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

明朝除了在運河沿岸設立鈔關之外,沒有其他大規模收取商稅的手段了,更別提向海商收稅了,因爲本朝禁海。所以,瓊州營繞過朝廷的管制,在兩個最大的海島設立稅關,在制度上是一種突破,爲前所未有之創舉。

雖然從徵收的對象來看,瓊州營收稅和鄭芝龍收保護費有類似之處,但是境界相差甚遠。賣令旗、收保護費還停留在黑道做派的水準,而按商品價值、利潤的高低分類收稅,已經是近代國家的通行做法,實際上瓊州營是利用朝廷在海上的權力真空,在行使國家權力。而且海上商稅的制度成熟後,將來隨著瓊州營進軍內陸,就可以向所有的行業推廣。在夏天南看來,明朝商稅和農業稅的比例嚴重失調,國家財政收入不應該寄託在無立錐之地的農民身上,從現在開始,他就要憑藉手中的武力慢慢養成國人納稅的習慣。

讓自由自在慣了的海商集中在指定的港口納稅,看似是一個艱難無比的任務,但是實際上卻沒有想象的那麼難。鄭芝龍在覆滅之前,已經給瓊州營打好了底子:三千兩銀子一面旗子,只要你在海上跑買賣,不插旗子就要你命。懾於鄭芝龍的淫威,海商們都乖乖接受了這種規矩。現在海上的霸主換人,雖然規矩比鄭家囉嗦了一些,但海商沒有選擇的餘地,反正還是花錢買平安嘛,不過按貨物分類納稅,銀子花的多了些而已。不過在財大氣粗的海商眼裡,三千兩和五千兩、六千兩也沒有質的區別。

兩廣這一帶是瓊州營的大本營,瓊州營兇名在外,無人敢捋虎鬚,加上巡撫暗中支持,無需大費周章,兩廣的商船乖乖地載著貨物來博輔驗貨納稅。平日稍顯冷清的博輔港一下子變得熱鬧非凡,南洋來的、往南洋去的、準備前往日本的,各路海商齊聚一堂,大大小小的商船一直排到了外海,都在等著新成立的“博輔稅關”清點貨物、收取稅費後給他們一面旗子和一本小冊子——上面記載了該次航行所載貨物的品種和納稅額,以及稅關的名字、完稅的日期,還有辦稅人的簽名和印章。等到該船從南洋或者日本返回,新的貨物又要重新清點估值,相應的內容就接著前次的繼續填寫,小冊子可以反覆使用。

林偉業領導下的技術研究院這次露了臉,他從廣州挖來的印刷達人沈笑陽給納稅冊子設計了防僞的技術,用紅、藍、黑等色在冊子內頁套印花紋圖案,加上雕刻異常精密的印章,讓一般人根本模仿不了,以防止有人假造冊子逃稅。

除了用多色套印的技術防僞,夏天南還準備從制度上堵住可能出現的漏洞,讓臺南和博輔兩地稅關的稅務經辦人員定期輪換。這樣一來,即使有人僥倖仿製出了納稅冊子,納稅地和收稅人的簽章對不上,也是白瞎。

稅關開張的前幾天,張明禮親自帶人登船清點登記貨物,尤其對裝載瓷器、茶葉往南洋的商船查驗格外仔細,博輔稅關收入的大頭都要落在這些貨物身上。

各條船上驗貨員的聲音此起彼伏:“景德鎮青花瓷花瓶三百件!”

“福建武夷茶兩百擔!”

“廣州本地幹毛茶一百擔!”

……

驗貨員清點查驗貨物報數後,統計員則記下貨物種類和數量斤兩,交給岸上的稅務員,他們按照事先準備好的貨物分類納稅表噼裡啪啦用算盤計算出稅額,然後船主交稅領取證明完稅的冊子,首次來的還要領面“瓊”字旗子插在船上,納稅的流程就算走完了。船主們把這個流程稱之爲“過關”。

博輔稅關開張後,第一個月就收入二十萬兩白銀,幾乎是棉布生意一年的銷售額。從第二個月起,“過關”的商船密度下降,收入減少,但是還保持了平均十二萬兩白銀的月平均收入。考慮到部分海商還在觀望階段,加上巴達維亞等地的歐洲商船還沒等到返回歐洲最佳的風向,這個數字還有上揚的空間。

臺南稅關也同步投入運作,不過納稅的情況沒有博輔這邊樂觀。第一個月只有十萬兩的稅收,第二個月更是降到了八萬。據鄭鴻逵估算,至少有四到五成的海商抱著僥倖心理沒有來臺南,而是徑直前往日本,尤其以江浙一帶的海商居多。恰恰是這些海商掌握了江南大部分生絲和絲綢的出口,是臺南稅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以日本和南洋的貿易利潤對比,臺南稅關的收入應該是博輔稅關的兩倍纔算正常。

林傳宗作爲臺南分艦隊指揮官,已經開始了福建海峽和東海一帶的巡航,但是受限於巡邏艦的數量,加上臺南新建的船廠還沒有投入使用,兵力上捉襟見肘,巡航效果還不甚明顯。

這個時候,在長崎的劉全回來了,他帶來了幾個消息,有好的,也有壞的。

南園。

劉全向夏天南稟報:“首先要稟報將軍,長崎商館成立了,肥前藩給了我們最繁華的地段,離港口也近。將軍戰勝鄭芝龍的消息傳來後,肥前藩的人更是鞍前馬後服務極其周到。商館的館舍已經建好,人手也招募了,不過管事的人選還沒定,屬下這次回來,想選派一個機靈點的人過去。”

夏天南滿意地點頭:“你辛苦了,管事的人選就由你決定。商館運作後,我們就把江南出口日本的生絲作爲長期的買賣經營,就算不能壟斷蘇州、杭州兩地的生絲市場,也要儘量壓制當地海商的利潤空間,免得讓這些人賺了銀子還逃我們的稅,收不到他們的稅咱們就自己賺回來!”

劉全在日本幾個月,對稅關的事不太瞭解,聞言驚訝道:“逃稅又是怎麼回事?”

夏天南就簡單解釋了臺南稅關稅收流失嚴重的情況。

劉全聽完拍了拍腦袋:“這個好辦啊!江南的生絲大半都是賣到日本,只有絲綢成品才運往南洋。日本的幕府又頒佈了鎖國令,明朝的商船隻能在長崎交易,咱們只要堵在長崎港口對本朝的商船挨個盤查,誰交稅誰逃稅不就一清二楚?”

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下最賺錢的買賣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三十章 回家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砸搶燒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三百三十七章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
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下最賺錢的買賣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三十章 回家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砸搶燒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三百三十七章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泰顺县| 平武县| 南开区| 柏乡县| 凤冈县| 永丰县| 磐安县| 成安县| 南丹县| 盘锦市| 衡阳县| 普兰店市| 米泉市| 桐城市| 南溪县| 大埔区| 安义县| 溆浦县| 加查县| 图片| 托克逊县| 潍坊市| 眉山市| 甘德县| 西城区| 安泽县| 抚州市| 屏山县| 贺州市| 云林县| 彰化县| 福贡县| 壤塘县| 台州市| 方正县| 延川县| 翁源县| 嘉鱼县| 海盐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