量好一般,文淵閣大學士錢士升也出列奏對:“臣附議。”

緊接著是左都御史唐世濟,也是旗幟鮮明表明了態度:“臣附議。”

陳新甲履任兵部右侍郎時間不長,但在邊鎮擔任兵備道和巡撫時,口碑和名聲都不錯,羣臣也有所耳聞。這時見幾位大佬同時發聲,心裡自然明鏡一般,這是大佬們早就商量好的,結果已經註定,自己只需要附和就好,千萬不能螳臂當車。於是觀察風向的百官紛紛出列,贊同由陳新甲接任兵部尚書一職。

朝堂之上一邊倒的局面讓朱慈烺措手不及。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保住楊嗣昌性命,拉攏這樣一個重臣的努力,轉眼間就化爲烏有。就算順應羣臣的意思,提拔陳新甲,只怕這位新任尚書更多的是感激平南侯,而不是自己吧?

不過不管怎麼樣,朱慈烺也沒法“力排衆議”,只能捏著鼻子被動接受了這個現實。他無奈地說:“既然大家都力薦陳新甲,那就由他繼任兵部尚書一職……”

陳新甲掩飾住心中的激動,出列跪謝:“謝陛下!臣一定鞠躬盡瘁,不辜負陛下的厚愛。”雖然參加了溫府的秘密集會後,陳新甲對這一刻的到來有了心理準備,但這個沉甸甸的職位真落在自己頭上時,還是有些恍如夢中。

大樹底下好乘涼,古人誠不欺我。退回隊列中後,陳新甲慶幸地看了看夏天南,又看了看溫體仁,選擇參加那晚的集會,並加入這個看上去有些鬆散的聯盟,現在看來,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有了重量級大佬撐腰,他才能實現三級跳,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巡撫經過侍郎的短暫過渡坐上本兵的位置。

確認了兵部尚書一職後,溫體仁繼續說:“陛下,百官官復原位、各司其職,接下來是不是該議一議平南侯的封賞了?”

朱慈烺有些頭疼,該來的終究要來,拖是拖不下去了。他問:“溫愛卿有何提議?”

溫體仁早已打好腹稿,從容地說:“臣提議:給平南侯加大都督銜,可以入朝議政,另爲其大將軍加尊諱,以大將軍之職總督天下兵馬!”

百官聞言有些躁動。平南侯已經如此強勢,如果還總督天下兵馬,那還得了?再以大都督身份上朝參政,豈不是一手遮天,朝堂之上,誰還敢對他老人家的意見說個不字?

幾個科道言官按耐不住,想要出列反對——畢竟旁觀平南侯整治冤家對頭是一回事,放任他把持朝政又是另一回事——可是才邁出第一步,就被旁邊的人揪住了袖子。

“你想做出頭鳥?看看楊嗣昌的下場吧。不怕被火銃來個血濺金鑾殿,就儘管去!”

想到楊嗣昌堂堂一個兵部尚書,在午門上被用短銃指著腦門,毫無反抗之力的一幕,幾個言官猶豫了。畢竟,皇帝的廷杖不可怕,平南侯的火銃纔要人命。做忠臣可以,首先得有命在。想到這裡,幾人悄悄地收回了邁出去的一隻腳。

陳新甲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心想,眼下平南侯勢不可擋,無論是乳臭未乾的少年天子,還是平日不可一世的科道言官,都壓制不住這個手握重兵的寡頭,此時不抱大腿,更待何時?

主意打定後,他再度出列,奏道:“陛下,平南侯驅逐闖逆、撥亂反正,恢復我大明正溯,這份功勞震古爍今,無人能及。臣提議,除了加大都督銜、以大將軍總督天下兵馬外,另封其爲平國公,加太子太保,並賜予‘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之特權!”

話音一落,滿朝皆驚,從皇帝到羣臣不敢置信地張大了嘴巴,就連溫體仁等人也頗爲意外。

國公是何等殊榮,大明幾百年來,也就開國元勳和靖難之役封過,永樂朝之後基本上沒有出現過。這個暫且放在一邊,“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簡直是違背了君臣倫理,要多麼瘋狂的人,才能提出這樣的建議?

所謂“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是漢朝時提出來的。當時的禮儀,大臣爲表示對皇帝的尊重,入朝覲見時要一路小跑,而“入朝不趨”就是可以慢吞吞地走;“贊拜不名”是指臣子朝拜帝王時,贊禮的人不直呼其姓名,只稱官職;“劍履上殿”是指可以穿著靴子佩戴寶劍去上朝見皇帝,這些都是大臣極高的榮譽。而事實上,隨著皇權的高度集中,這樣的所謂榮譽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掌握生殺大權的帝王怎麼可能容忍這樣的人存在?歷史上擁有這樣特權的人極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權傾朝野的漢末丞相曹操了。

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五十章 打造火銃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三十章 回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八百二十一章 拒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九十章 奪田(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八百章 手雷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
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五十章 打造火銃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三十章 回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八百二十一章 拒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九十章 奪田(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八百章 手雷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仁县| 洱源县| 临泉县| 仙游县| 逊克县| 连山| 洞口县| 石台县| 芦山县| 淄博市| 开化县| 波密县| 池州市| 三台县| 宁蒗| 加查县| 阳曲县| 富源县| 治多县| 依兰县| 湖南省| 武山县| 伊金霍洛旗| 石林| 彝良县| 日土县| 慈利县| 红原县| 信宜市| 巴彦淖尔市| 峨山| 南溪县| 海丰县| 垫江县| 平乡县| 西昌市| 广德县| 稷山县| 剑川县| 逊克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