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

文武百官的表情瞬間就精彩起來,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兵部一把手和二把手的意見截然相反,裡面的門道就很不簡單了。

一般情況下,在大明的政治生態環境中,二把手與一把手就算有矛盾,也絕不會在正式場合表露出來,有勁只會在暗處使。在大朝會這樣的場合當面互懟,不管懟人還是被懟,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下場,除非發難的一方是打算同歸於盡,否則很少出現這樣的場面。

陳新甲的寒毛都豎了起來,這翟效奇表面上是探討不同的出兵方略,其實質上是公開diss他這個上司,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果不能把對方的意見壓下去,那就等於向所有人宣佈:自己這個新鮮出爐的兵部尚書不能服衆,連衙門這一畝三分地都守不住。接下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就會出現,覬覦本兵之位或者看不慣自己火箭式晉升速度的人就會跳出來,彈劾這一次的兵部尚書任命決定是錯誤的,然後牆倒衆人推,阿貓阿狗都會站出來落井下石。

雖然有平南侯撐腰,這尚書的位置應該能保住,可是一個威信掃地的尚書發號施令,兵部衙門的人還會聽嗎?

不,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陳新甲咬牙切齒地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闖逆之禍還只過去了不到一個月,理應警鐘長鳴,不可重蹈覆轍。留下瓊海軍鎮守京城,是對陛下負責,是對大明負責。而寧遠是吳三桂的駐地,他比任何人都更熟悉當地的地形,當地百姓也都依靠關寧軍保護,加上此次大敗闖逆的勝績,全軍上下士氣高漲,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依託當地城防,難道還擋不住人生地不熟、長途奔襲的韃子?”

溫體仁使了個眼色,兵科給事中劉明出列,支持陳新甲的觀點。

“陛下明見:京師經歷過這樣的浩劫,實在承受不了第二次了,本兵的方略,是老成持重之言,臣認爲更爲穩妥,而翟侍郎的計劃未免太冒險了一些……”

作爲盟友,左都御史唐世濟也責無旁貸,及時站了出來。

“臣也認爲,應該派關寧軍回援寧遠,讓瓊海軍坐鎮京師。瓊海軍是南兵,沒有任何準備,貿然去遼東那種苦寒之地,戰力都要打不少折扣,這樣安排實爲不智?!?

兵科給事中和左都御史起了個頭,說得又合情合理,不少大臣也紛紛站了出來,支持這種觀點。畢竟韃子的危險遠在遼東,而京師防務的穩固則關係到自己的安危,當然要先顧著自己了。

朱慈烺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他自然是贊同兵部左侍郎翟效奇的觀點了,可是持反對意見的大臣數量不少,其中也不乏重量級的人物,加之理由很充分,自己想反駁也沒多少底氣。

眼看陳新甲壓制副手的計劃就要成功,這時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人站了出來,把事情重新扭轉到朱慈烺期待的軌道。

“臣願爲朝廷盡忠,是否前往寧遠迎敵,全聽陛下安排。”

居然是夏天南本人?

包括朱慈烺在內,正反兩方的人都懵了,這廷議的風向不是對他有利嗎,爲什麼反而站出來支持對方呢?溫體仁、陳新甲等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這平南侯唱的是哪一齣,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

朱慈烺反應倒是快,他一時也想不明白對方爲什麼會這樣,但是本能地感覺到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興奮地一拍龍椅扶手,大聲說:“好!平南侯憂國憂民,願爲朕分憂,朕甚欣慰。遼東戰事緊迫,時間不等人,既然平南侯主動請纓,那就請調兵遣將,三日內發兵,如何?”

溫體仁有些急,他比朱慈烺更不明白夏天南的想法,但是他知道:如果被牽著鼻子走,把瓊海軍調走,那麼京城的政治格局說不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畢竟眼下己方的政治優勢是靠瓊海軍的威懾力取得的,沒有了這一支大軍撐腰,到時候有得是人燒皇帝的冷竈——畢竟朱慈烺是根正苗紅的儲君出身,大義名分在他那邊——實力此消彼長之後,想要把持朝政就非常困難了。這是皇帝的陽謀?。≈灰奶炷先氘Y,那就很難扳回局面了。

他決定挽救一下局面,至於夏天南的思想工作等下朝之後慢慢再做不遲。於是親自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打仗的事情臣不是太懂,不過授爵國公和敕封大將軍的儀式就在近日,要是平南侯走了,禮部準備了這麼久的典禮怎麼辦?朝廷敕封可不是兒戲!”

朱慈烺做出一副沉吟狀,然後說:“溫愛卿說的也有道理,不過邊疆戰事吃緊,也是拖延不得……這樣吧,讓大軍先行,留下夏愛卿參加完儀式再走,如何?”

溫體仁脫口而出:“那怎麼行,大軍沒有主帥,如同沒有了魂魄的驅殼,怎麼和韃子交戰?”

朱慈烺做出一副驚訝狀:“朕對瓊海軍的治軍思路早有耳聞,軍中有幾名大將各領一軍,負責行兵打仗,下面有副將、千總、把總級別的軍官掌控隊伍,井然有序、如臂使指,就算平南侯親至,也不會越俎代庖,具體指揮如何排兵佈陣。難道在閣老眼中,離開了平南侯,瓊海軍就不會打仗了?”

夏天南今天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毫無之前掌控朝堂大勢走向的霸氣,而是爽快地答應了朱慈烺的所有提議。

“陛下的安排考慮非常周全,臣便按照陛下的指示,先派大軍出發前往寧遠,自己參加了儀式後再走也不遲?!?

溫體仁、陳新甲不約而同以手加額,心中長嘆不已:平南侯怎麼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任誰都看出來這其中有貓膩,擺明了皇帝假借韃子的手消耗瓊海軍的兵力,怎麼平南侯就看不出來呢?眼下正是鞏固大好局面的時候,關鍵時刻把手中的王牌派了出去,這不是自毀長城嗎?兵都走了,留下一個光桿司令,誰又會怕你?

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戰(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砸搶燒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六百章 戰俘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
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戰(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砸搶燒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六百章 戰俘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华亭县| 广丰县| 洮南市| 华安县| 资兴市| 安溪县| 舒兰市| 台南县| 腾冲县| 高青县| 牡丹江市| 石嘴山市| 武夷山市| 天门市| 聂荣县| 苍南县| 祁东县| 临洮县| 松溪县| 惠来县| 海晏县| 前郭尔| 宁国市| 贡觉县| 南平市| 高淳县| 会东县| 白银市| 瓦房店市| 晋宁县| 岐山县| 兰州市| 会泽县| 资阳市| 七台河市| 霍山县| 西贡区| 龙胜| 河津市|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