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

蘇粗腿先抑後揚的戰術發揮了奇效,毫無防備的後金軍隊在交叉火力的飽和打擊下死傷慘重。現在不要說攀登城牆了,在雨點般的鉛彈中能夠安然無恙地站立就是一種奇蹟。後金的甲兵空有一身武勇,卻派不上用場,只能在彈雨中苦苦掙扎——他們徒勞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發出野獸般的嚎叫,然後被一枚接一枚的鉛彈擊中,頹然倒下。

戰局從初始的“順利”到單方面被屠殺,轉折也就是轉眼之間,噶爾圖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麼辦。在他近二十年的戎馬生涯中,習慣了殺雞宰羊一樣屠殺明軍,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反轉。

鳴金聲及時響起,甲兵們如釋重負,趕緊往回撤,烏壓壓的人羣潮水一般退去,只留下了堆成小山一般的屍體。

城牆上的士兵們確認韃子退卻後,高興地舉起步槍歡呼起來。幾個月前他們還是農民,現在居然可以擊退號稱“滿萬不可敵”的韃子!這可是精銳邊軍都做不到的事情。自豪感瀰漫在他們的心中,歡呼聲在棱堡內外迴盪。

歡呼聲也傳到了後金大軍陣中,隱約可聞。

阿巴泰聽著對面的歡呼,臉色鐵青,舉起馬鞭狠狠抽在噶爾圖身上,喝罵道:“我不是告訴你,事情不對趕緊撤嗎?現在你數數折損了多少人手?那些包衣奴才死多少都無所謂,可是正藍旗的勇士每死一個我都心疼。你告訴我,我該去哪兒補充這幾個牛錄?”

噶爾圖滿頭大汗,臉色蒼白,跪在地上回答:“貝勒爺,你儘管責罰我吧!噶爾圖沒能完成你的命令,反而損兵折將,就算你現在砍了我的腦袋,也絕無怨言!”

“啪”的一聲,又是一鞭抽在他背上。阿巴泰恨恨地說:“就算砍了你,也彌補不了損失,你的命還沒這麼金貴!”

噶爾圖慚愧地點頭:“是是是,就算把我千刀萬剮也無濟於事。不過,貝勒爺明鑑,不是咱們正藍旗的勇士沒用,而是這個石堡太古怪,狗咬刺蝟無從下嘴啊!他們的小炮和鳥銃又能連珠發射,犀利的緊,咱們根本沒有與明狗正面肉搏的機會。”

阿巴泰沒有回答。但是他也知道噶爾圖說的是事實。剛纔的戰鬥他都看在眼裡,這種石堡棱角凸出的怪異形狀,給攻城方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不能把兵力集中於某一段城牆,導致進攻線太分散,更致命的是凸出的角可以交叉射擊,根本沒有射擊的死角可以躲避。

這樣的石堡,與他以往見過的任何城池都不一樣。如果說遼東邊境上的那些城池用人命去填,還有機會攻克的話,那麼剛纔的戰鬥證明了,只要守軍彈藥沒有枯竭,這個石堡就算再增加幾倍的兵力也啃不下。

噶爾圖看了看他的神情,試探著問:“貝勒爺,咱們入關是爲了搶丁口、錢財的,不是來攻打城池的,沒必要把兵力耗費在這裡。損失太大的話,不僅削弱了咱們自己的牛錄,還可能因此被大汗責罰,要不……”

話雖然沒說透,但是阿巴泰知道其中的含義。他率領的不過是此次入關大軍的一支偏師,沒有攻打堅城的任務,如果損失太大,不僅會降低自己在大金政權中的政治地位和話語權,還會被皇太極以擅作主張的藉口懲治。

皇太極爲了鞏固汗位,無所不用其極,同爲老汗的兒子,阿敏被羅列十六條罪狀,圈禁十年抑鬱而終;莽古爾泰被定爲大不敬之罪,奪去和碩貝勒爵位、罰銀、削牛錄,排除出核心權力圈子之外,一年後抑鬱成疾,暴病而亡。當年老汗欽定的四大貝勒煙消雲散,除了皇太極本人,也就代善因爲支持皇太極得以保全地位。

阿巴泰想到這裡,不禁煩躁起來。自家事自己知,他之所以沒有步阿敏和莽古爾泰的後塵,多半是因爲庶出的地位太低,對皇太極構不成威脅,而不是因爲心善放他一馬。但是如果自己將把柄送到皇太極手上,相信對方絕不會心慈手軟,或許會藉機剝奪自己名下的牛錄,全部給旗主豪格,正藍旗就是豪格一人的天下了。

他來回踱步,思索對策。原本追到登州境內,是想除掉這支突然冒出來的強軍,給大金拔掉一個未來的釘子,提升自己在權力圈子裡的話語權。可是現在很有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功勞沒撈到,還要賠上老本。現在的選擇只有兩個:一個是及時抽身止損,避免更大的損失,再想個理由回去向皇太極解釋;另一個選擇是繼續打下去,如果能攻克這座規模不算大的石堡,全殲裡面的守軍,就能昂首回到盛京領功。

阿巴泰決定,賭一把。如果能夠殲滅這支戰力明顯超出其他明軍一大截的軍隊,再把這些能夠連珠發射的槍、炮帶回去,這份功勞足以讓他把饒餘貝勒前的“饒餘”兩字換成“和碩”的封號。

主意打定,他把目光重新投向對面的棱堡,沉聲道:“你跟了我這麼多年,別說我不念舊情。現在給你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去附近抓些漢人百姓來,用他們做盾牌,重新攻城。”

噶爾圖眼睛一亮,自己怎麼沒想到這一招呢!驅使當地漢人百姓做炮灰,在遼東是輕車熟路了,守軍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鄉親,很多人下不了手。大金用這一招,攻下了很多原本堅不可摧的城池。

他情緒從低落瞬間變得高昂起來,興奮地說:“屬下這就去辦。”

在城下碰了一鼻子灰的甲兵們分頭奔向附近的村莊抓人去了,這下他們有了發泄怒氣的對象。

城牆上,蘇粗腿問馬威:“聽說韃子人丁不旺,剛纔這一波,是不是打疼他們了?接下來他們還會再來攻嗎?”

馬威疑惑地看著對面:“按理說,韃子入寇只是爲了搶奪丁口和財物,不會爲了一座城堡付出太多代價。可是他們沒有退兵,不知道要搞什麼幺蛾子?”

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六百章 戰俘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
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六百章 戰俘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贡县| 岚皋县| 正安县| 盐城市| 肥西县| 宽城| 万载县| 海门市| 福贡县| 仁化县| 北宁市| 沙湾县| 株洲市| 湟中县| 聊城市| 阿合奇县| 新和县| 安新县| 文昌市| 湄潭县| 科尔| 泽州县| 长兴县| 赤壁市| 镇巴县| 恭城| 同江市| 惠东县| 玉溪市| 石屏县| 吉木萨尔县| 沭阳县| 西安市| 元朗区| 泾川县| 荥经县| 特克斯县| 泽普县| 开平市| 长兴县| 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