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

楊由基見他嘴硬,便提起一副拶子,在他面前晃了晃,問道:“這玩意你應該很熟悉吧?平時給別人用,今日你自個也嚐嚐?”

衛忠一見,心裡打了個顫。這玩意夾人手指,可以讓人痛不欲生,是詔獄裡最常用的一種刑具,可是夾別人好用,夾自己就不好玩了。

楊由基又拿起一根烙鐵,吩咐手下:“找些木炭,把火生起來,我給這位朋友試試蓋個印……”

衛忠咬住牙,閉上眼睛,扭過了頭,心裡哀號:這叫什麼事啊,堂堂錦衣衛千戶,卻淪爲階下囚,還要接受自己最熟悉的刑具折騰。他彷彿看到了炙熱的烙鐵按在自己皮膚上發出的濃煙和滋滋的響聲,一股恐懼慢慢從心底升起。

作爲新時代的好青年,夏天南並沒有觀看行刑的重口味嗜好,他慢慢踱步出了行刑室。出了門,被風一吹,頭腦冷靜下來,立馬想到一個問題,連忙叫來黃猛甲,低聲吩咐:“派幾個人盯住慕容龍城,別讓他跑了。”如果不出意外,慕容龍城的身世之謎就要解開,如果是敵人的話,就要提前做好防備。

黃猛甲搓了搓手,點點頭,“明白。”轉身去了。

裡面傳來了歇斯底里的慘叫聲和厲聲的呵斥,一股皮肉被燒焦的味道也傳了出來,夏天南用手掌扇了扇,試圖驅散這股令人不悅的味道。

楊由基雖然不是專業的差人,但是他足夠冷靜,也下得去手,不到半個時辰,衛忠已經被他折磨的體無完膚。他冷冷地說:“對欽犯有什麼好包庇的,你們要查的人也是咱們懷疑的人,某種程度上來說,咱們的目標是一致的,你又何必硬扛?”

衛忠看上去面相兇惡,又貴爲錦衣衛千戶,實際上心理非常脆弱,經歷了兩三種刑具折磨後,他已經接近了崩潰的邊緣。被楊由基這麼一說,覺得不無道理:一個欽犯而已,暴露了他的信息對錦衣衛也沒什麼實質損失,又何必讓自己受苦?

他忍住疼痛,呻吟著問:“我要是說了,能放我走嗎?”

楊由基搖了搖頭:“這個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只能保證你可以少吃點苦頭。”說著把滾燙的烙鐵再度伸了過來。

衛忠把臉儘量往後仰,以避開這個可怕的東西,不過熱氣還是把他臉上的汗毛烤焦了。這一瞬間,他做了決定:老子不頂了,撐這麼久也算對得起這身飛魚服了。

“把這玩意拿開,我說!”

在外面等待的夏天南沒有失望,半個時辰後,楊由基出來了,附在他耳邊說了一番話。

“原來是這樣……”夏天南點點頭,“走,去見慕容龍城。”

慕容龍城在一間雅間裡靜靜地坐著,似乎毫不在意門外有幾名士兵名爲保護實爲監視。

夏天南走了進來,楊由基等人都在外面守候,只有島津千代跟了進來。

慕容龍城起身爲夏天南倒了一杯茶,臉上看不出任何波瀾。

夏天南凝視著他,開口道:“你是聰明人,想必知道了我的來意,你是自己說,還是……”後面的話沒說出口,畢竟他爲自己效力兩三年,立下不少功勞,沒必要把話說得太難聽。

“從將軍執意要帶我去錦衣衛北鎮撫司時起,我就知道了這一刻遲早會到來,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慕容龍城平靜地回答,“從錦衣衛千戶衛忠受刑的時候開始,我已經下了決心,把所有的事都告訴將軍。在此之前,我先給將軍講個故事可好?”

“連受刑的那名千戶名字都知道,看樣子你和錦衣衛的恩怨不是一兩年了。要說故事?可以,我洗耳恭聽。”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有點久遠,請將軍耐心聽完。”慕容龍城陷入了回憶當中,“當年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南征北戰,打下了廣闊的疆土,在薛禪汗忽必烈手裡建立了大元,傳五世十一帝,國祚九十八年……”

故事的主人公叫擴廓帖木兒,他是元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之子,喜讀書,習吏事,有遠略,能騎射,才力過人,可謂文武雙全。不到二十歲,就被朝廷封光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東等處行樞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領兵討伐紅巾軍,斬首萬餘級,降服王士誠。

至正(注1)二十五年(1365年),元順帝和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爲帝位明爭暗鬥,後者因爲遭受挫敗被迫逃出大都,逃往冀寧。支持皇太子的擴廓帖木兒護送其回京,同年九月被封爲中書左丞相。不過此時朱元璋擊敗陳友諒之後強勢崛起,元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至正二十八年八月,明軍入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此後擴廓帖木兒開始擔當起復興元朝的重任。

作爲北元的頂樑柱人物,擴廓帖木兒雖然不能力挽狂瀾,卻成了明軍北伐的最大阻礙。至正二十八年十月,他與明將湯和在韓店大戰,明軍慘敗;至正二十九年,擴廓帖木兒帶兵包圍了明將張溫據守的蘭州,明軍派出的援軍被全殲,援軍將領於光被殺;洪武五年(1372),15萬明軍分三路北伐,擴廓帖木兒在漠北成功伏擊明軍,明軍戰死數萬人,此戰對明朝造成了極大的陰影,元新帝評價他使元朝“幾於中興”。

慕容龍城一臉肅穆:“朱元璋極爲推崇擴廓帖木兒,曾七次招降未果,在大會諸將時,曾說:‘常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爲天下奇男子也。’據載,朱元璋生平有三件憾事,一是沒得到傳國玉璽,二是擴廓帖木兒沒被招降,三是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無消息。”

夏天南有些疑惑,他說這麼大段舊事與自己身世有何關係?衛忠交代的事情很簡單,與這段故事好像沒什麼直接關聯。另外,這個名字非常耳熟,他忍不住問道:“擴廓帖木兒是不是還有個漢名?”

“有,漢名叫王保保。”

————————————————

注1: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木爾的年號。

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三百三十七章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
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三百三十七章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英山县| 临城县| 许昌市| 宜兴市| 滨州市| 科技| 永靖县| 灵川县| 海城市| 寿宁县| 沙河市| 同江市| 玛多县| 齐河县| 凤翔县| 洞口县| 吉木萨尔县| 怀化市| 曲靖市| 西吉县| 绵竹市| 雅安市| 两当县| 玛沁县| 彭州市| 县级市| 丰台区| 辽阳县| 称多县| 安阳市| 盐城市| 伽师县| 江津市| 兰溪市| 高平市| 揭西县| 日土县| 应城市| 门源|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