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

文武百官的表情瞬間就精彩起來,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兵部一把手和二把手的意見截然相反,裡面的門道就很不簡單了。

一般情況下,在大明的政治生態環境中,二把手與一把手就算有矛盾,也絕不會在正式場合表露出來,有勁只會在暗處使。在大朝會這樣的場合當面互懟,不管懟人還是被懟,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下場,除非發難的一方是打算同歸於盡,否則很少出現這樣的場面。

陳新甲的寒毛都豎了起來,這翟效奇表面上是探討不同的出兵方略,其實質上是公開diss他這個上司,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果不能把對方的意見壓下去,那就等於向所有人宣佈:自己這個新鮮出爐的兵部尚書不能服衆,連衙門這一畝三分地都守不住。接下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就會出現,覬覦本兵之位或者看不慣自己火箭式晉升速度的人就會跳出來,彈劾這一次的兵部尚書任命決定是錯誤的,然後牆倒衆人推,阿貓阿狗都會站出來落井下石。

雖然有平南侯撐腰,這尚書的位置應該能保住,可是一個威信掃地的尚書發號施令,兵部衙門的人還會聽嗎?

不,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陳新甲咬牙切齒地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闖逆之禍還只過去了不到一個月,理應警鐘長鳴,不可重蹈覆轍。留下瓊海軍鎮守京城,是對陛下負責,是對大明負責。而寧遠是吳三桂的駐地,他比任何人都更熟悉當地的地形,當地百姓也都依靠關寧軍保護,加上此次大敗闖逆的勝績,全軍上下士氣高漲,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依託當地城防,難道還擋不住人生地不熟、長途奔襲的韃子?”

溫體仁使了個眼色,兵科給事中劉明出列,支持陳新甲的觀點。

“陛下明見:京師經歷過這樣的浩劫,實在承受不了第二次了,本兵的方略,是老成持重之言,臣認爲更爲穩妥,而翟侍郎的計劃未免太冒險了一些……”

作爲盟友,左都御史唐世濟也責無旁貸,及時站了出來。

“臣也認爲,應該派關寧軍回援寧遠,讓瓊海軍坐鎮京師。瓊海軍是南兵,沒有任何準備,貿然去遼東那種苦寒之地,戰力都要打不少折扣,這樣安排實爲不智。”

兵科給事中和左都御史起了個頭,說得又合情合理,不少大臣也紛紛站了出來,支持這種觀點。畢竟韃子的危險遠在遼東,而京師防務的穩固則關係到自己的安危,當然要先顧著自己了。

朱慈烺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他自然是贊同兵部左侍郎翟效奇的觀點了,可是持反對意見的大臣數量不少,其中也不乏重量級的人物,加之理由很充分,自己想反駁也沒多少底氣。

眼看陳新甲壓制副手的計劃就要成功,這時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人站了出來,把事情重新扭轉到朱慈烺期待的軌道。

“臣願爲朝廷盡忠,是否前往寧遠迎敵,全聽陛下安排。”

居然是夏天南本人?

包括朱慈烺在內,正反兩方的人都懵了,這廷議的風向不是對他有利嗎,爲什麼反而站出來支持對方呢?溫體仁、陳新甲等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這平南侯唱的是哪一齣,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

朱慈烺反應倒是快,他一時也想不明白對方爲什麼會這樣,但是本能地感覺到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興奮地一拍龍椅扶手,大聲說:“好!平南侯憂國憂民,願爲朕分憂,朕甚欣慰。遼東戰事緊迫,時間不等人,既然平南侯主動請纓,那就請調兵遣將,三日內發兵,如何?”

溫體仁有些急,他比朱慈烺更不明白夏天南的想法,但是他知道:如果被牽著鼻子走,把瓊海軍調走,那麼京城的政治格局說不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畢竟眼下己方的政治優勢是靠瓊海軍的威懾力取得的,沒有了這一支大軍撐腰,到時候有得是人燒皇帝的冷竈——畢竟朱慈烺是根正苗紅的儲君出身,大義名分在他那邊——實力此消彼長之後,想要把持朝政就非常困難了。這是皇帝的陽謀啊!只要夏天南入甕,那就很難扳回局面了。

他決定挽救一下局面,至於夏天南的思想工作等下朝之後慢慢再做不遲。於是親自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打仗的事情臣不是太懂,不過授爵國公和敕封大將軍的儀式就在近日,要是平南侯走了,禮部準備了這麼久的典禮怎麼辦?朝廷敕封可不是兒戲!”

朱慈烺做出一副沉吟狀,然後說:“溫愛卿說的也有道理,不過邊疆戰事吃緊,也是拖延不得……這樣吧,讓大軍先行,留下夏愛卿參加完儀式再走,如何?”

溫體仁脫口而出:“那怎麼行,大軍沒有主帥,如同沒有了魂魄的驅殼,怎麼和韃子交戰?”

朱慈烺做出一副驚訝狀:“朕對瓊海軍的治軍思路早有耳聞,軍中有幾名大將各領一軍,負責行兵打仗,下面有副將、千總、把總級別的軍官掌控隊伍,井然有序、如臂使指,就算平南侯親至,也不會越俎代庖,具體指揮如何排兵佈陣。難道在閣老眼中,離開了平南侯,瓊海軍就不會打仗了?”

夏天南今天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毫無之前掌控朝堂大勢走向的霸氣,而是爽快地答應了朱慈烺的所有提議。

“陛下的安排考慮非常周全,臣便按照陛下的指示,先派大軍出發前往寧遠,自己參加了儀式後再走也不遲。”

溫體仁、陳新甲不約而同以手加額,心中長嘆不已:平南侯怎麼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任誰都看出來這其中有貓膩,擺明了皇帝假借韃子的手消耗瓊海軍的兵力,怎麼平南侯就看不出來呢?眼下正是鞏固大好局面的時候,關鍵時刻把手中的王牌派了出去,這不是自毀長城嗎?兵都走了,留下一個光桿司令,誰又會怕你?

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九十章 奪田(一)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一百六十章 黃縣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
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九十章 奪田(一)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一百六十章 黃縣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清河县| 宿州市| 禹城市| 永济市| 五家渠市| 上蔡县| 嘉定区| 乐业县| 开化县| 岱山县| 板桥市| 龙陵县| 论坛| 威远县| 大同县| 衢州市| 武平县| 崇信县| 翁牛特旗| 治县。| 桂东县| 高碑店市| 黑山县| 靖边县| 蓬溪县| 浠水县| 霍林郭勒市| 平陆县| 娄底市| 开平市| 卓资县| 武平县| 瓦房店市| 延安市| 天峨县| 米泉市| 射阳县| 新民市| 兴安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