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

黃漢生本來有些鬱悶,現在聽出了味,之所以不帶自己出徵,不是因爲懷疑自己的指揮能力,而是因爲需要自己抓新兵訓練和軍官培訓,爲新一輪的擴軍做準備,心情好了不少,當即表態道:“無論前方還是後方都是爲將軍效力,屬下一定做好將軍交代的事情?!?

夏天南問:“你辦事我自然放心?,F在尚未編入瓊海軍的屯丁還有多少人?”

“回將軍的話,新來的移民中有四千六百餘名青壯,來臨高最長不過兩個月,時間太短,暫未編入瓊海軍?!?

“這個不急,初來乍到,總得有個適應的過程,等屯田和操練慢慢磨去他們的棱角,學會了集體生活,培養了服從意識,再編入軍中,事半功倍?!毕奶炷险f道,“你要做好準備,這次去打流寇,說不定能拉些流民回來,臨高乃至瓊州府的人口會繼續增加,青壯和屯丁的數量也會水漲船高,你訓練的擔子不僅不會輕,還會加重,必須保證打仗的同時,預備兵力的訓練要跟上,以便隨時補充戰時損耗和擴軍?!?

黃漢生又驚又喜:“將軍想打流民的主意?”

夏天南笑道:“只是有這個想法,但能否做到誰也不能保證,等到了那邊再相機行事吧。我只是覺得,山東那邊的移民越來越少,而陝西、河南數以萬計的流民被高迎祥、張獻忠之流裹挾爲炮灰,未免也太可惜了,這些都是現成的勞動力和兵源啊?!?

孫元化說道:“將軍若能成功將流民遷徙到瓊州,即是瓊海鎮之福,也是流民之福,我們得了人丁,百姓脫離苦?!?

司馬德嘿嘿一笑:“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流寇剿而不滅,全靠裹挾流民,即使官兵把賊寇打得一敗塗地,可是這些賊寇首領一夜之間又能拉起號稱數萬的大軍。若是能夠將流民遷走,無異於釜底抽薪,久而久之,賊首沒了兵源,不攻自破?!?

孫元化眼睛一亮:“這算是造福百姓之餘的意外之喜了。屬下建議將軍未雨綢繆,做好接納流民的準備?!?

夏天南點頭道:“這個建議可以採納。那就由軍需局和軍機參謀處協商,確定進軍鳳陽和從河南遷移流民的路線,以及沿途和海上的接運流程,三天之內把商議的結果報告給我。”

孫元化和司馬德雙雙應下:“屬下遵命?!?

諸事安排妥當,衆人自行離去。

三天後,司馬德和孫元化來到南園,向夏天南匯報這幾天商議的結果。

司馬德掛上一幅安徽、江蘇一帶的手繪地圖——軍用的所有地圖都是在林偉業的指點下完成,雖然比例和距離有些失真,但是各州府的方位還算準確,相對於同時期寫意派風格的地圖要強多了——介紹道:“經過軍機參謀處與軍需局的商議,一致認爲,不管是瓊海軍進軍鳳陽,還是將來從河南境內轉運流民出海,最好的轉運點莫過於南京?!?

夏天南望著地圖,詢問道:“理由?”

司馬德伸手點在地圖上南京的位置,解釋道:“不管是去還是回,離中都鳳陽最近的碼頭就是南京了。咱們可以沿著長江直達南京港,然後北上,走陸路只需一百多里路,如果換做其他地方步行行軍到鳳陽,最近的也有幾百裡的陸路,耗費體力更大?!?

孫元化接著說:“如果招納流民,也可以從南京登船,經長江入海,免得陸路走太多,流民體力不支沿途倒斃。”

夏天南贊同道:“考慮的很周到,不管是行軍還是轉運流民,我們不能在陸路上耗費太多體力和時間,能走海路的,儘量走海路?!?

孫元化繼續介紹:“至於接運流民所需糧食,如果按山東平叛時的做法直接從瓊州運去,有些困難。一來,我們這次出動的兵力遠遠超過了上次,保障軍糧所需就已經吃力,無力再負擔流民的口糧;二來,從長江雖然能直接抵達南京,但是河道畢竟不比海道,吃水太深的大船恐怕不能沿長江而入,這又限制了運送糧食的數量……”

夏天南點點頭,表示理解。山東平叛時,瓊州營陸軍的總兵力才兩千人,現在只去一個團就已經達到了五千,加上炮兵和運送大炮等輔助人員,總人數可能會達到六千,幾乎翻了三倍,需要的軍糧自然也是成倍增長,對運輸的壓力就更大。而且長江的水文條件尚不清楚,爲了避免觸礁或擱淺,大型海船不能進入長江,就進一步限制了運輸能力。

“那麼,軍需局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孫元化點了點地圖上南京的位置:“江南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雖然近年來糧食產糧不如湖廣等地,但是隻要有銀子,糧食總是不缺的,屬下建議,軍糧自給自足,其餘所需則就地採買。”

夏天南征詢地望著司馬德:“你是南京人氏,糧食就地採買的計劃是否可行?”

司馬德篤定地回答:“請將軍放心,江南豪門大戶多如牛毛,動輒成千上萬畝良田,有實力的糧商更是數不勝數,只要出銀子,萬萬沒有買不到糧食的道理?!?

夏天南看著地圖,點頭道:“這個計劃不錯,就依你們的:進軍和轉運流民的路線通過南京走水路,軍隊所需糧食自行攜帶,招納流民所需口糧則在南京一帶就地採買。”

進軍鳳陽的路線就此定下,瓊海軍的戰爭機器再次高效運轉起來,武器、彈藥、糧食逐步就位,第二團的將士也整裝待發,只等一聲令下,趕往中原戰場。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五百八十一章 帳前應對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八百二十一章 拒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七百零二章 捐餉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艦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五百八十一章 帳前應對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八百二十一章 拒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七百零二章 捐餉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艦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丹巴县| 蕉岭县| 临潭县| 丰都县| 潢川县| 陈巴尔虎旗| 郎溪县| 和林格尔县| 达州市| 崇义县| 灵台县| 金乡县| 桦川县| 旺苍县| 墨竹工卡县| 登封市| 鹿泉市| 微山县| 宁明县| 巩留县| 佳木斯市| 丰县| 大洼县| 乌拉特前旗| 斗六市| 宁安市| 合肥市| 肥西县| 汤原县| 余江县| 宁陵县| 东至县| 体育| 绥滨县| 廊坊市| 宁晋县| 绥江县| 四会市| 大悟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