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就在崇禎猶豫不定時,王承恩進殿稟報:“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求見。”

這個時候他來做什麼?崇禎不知道駱養性有什麼事情,但錦衣衛稟報的都是機密要務,不能怠慢,只能將楊嗣昌說的暫且放到一邊,宣駱養性覲見。

駱養性微胖身材,平日裡總是笑瞇瞇的像個彌勒佛,性格沉穩,但今日卻顯得有些心浮氣躁,額頭上依稀可見汗珠。他一進來就“撲通”跪在地上,顫聲說:“陛下,臣無能,一宗謀逆大案的要犯逃脫,而且折損了一名千戶、幾十名手下……”

崇禎心裡覺得煩躁,怎麼麻煩事都湊到一起了?他沒好氣地說:“你先起身,慢慢說,到底怎麼回事?”

駱養性卻不敢起身,跪在地上回話:“陛下,還記得八年前查獲的那起前朝餘孽大案嗎?”

崇禎閉眼回憶了一番,依稀想起了當時的情形。

“朕記得,這夥人號稱是元朝中書右丞相的後人,潛伏在大明境內,只爲有朝一日反明覆元……”

“陛下博聞強記,臣佩服萬分。”駱養性說,“雖然當時我們帶兵滅了賊人滿門,但是卻讓一個少年逃脫了,據說是這夥人的幾代單傳的唯一血脈。八年後,這個少年已經長大成人,今日出現在了北鎮撫司……”

“出現在北鎮撫司?”

崇禎和楊嗣昌都大吃一驚。

駱養性嚥了口唾沫,艱難地說:“正是。經辨認無疑,是瓊海鎮總兵夏天南的一名部下,跟隨其參與了今日與楊部堂的商談……”

崇禎喃喃道:“這廝居然如此大膽,敢收留朝廷欽命要犯?”

“夏天南是否知情,臣不得而知。”駱養性謹慎地說,“爲了避免刺激夏天南,臣沒有以錦衣衛的名義公開抓人,而是等他們離開了北鎮撫司之後,喬裝蒙面,在僻靜角落下手。結果就是全軍覆沒,幾十名好手無一逃脫,現場不見屍首,只見大片血跡……”

“能確定是夏天南乾的嗎?”崇禎追問。

“臣……沒有親眼目睹,不敢妄言。”

楊嗣昌趁機說:“陛下,這種事何必還要找證據?能夠讓錦衣衛幾十名好手全軍覆沒還能全身而退的,京城還有幾人?再說,這些人是辦差抓欽犯,除了夏天南,還會有誰鋌而走險當街行兇,對抗錦衣衛?”

駱養性補充道:“陛下,臣在現場查看時,聽順天府的人說,當時看見大隊人馬出沒,還聽見了火銃的響聲,那些人自稱是瓊海軍,火銃不小心走火……”

“事情的真相已經呼之欲出了。”楊嗣昌興奮起來,“在京城殘害錦衣衛,包庇謀逆重犯,僅這一條就是死罪。如此無法無天之人,反骨已現。陛下,下旨吧,把夏天南斬殺於京城內,切不可縱虎歸山!”

有了駱養性帶來的重磅消息,再加上楊嗣昌的慫恿,崇禎猶豫再三,終於下定了決心。

“便依文弱所言,此事由你全權負責。必須部署周密,切不可走漏風聲。”

楊嗣昌大聲應下:“臣遵旨!”

文淵閣。

溫體仁正在翻閱各地送來的奏摺,時不時提筆寫下條陳,卻突然覺得右眼皮跳個不停,於是放下筆,輕輕揉了揉眼部。

坐在他對面的東閣大學士王應熊見狀,殷勤地問:“閣老是否身體欠安?”

“倒沒有,只是右眼直跳,不知道何故?”

王應熊驚訝地說:“民間傳言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閣老近幾日可有煩心事,還是注意些爲好。”

溫體仁揮揮手,“不妨事,民間傳言,豈可信以爲真。”

話雖這麼說,心裡卻犯起了嘀咕,莫非真有什麼事?

這時,一名小太監來文淵閣傳話:“萬歲爺口諭:今日諸位大學士酉時之前暫勿出宮,所需飯食由御膳房送來。”

簡單的幾句話,卻讓文淵閣內亂成一團。酉時天都黑了,早就過了打卡下班的點,皇帝這是要幹嘛?明朝官場可沒有深夜加班的傳統,給工作餐也不幹。

“聖上這是做什麼?難道有大事發生?”

“若有大事,爲什麼內閣都不知道,還要在文淵閣等候?”

……

溫體仁心裡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禁止內閣成員出宮,而且自己這個首輔都毫不知情,肯定有大事,而且不是好事。

這時內閣的成員們議論完之後,紛紛把目光聚集在溫體仁身上。溫體仁會意:“諸位稍安勿躁,本官去乾清宮打探一下消息。”

溫體仁出了文淵閣,匆匆來到乾清宮求見,王承恩卻爲難地回答:“閣老,萬歲爺交代了,酉時之前,誰也不見。”

“我也不行嗎?”溫體仁一顆心如墮冰窟。

作爲臣子,皇帝的寵信是最重要的,溫體仁一直很注意這方面,做事都是順著皇帝的意思,時刻都在揣摩聖意,也一直做得很好。可是今天這是怎麼了,主動求見居然被拒之門外!難道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了,從此失了聖眷?

王承恩看出了他的失落,安撫道:“閣老不要多想。萬歲爺做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心裡也很煩惱,此刻不願與人交談。”

溫體仁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聖上乾綱獨斷,本是應該……”

這時楊嗣昌四平八穩地從殿內出來,臉上帶著一絲志得意滿的神情,看見了溫體仁,主動走過來搭話:“閣老可是來找聖上的?聖上此刻不見任何人,閣老還是請回吧,酉時之後,便可自行出宮,玄武門屆時會打開宮門供諸位出入的。”

溫體仁猶豫了片刻,放下了首輔的架子,低聲問道:“文弱可否透露一二,究竟何事如此大費周章?”

楊嗣昌輕輕一笑:“聖上說不得走漏一絲風聲,不過閣老不是外人,透露一些也無妨。不光是內閣大學士不能出宮,此刻京城中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都接到了聖上口諭,申時至酉時之間,不得踏出府邸一步。這既是爲了防止有人通風報信,也是保護各位的安全。申時一刻,城南一帶京營大軍齊聚,重兵圍困,許進不許出,申時三刻一到,神機營大炮齊鳴,某處將夷爲平地,大明從此剷除一個天大的禍害!”

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爭沒有結束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四百六十章 俘虜的選擇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十章 投名狀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戰(六)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槍指著頭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
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爭沒有結束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四百六十章 俘虜的選擇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十章 投名狀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戰(六)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槍指著頭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即墨市| 新野县| 江源县| 郓城县| 通化县| 丹江口市| 南宁市| 册亨县| 宜良县| 无锡市| 新疆| 金川县| 绵竹市| 儋州市| 贵定县| 黎平县| 陵川县| 鹿邑县| 永登县| 鸡泽县| 东港市| 炉霍县| 黑龙江省| 常州市| 普洱| 乐都县| 平乡县| 城市| 汽车| 库车县| 云龙县| 武清区| 元朗区| 腾冲县| 彭阳县| 汉源县| 浠水县| 嘉祥县| 惠安县| 吴桥县|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