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

孫可望問道:“不等闖王的人馬上來嗎?”

張獻忠觀察了一下前方的情形,回答:“這裡撐死也就四五千人,幾萬大軍推過去,就不信拿不下這個山頭。咱們先上,免得讓他笑話咱們,這麼點官兵還要聯手。”

孫可望一咬牙,主動請纓:“義父,我願打這頭陣。”

“好,你帶三千人衝擊正面,我讓文秀、能奇各領兩千人包抄兩側。”能奇就是張獻忠的另一個義子,全名叫艾能奇,與孫可望、劉文秀、李定國在南明時期被稱爲“四將軍”,素以身先士卒、作戰勇猛著稱。

這場遭遇戰的戰鬥開始打響,流民軍第一波攻勢開始了。孫可望率三千人攻打正面,劉文秀和艾能奇各領兩千人從求雨山的側面迂迴。由於是往山坡上攻,沒有動用騎兵,清一色的步兵,僅主將騎馬。

魏連橫用單筒望遠鏡看著幾裡外的流民軍發動了攻勢,忍不住自言自語:“第一次試探性進攻就投入六七千人,真是大手筆。”要知道瓊海軍此次出征的總兵力也就五千人。

流民軍不管軍紀和戰鬥技能如何,奔跑的速度那是槓槓的,或許是常年被官兵追著跑練就的神技。隨著一陣灰塵揚起,遮蔽了天空,幾千人一窩蜂地靠近了求雨山。

魏連橫下令:“命令團屬炮兵營開炮!”身旁的傳令兵立即轉身朝山腰揮動了手中的小旗,傳達命令。

瓊海軍擴軍之後,除了每個營依然保持了一個炮兵連的配置,增加了團直屬炮兵營的編制,引入了大殺器——10斤野戰炮。這是脫胎於m1857型12磅拿破崙炮的野戰炮第一次用於瓊州之外的野外會戰,上一次使用這個大傢伙時還是博輔保衛戰時,安置在臨時打造的棱堡上用來對付何如賓率領的廣東大軍。

相比於營屬炮兵連的6斤山地炮700米的有效射程和6斤的彈重,10斤野戰炮的各項關鍵數據幾乎翻倍,1400米的射程、可發射10斤左右的實心彈,在黑火藥時代是當之無愧的野戰之王。明王朝笨重的紅夷大炮或許能達到類似的射程,但是動輒幾千斤的炮身運輸極其不便,根本沒法用於野戰,只能守城。

第二團炮兵營的營長是原瓊州營一營炮兵連連長左武衛。自從博輔保衛戰被俘之後,他加入了當時還是護衛隊的瓊海軍,因爲對炮兵這個兵種的熱愛,加上瓊海軍對炮兵的重視遠超大明任何一支軍隊,讓他在這個崗位上如魚得水——不需要奉承上官,不需要剋扣兵餉來養活自己,只要發揮自己的專長,琢磨怎麼把炮打得準,就能進階軍銜、晉升職務,拿到非常體面的餉銀。

在兀多望等葡萄牙教官的指點下,左武衛學習了基礎的物理學知識,相比於以往憑藉經驗操作,對於炮擊術的認識又上了一個臺階,隱隱已成爲瓊海軍炮兵第一人。

接到團長的命令後,他指示炮兵營:“炮口調低,放平,中間10門炮試射一輪。”

因爲野戰炮安置在山腰,與平地有兩百米左右的落差,如果再按以往5°的射角,炮彈就會從敵人的腦袋上飛過,只有放平之後,利用炮彈拋物線下墜的原理,來打擊敵人,即便這樣,兩百米的高度落差也能將射程延伸近三分之一。

孫可望帶領部下從兩裡開外開始衝擊,大約800到1000米的路程,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個距離是極安全的,不管是鳥銃還是弓箭都碰不到自己的一根寒毛,雖然朝廷的紅夷大炮能打這麼遠,但是隻有洛陽、開封這樣的大城才配備了紅夷大炮,其餘地方根本不用擔心,就算有對面的官兵有弗朗機一類的小炮,射程比鳥銃也強不了多少。

聽到對面山上傳來“轟轟”的炮聲,孫可望充耳不聞,揮舞著鋼刀大聲喝道:“都給我上,衝散山腳的官兵,賞銀二十兩,衝上山腰繳獲官兵大炮,賞銀五十兩!”

賞格開出來,流民們興奮起來,揮舞著武器嗷嗷叫著往前衝。因爲是正面衝擊數千看上去可稱精銳的官兵,孫可望不敢大意,沒用動用那些連武器都沒有的“炮灰”,這些衝鋒的流民手中好歹都有一把像樣的武器,從刀、劍到長矛、鐵錘都有,甚至還有農民碎土用的釘耙,看起來寒酸了些,總好過手執一根樹枝甚至兩手空空。

“嗚嗚嗚”的呼嘯聲由遠及近,然後到了衆人的頭頂。衝擊中的流民聽到這奇怪的聲音,不由自主擡頭看,只見一枚枚黝黑的圓球飛了自己的頭頂,然後落在了身後的人羣中。

“嘭嘭嘭”,金屬撞擊泥土的悶聲響起,數枚10斤實心彈落入衝鋒的人流後部,砸在地上然後再彈起來,像一個碩大的保齡球一樣穿過密集的人羣,把運行軌跡上的人通通擊倒,血肉之軀在這個鐵球面前如同紙糊的一樣脆弱,幾十個人都無法阻擋它前進的勢頭。

按照野戰炮的設計者林偉業的說法,根據南北戰爭的經驗,一枚m1857型12磅拿破崙發射的實心彈,在500米左右的距離,可以擊穿105名荷槍實彈的士兵。這一輪野戰炮發射的實心彈,雖然距離接近1000米,但是有高度落差的加成,與500米內的殺傷效果也差不太多。有一枚炮彈在連續落地彈起後,擊倒了三四十人,仍有餘力,一直落到了後方督戰的張獻忠坐騎面前,掃倒了一名親兵才徹底停下。

張獻忠殺人如麻,再血腥的場面都見過,可是炮彈打到面前的體驗還是頭一回。他抹了一把親兵被炮彈砸中後濺落在他臉上的血跡,喃喃道:“賊你媽,這些瓜皮的炮怎麼能打這麼遠?”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他心裡不免有些發憷,拉動繮繩往後退了幾步。他其實很想往後退個幾百步,免得冤死在炮子之下,可是大戰在即,主帥後撤會動搖軍心,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二百八十八章 火船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十章 投名狀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九成戰死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二百八十八章 火船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十章 投名狀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九成戰死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海口市| 高尔夫| 东辽县| 承德县| 平昌县| 封开县| 太和县| 甘德县| 仁化县| 沙田区| 永兴县| 清水河县| 罗甸县| 滦南县| 庆元县| 博兴县| 都安| 仁化县| 武胜县| 白银市| 浙江省| 万山特区| 岳普湖县| 璧山县| 周口市| 遂平县| 肇源县| 清新县| 遂溪县| 松阳县| 绥宁县| 界首市| 宜兰县| 金堂县| 阿坝| 福鼎市| 博罗县| 阳泉市| 遵义市|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