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

時間並不算長的談判草草結束,夏天南提出的要求是楊嗣昌無法答覆的,必須向崇禎請示,幾人不歡而散。

楊嗣昌、溫體仁、方正化等人回宮,是往北走,夏天南迴軍營,是往南走,在北鎮撫司衙門口分道揚鑣。臨行前溫體仁給了夏天南一個“接下來看我的”眼神,示意會進宮向崇禎推動這件事,夏天南微微頷首表示知道了。

等離開了北鎮撫司衙門後,夏天南覺得渾身不得勁,頻頻回頭看。

司馬德不解地問:“今日之事有溫閣老和司禮監的方公公暗中相助,十有八九能成,屆時將軍的勢力就能橫跨南北,能影響左右天下大勢,可謂本朝武將第一人,還有什麼不滿嗎?”

“不是因爲這個,而是來了一趟錦衣衛老巢,居然啥事都沒有,有點奇怪。”夏天南解釋道,“在廣州,下館子吃頓飯就能碰上錦衣衛;在南京,和魏國公喝花酒還遭遇刺殺、生員鬧事;到了北京城,逛個窯子還被小丫頭片子刀指著,搞得現在出趟門心裡都有陰影了。現在在臭名昭著的北鎮撫司轉了一圈,居然平安無事?而且你們不覺得,整條街太過安靜了嗎?”

司馬德等人左右看了看,心裡不以爲然,不管官員百姓都畏懼錦衣衛的權勢,不敢從這條街經過,所以街上難得看見幾個行人也是正常,來之前也是這樣啊。不過他們不敢指摘將軍大驚小怪,只是附和了幾句。

“是啊,好像是挺安靜的……”

夏天南看了看北鎮撫司門口的兩座石獅子,咧開了大嘴,似乎也在嘲笑他神經過敏,搖了搖頭,心想自己可能是因爲幾次遇襲有了陰影,有了被迫害妄想癥。

一行人來到了一條長長的衚衕,這是通往相鄰街道的必經之路。衚衕並不長,也就一百多步的長度,站在衚衕的這一頭,似乎都能聽見另一頭街道上傳來的喧鬧聲。

走到衚衕的中間時,前後兩端都有細碎的腳步聲響起,一羣手執利刃的蒙面人忽然出現,擋住了衚衕兩端的出口。

夏天南輕輕扇了一下自己的臉頰,“瞧我這烏鴉嘴……”

司馬德等人臉色都變了,將軍真是怕什麼來什麼,這下好了,在衚衕裡被人包了餃子。

蒙面人慢慢靠近,其中一名身材高大的人開口道:“我們是來尋仇,只要帶走他,與別人無關,識相的就不要摻和進來。”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慕容龍城。

魚終於上鉤了!夏天南心中暗喜,自己帶著慕容龍城來,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不過,他沒打算乖乖的把人交出去,因爲這樣一來,自己就永遠無法知道慕容龍城的身世了。畢竟,這是個難得的人才,只要查明身世,對自己沒有威脅,依然可以留下重用。就算真有問題,也得知道來龍去脈,免得留下後患。

他試探著問:“能告訴我原因嗎?這是我的部下,不可能無緣無故交給你。”

說話的那人不耐煩地說:“哪來的這麼多廢話,你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交人,要麼給他陪葬。如果要阻撓我們,你試試看今天能不能走出這個衚衕?”

夏天南左右看了看,問道:“你們有多少人?”

“問這個有意義嗎?反正比你們多。”那人揮了揮手,示意對面的人壓上,自己帶著這邊的人也慢慢走近。幾十個蒙面人從兩邊把夏天南一行堵在中間。

那人得意地一笑:“除非你們能飛檐走壁,否則就只能束手就擒了。再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把我們要的人交出來,否則就不客氣了。”

“你們不敢殺我!”夏天南突然冒出一句。

那人愣了一下,“你說什麼?”

“我說,你們不敢把我怎麼樣。”夏天南盯著他,“我要有個三長兩短,城外大軍造反,你們擔不起這個責任,對不對?”

“這個……”這領頭的正是錦衣衛千戶衛忠,聽到夏天南的話,他徹底愣住了,好像對方說得也沒錯。

錦衣衛雖然牛逼哄哄,但是那都是針對手無兵權的官員,而且背後的靠山是皇帝。現在要查辦一個錦衣衛追查了近十年的謀逆大案,看起來自己理直氣壯,可是涉案人並非夏天南本人,只是他一名手下,只要來一句毫不知情,又能把他怎麼樣?要是沒有顧忌的話,也用不著蒙面了。真要傷到了夏天南,逼反了瓊海鎮的大軍,錦衣衛又有什麼好處?說不定負責此次行動的人都會被盛怒之下的皇帝推出來背黑鍋,一刀砍了。

夏天南嘿嘿一笑,“你的反應告訴了我答案。既然如此,我也就沒什麼好怕了。”他轉頭對島津千代下令,“發信號,叫人。”

島津千代從懷中掏出一支長管狀的東西,晃燃火摺子點上,然後高舉起來對準空中。

“啾——啪”,一團火焰在空中炸開,幾裡之外都能看見。

衛忠驚呆了,他問道:“這是在京城,天子腳下,不是你瓊州那鄉下地方,你瘋了嗎?這玩意一響,五城兵馬司、順天府的人都會過來的,要是發現大批人馬聚集,說不定還會調動京營的大軍……”

夏天南認真地回答他:“我沒瘋,知道自己在幹嘛。你們不就是一羣劫道的強人嗎?我把你們幹掉就跑,管他什麼五城兵馬司,管他什麼京營,等他們來的時候,連根毛都看不到。”

劫道的強人?都幹掉?衛忠很無語。他有一種衝動,摘掉蒙面的面巾,告訴對方,咱們是錦衣衛,偵辦謀逆大案,別把咱們當成街頭敲悶棍的小混混。

沒等他想好對策,身後密集的腳步聲響起,大羣精壯的漢子涌入衚衕裡,把衛忠等人圍得水泄不通。

衛忠一眼就看出,這些人雖然穿著普通百姓的衣服,可是個個彪悍的很,行進間井然有序,儼然是行伍出身的精兵——夏天南這天殺的,居然在附近埋伏了這麼多的人,他這是直接把軍隊都調來了嗎?

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十章 投名狀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七)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六百七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撫司門口的血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二十章 春宵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
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十章 投名狀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七)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六百七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撫司門口的血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二十章 春宵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苗栗市| 靖安县| 龙门县| 延庆县| 县级市| 武陟县| 称多县| 东山县| 衢州市| 梁平县| 灵丘县| 汉源县| 乌海市| 普兰店市| 夏河县| 汨罗市| 曲水县| 柯坪县| 葵青区| 柳林县| 东辽县| 西丰县| 灵石县| 望奎县| 固安县| 静安区| 满城县| 司法| 卓资县| 化德县| 铜川市| 湘潭市| 龙岩市| 安西县| 平邑县| 全椒县| 行唐县| 崇信县| 崇州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