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

宋獻策回答:“皇上,世上之事沒有絕對,敵人可以變盟友,盟友也可以變敵人,一切都繞不過一個‘利’字。”

李自成皺眉道:“孤本來認爲,平南侯貿然出現在京師,雖然不懷好意,但不至於與我大順爲敵,聽宋先生這麼說,孤把事情想得太好了?”

“不錯。臣雖然沒有見過這位平南侯,但聞名久矣。此人橫行跋扈、自視甚高,不是一般人能降服的,皇上就算佔據京城,坐上龍椅,也未必能讓他心甘情願臣服……”

wWW ●тт κan ●co

李自成提醒:“這個孤有心理準備。不過平南侯在資助大順軍北上時,就已經提出了條件:他不想繼續爲大明賣命,卻不願揹負背叛的罵名,只要孤推翻朝廷,他願意以長江爲界,平分天下。孤從沒想過讓他臣服……”

“唔……看來唯一能制約他的也就是口碑和聲名了,此人倒是愛惜羽毛,一個武人卻有文人的矯情……”宋獻策點點頭,“即便如此,大明皇帝已死,讓他忌憚的東西不復存在,皇上要小心對方過河拆橋!”

“這個孤知道了,瓊海軍雖然厲害,二十多萬大順軍佔據京城,依仗高牆利炮,他們也佔不到便宜。”李自成問,“倒是關寧軍那邊,難不成還有什麼轉機?孤倒想聽聽宋先生的高見。”

“關寧軍雖然號稱邊鎮第一強軍,可是向來擁兵自重,祖大壽之流也絕非什麼鐵骨忠臣——他能夠向韃子詐降,也能夠三番五次拒絕崇禎召見入京的聖旨,品行可見一斑。吳三桂是關寧軍中的後起之秀,身爲其中一份子,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無法超脫於關寧軍之外。”

李自成若有所思:“宋先生的意思是:關寧軍擁兵自重,只要不動他們的一畝三分地,換個人做皇帝,他們也不會起兵反抗?”

“臣也是猜測,不過八九不離十,皇上大可以試試。此刻吳三桂前來勤王,多半是沒有聽到崇禎的死訊,皇上可以派人把消息告訴他,說不定可以就此退兵。然後再對關寧軍上下封賞,就能讓這支邊鎮強軍投效我大順也未嘗可知。”

李自成大喜:“此計甚妙。就按先生說得辦。”宋獻策分析得頭頭是道,不由得他不信。如果能夠兵不血刃勸退關寧軍,單獨應付瓊海軍,壓力就小多了。在他看來,瓊海軍大兵壓境,無非是爲接下來的“劃江而治”獲得更多籌碼罷了,多半是打不起來的。

在宋獻策的建議下,大順軍應對南北兩支大軍的對策就此出爐:對瓊海軍,採取拖字訣,既不答應其入京的請求,也不撕破臉皮拒絕;對關寧軍,則採取了懷柔的策略,以拉攏爲主。

大順政權建立的倉促,很多制度既未制定,也未完善,從上到下更沒有保密的意識,對於有心人而言,是一張四面透風的房子。劉黑子和張革名仍在大順軍中,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很快就打探到了大順軍的決策內容,幾乎在李自成的使者趕往關寧軍的同時,情報司的人也從廣渠門混出了城,繞了個大圈子,直奔南面永定門附近的瓊海軍駐地。

通州,關寧軍大營。

吳三桂在中軍大帳接見了大順軍的使者。來人帶給了他極具衝擊力的消息,讓他一時半會消化不了。

“聖上駕崩了?李自成稱帝?”

吳三桂和幾名心腹部將面面相覷。雖然從瓊海軍的動作中,已經隱約猜到了事情的走向,但是親耳聽到這些消息時,還是非常震撼。

使者不無得意地說:“正是。現在吾皇建立大順朝,年號永昌,取明而代之,吳將軍勤王之行,已經毫無意義。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關寧軍乃邊鎮之首,坐鎮遼東、手握強軍,不管誰當皇帝,地位都無法撼動,沒必要對明廷愚忠,一條道走到黑,何不趁這改朝換代之際,爲自己謀一條出路?”

吳三桂心中一動,問道:“不知你們主子給關寧軍開出了什麼條件?”

使者豎起了兩根手指:“第一,關寧軍坐鎮遼東不變,糧餉加倍;第二,自祖將軍以下,包括吳將軍在內,人人加封,職位和爵位均可世襲。而關寧軍要做的,只需撤回大軍,不干涉京城局勢即可。”

幾名部將聽了個個面露喜色,這樣的條件很厚道,不費一兵一卒,就能人人加官進爵,而且世襲罔替,糧餉更是能加倍,實在想不出拒絕的理由。

吳三桂倒是沉穩得多,他沉默了一會,不動聲色地回答:“貴上提出的條件倒也優厚,只是事發突然,又涉及整個遼東鎮,吳某一人做不了主,容我考慮考慮,另外告知祖將軍之後才能做決定。”

使者一聽,這也是情理之中。他點點頭:“吳將軍說的在理。既然願意談,那我就回城稟報皇上,過幾日再來。希望到時候能聽到吳將軍的好消息。”

“通州離遼東距離不算近,吳某派人就算快馬加鞭回錦州,也頗費時日,幾日肯定不夠。這樣吧,我們以十日爲期,十日之後,吳某必給貴上一個答覆。”

“那就恭候佳音,告辭。”

送走大順軍使者後,部將們紛紛問:“將軍,爲何不答應下來?李自成的條件很優厚啊,咱們打仗拼命,不就是圖個加官進爵、封妻廕子嘛。現在不用打仗也能得到好處,惠而不費的事情,幹嘛不做?”

吳三桂搖搖頭:“事情沒你們想的那麼簡單。如果沒有瓊海軍介入,我倒是相信李自成能成氣候。可是瓊海軍費那麼大勁,不惜以火併爲威脅,把我們阻擋在香河十幾天,難道就是爲了推李自成上位?夏天南從一個招安的海賊坐到今時今日的位置,絕不是甘爲他人做嫁衣的人。先等等吧,看看局勢發展再說,說不定過了幾天事情就會反轉。”

吳三桂還有些話沒有說出來。出發勤王之前,他已經得到了朝廷封平西伯的許諾,加之眼下他並不是整個遼東的話事人,加官進爵對他意義並不是很大,答應李自成的條件,他個人得到的好處有限。既然京城局勢已定,渾水摸魚的打算落空了,他相信夏天南也絕不會無所作爲,反正都是待價而沽,爲什麼不等買方互相擡價,把自己賣個好價錢呢?

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三十章 回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十六章 開工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
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三十章 回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十六章 開工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都匀市| 科尔| 阳城县| 图木舒克市| 二手房| 崇阳县| 乐清市| 麦盖提县| 韶山市| 波密县| 台安县| 汶川县| 平顺县| 湖口县| 苗栗县| 和静县| 辽中县| 桦甸市| 平遥县| 台东市| 安龙县| 两当县| 柯坪县| 岚皋县| 精河县| 河源市| 西林县| 昌乐县| 厦门市| 绥滨县| 茂名市| 瑞金市| 齐齐哈尔市| 涪陵区| 安吉县| 西乡县| 柘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石景山区|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