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

瓊州營並沒有讓內閣的大佬們等待太久,消滅倭寇後半個月,福建就報來了消息:圍困金門一帶多日的紅毛船隊碰到瓊州營水師後一觸即潰,落荒而逃,紅毛製造的危機解除了。

如果說“剿滅倭寇”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點點小意外,甚至發生了真刀真槍的戰鬥,那麼東印度公司艦隊的演出則可以打滿分。從兇神惡煞地捲土重來,到一言不合就封港,最後被瓊州營“驅逐”,“狼狽逃竄”,完美地完成了既定的劇本,就此樹立了瓊州營水師在朝廷眼中高大上的形象。

夏天南自導自演的戲唱完了,接下來就看崇禎、內閣大臣們這些vp觀衆怎麼打賞了。

原本留中不發的廣東巡撫慕天顏請求在瓊州開鎮的奏摺被帶到了朝會上討論,崇禎心裡已經有了腹案,但是想聽聽朝中大臣的意見。

內閣的意見基本一致。溫體仁身爲首輔定下了基調,次輔吳宗達表示同意,王應熊是溫體仁的跟班,與首輔保持高度一致,錢士升、何吾鵬事不關己,犯不著得罪首輔,於是同意了王應熊提出的“建瓊海鎮,封正二品龍虎將軍,加右都督,授平夷總兵官”的意見。

以往只要是溫體仁提出的意見,東林黨派系的大臣必定反對,凡是溫體仁要提拔重要的人,東林黨一定要踩下去。可是這次不一樣了,倭寇深入江南腹心之地,東林黨一派不管是在位的大臣還是在野的文人,都嚇得不輕。江南是他們的大後方,是東林一派的基本盤,絕大多數東林黨人都出自江南,若是江南被倭寇掀個底朝天,整個東林黨都不好過。

考慮到倭寇絕跡多年後又出現,誰也不敢肯定會不會有下一次,大家都需要夏天南這樣一個能保護沿海安全的強力軍頭坐鎮南方。於是所有東林黨派系的大臣意見都高度一致:就事論事,這次不攻擊溫體仁的提議,保證瓊州營的封賞能通過廷議。

習慣了大臣互相攻訐的崇禎本已做好了忍受漫長爭吵過程的準備,畢竟設立軍鎮這麼大的事情,崇禎就算再怎麼剛愎自用,也不敢擅專,免得落下個獨斷專行的評語,可是想要各懷心思的大臣統一意見實在太難了。考慮到溫體仁這位“孤臣”在朝會上缺乏援手,崇禎甚至考慮過讓兵部尚書張鳳翼出面提出這個議案,免得讓溫體仁成爲衆矢之的,連累封賞的提議無法通過。不過這奏章經過了內閣票擬,涉及的事情又太過重大,兵部的份量不夠,只好作罷。

可是讓崇禎萬萬沒想到的是,內閣提出的建議,得到了六部、都察院等重要部門的一致同意,幾乎沒有反對的聲音。唯一出現爭論的,就是關於“平夷總兵官”的名號。

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濟提出不同看法:“平夷之說,不倫不類。我大明盛世,萬國來朝,就算倭人、紅毛偶有侵襲之舉,也只是癬疥之疾,無需太在意,設立軍鎮專爲防夷,未免笑掉後人大牙,不如改爲平南,取平定南疆之意。”

唐世濟是東林黨派的中堅力量,他的意思立刻就被東林一派的大臣秒懂:設平夷總兵官,就如同平遼總兵官一樣,把倭人、紅毛之流上升到了平等對手的地步,未免太擡高對方了。而平南就高端大氣上檔次多了,整個南方沿海都是其防區。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既然這個夏天南必須要倚重,就算提議是溫體仁提出來的,也不能反對,唯一能挑刺的,也就武官名號這些枝節問題了。在這個無關大局的問題上糾纏一番,至少體現了我們東林黨不會讓你溫體仁太順心如意的立場。

崇禎不知道這些大臣無聊的想法,只是覺得這個名號確實大氣一些,便點頭同意:“那就改爲平南總兵官。另外,既然瓊州設爲軍鎮,就不再受兩廣節制,瓊州府各州縣也只管民不管軍,戰時則要全力襄助。”

內閣提議,大臣無人反對,皇帝親自拍板,於是關於夏天南的封賞就這麼定下來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瓊州府參將夏天南剿滅倭寇、驅逐紅毛有功,封龍虎將軍、五軍都督府右都督,擢平南總兵官。另,爲防範西夷、南蠻等海外匪類,在瓊州開鎮,名爲瓊海,由夏天南鎮守,不受兩廣節制,該府各州縣亦不得干涉軍政……”

臨高南園內,夏天南和司馬德等心腹跪在地上耐心聽太監宣讀了聖旨,喜不自勝,費勁了心思總算達到了目的,而且比想象中的更好,名正言順成爲了半獨立的王國,脫離了兩廣總督的管轄。至於瓊州府的官府,原本就被拿捏的沒有半點脾氣,現在更是有了聖旨這個尚方寶劍,從知府到各知縣,連個屁都不敢放了。

用厚禮打發走傳旨太監後,大家都喜上眉梢,司馬德說道:“恭喜將軍,瓊海鎮一設,將軍就成了大明屈指可數的幾名武將之一,已經達到了武人的鼎峰。”

夏天南喜氣洋洋地回答:“這個只是虛名,重要的是崇禎給了我相當大的自主權,熊文燦不能管我,名義上的牽制都沒有了,以後移民、擴軍更是無所顧忌。”

衆人應道:“將軍所言甚是。”

一場大戲就此落幕,最後以夏天南得償所願而告終。瓊州營升格爲瓊海鎮,成了半獨立的軍事王國,除了名義上接受朝廷的節制,整個南方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夠對夏天南發號施令了。

解決了這個問題後,瓊海鎮把精力集中到了移民和擴軍上來。繼第一批九千人的移民抵達臨高並且順利安置後,在新任登萊巡撫謝三賓的全力協助下,第二批一萬多人的移民運抵臨高。

臨高境內可供墾荒的地方已經不多,繼續安置這一萬多移民有些不夠了,夏天南把主意打到了隔壁的澄邁縣和儋州縣。這兩個縣土著人口不多,地方較爲寬裕,容納幾萬移民問題不大。兩個知縣連參將時期的夏天南都不敢得罪,又怎麼敢得罪新任平南總兵官?瓊海鎮一紙公文送達,兩縣乖乖地動用全縣的衙役、里長等力量,安置從臨高運過來的移民,一切政策按照臨高境內的辦理。

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一百六十章 黃縣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九百零五章 新武器第十八章 擴張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五十九章 接觸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十六章 開工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八百二十一章 拒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
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一百六十章 黃縣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九百零五章 新武器第十八章 擴張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五十九章 接觸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十六章 開工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八百二十一章 拒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辽阳县| 陆丰市| 彩票| 邵武市| 连山| 光泽县| 南木林县| 咸丰县| 若羌县| 汝南县| 大竹县| 南宫市| 海门市| 镇雄县| 怀安县| 桦南县| 乐陵市| 都江堰市| 吴旗县| 乌鲁木齐县| 洪雅县| 聂荣县| 丰都县| 建水县| 广水市| 平度市| 南城县| 宜黄县| 秀山| 普格县| 上犹县| 沧州市| 南宁市| 澳门| 昆山市| 方山县| 武威市| 祥云县| 宁波市|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