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

一頂轎子被擡了進來,周圍的京營官兵和東城兵馬司的兵勇都紛紛避讓,讓出了一條道。在京城當差,個個都是由眼力見的,他們讓的不是轎子,而是轎中人的身份。這頂軟轎看著有些樸素,可是隨從手裡打的燈籠上寫著一個“溫”字。

普通士紳出行,不管是坐轎還是乘船,燈籠上一般會寫明自己的籍貫、功名等信息,亮明自己的身份。在北京城,姓溫的人數以萬計,只寫一個“溫”字的,說明對自己的地位有絕對信心,而且刻意保持低調,那麼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楊嗣昌眼睛瞇了起來,盯著這頂轎子。怎麼他會出現在這裡?

一名老者下了轎,慢悠悠地走到對峙的雙方中間站定,果然是當朝首輔溫體仁。他左右看了看,顯然神樞營遊擊和東城兵馬司指揮不夠資格和他對話,看了一圈後,目光鎖定了楊嗣昌。

楊嗣昌一邊揣測溫體仁的來意,一邊上前見禮。

“些許小事,怎麼驚動了閣老?都是下官的過錯。”

對於這個政壇後起之秀,溫體仁還算比較瞭解。當年其父楊鶴出任三邊總督,招撫流寇神一魁,卻被玩了一招詐降,朝野上下攻擊其綏靖方略,被崇禎下獄,準備處死,時任山海關內監軍兵備道的楊嗣昌聞訊後三次上疏請求辭職,以代父罪。因爲崇禎很欣賞楊嗣昌的才能,看在他的面子上免了楊鶴的死罪,改戍江西袁州,卻沒有讓楊嗣昌辭職,還多次溫言撫慰,激勵他盡職任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楊嗣昌在崇禎心中的地位。

現在楊嗣昌丁憂期間被崇禎下旨奪情,而且重重蛛絲馬跡表明要替代張鳳翼爲兵部尚書,可謂政壇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民間有句俗話叫“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楊嗣昌正值壯年,聖眷正隆,假以時日,甚至有可能入閣成爲溫體仁的直接對手,溫體仁自然不敢小看他。

溫體仁滿臉笑容:“呵呵,本官只是途徑此地,卻發現兵部衙門內外皆是兵勇,心想伯起(張鳳翼的字)出京督師,衙門裡不要出了什麼岔子纔好,所以進來看看。既然是文弱在此主持大局,本官就放心了,到底是怎麼回事,應該不會出岔子吧?”

其實他哪裡是碰巧經過,分明就是故意奔著兵部衙門來的。黃敢派人求救,黃猛甲急吼吼地走了,他放心不下,怕這個莽漢又鬧出什麼麻煩,趕緊追著來了。黃猛甲在宮內連曹化淳都敢打,還有什麼事不敢做?果然,一到這裡,就看到幾千兵丁互相對峙的刺激場面,劍拔弩張,似乎一言不合就要開打。

楊嗣昌聞言有些頭疼,本來事情就有些棘手,首輔又出現,事情就更微妙了。他知道張鳳翼是溫體仁的人,自己以接班人的身份到兵部等著尚書的位置,溫體仁肯定對自己沒有好感,現在這件事情偏偏被他撞上了,如果處置不當,老傢伙肯定會落井下石,否則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

可是對方開口問了,必須回答。楊嗣昌斟酌了一下措辭,回答道:“閣老,事情是這樣的:瓊海鎮押運十幾部馬車來到兵部衙門,說是斬獲韃子的首級交兵部點驗、敘功,可是這些兵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是害怕職方司的人動手腳,一定要在場監視,這就壞了規矩,讓職方司的人很難辦。而且他們出言侮辱職方司主事,且不聽號令,盤踞衙門不走,逼不得已,下官只好召集神樞營和東城兵馬司的人請他們離開……”

黃敢在一旁聽得心頭火起,這不是顛倒黑白嗎?他忍不住高聲喊道:“不是這樣的,我只是請兵部的大人清點首級數目,從沒說過要監視兵部的人查驗首級真僞。”

溫體仁覺得奇怪,幾千韃子首級是震驚朝野的大功,照實上報給皇帝,龍顏大悅,大家皆大歡喜難道不好嗎?楊嗣昌卻似乎有壓制的意思,按理說他和瓊海鎮沒有過節,爲什麼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呢?

他自然不知道對方試圖與韃子議和,而且說得崇禎動了心,不願這場大捷動搖崇禎議和的決心,想要動些手腳。

“原來是這麼回事。文弱啊,按說這是兵部的事,伯起不在,你主持大局,本官不能插手。但是既然有這樣的輝煌戰績,是不是該先告知聖上,讓他先知道呢?聖上爲了國事日夜操勞,殫精竭慮,把這件事奏報上去,聖上一定會很高興的。至於如何清點查驗首級,交給下面的人照規矩做便是,你就不用事必躬親了。瓊海鎮的人不懂規矩,但畢竟是有功之人,也不要和他們一般見識,他們要當場清點數目,就由得他們嘛!”

楊嗣昌不知道溫體仁和瓊海軍背後的勾結,以爲他只是因爲張鳳翼的緣故借題發揮,給自己上眼藥,有些無奈地說:“閣老說的是,下官一定照辦。趁現在宮門還沒鎖,下官這就進宮,把大捷的事稟報聖上。”然後回頭對方主事說,“聽見閣老的話了吧?馬上召集人手,當場清點數目,給瓊海鎮的人一個交代。”

方主事低著頭應下:“下官遵命。”

溫體仁滿意地點點頭,指著神樞營和東城兵馬司的人:“京師重地,聚集兵勇不太妥當,是不是讓他們散去爲好?”

楊嗣昌忍住心中的鬱悶,揮揮手:“這裡沒你們的事了,各自回營吧!”

沈沖和楊子華如釋重負,趕緊帶著人退出了衙門,一下子就走得乾乾淨淨。

黃猛甲見首輔拉偏架,機會難得,趕緊上前說道:“首輔大人,我們這次入京,除了押送首級,還要搬援兵。我們將軍已經帶領大軍在天津等待韃子到來,需要周邊軍隊的配合,必須要有兵部的調令。眼下兵部辦事不公,調令估計也不會給咱們了,還請首輔大人做主!”他也不傻,知道大庭廣衆之下不能讓人看出和首輔的關係,言語間裝作不熟悉的樣子。

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八百章 手雷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九十六章 定租
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八百章 手雷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九十六章 定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仲巴县| 郧西县| 巩义市| 崇阳县| 宜宾市| 商城县| 景谷| 杭锦后旗| 东台市| 凌源市| 封丘县| 伊春市| 千阳县| 上犹县| 宜宾市| 亳州市| 武川县| 曲阜市| 汽车| 彭州市| 开阳县| 贡觉县| 临潭县| 曲水县| 焉耆| 青海省| 醴陵市| 湘潭县| 临汾市| 安平县| 临漳县| 阜平县| 噶尔县| 樟树市| 天长市| 腾冲县| 桐乡市| 五指山市| 阜宁县| 贡山|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