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

王良棟長吁短嘆之後,突然想起了魏連橫,把他叫過來,遞給他戰(zhàn)書,問道:“眼下這局面,魏百戶可有妙計破解?”

他不喜歡這個手下,但是不能否定他在行軍打仗方面頗有見地,現(xiàn)在的局面已經(jīng)夠壞了,讓他出出主意,死馬當作活馬醫(yī)吧。如果魏連橫也沒有什麼主意,就和對方?jīng)Q一死戰(zhàn)吧,至於澄邁縣城,進不進也無所謂了。

魏連橫仔細看了戰(zhàn)書的內(nèi)容,思索了片刻,擡頭對王千戶說:“大人,大軍可先入縣城,命人打探消息後,再作計較。”

王良棟很失望,這就是魏連橫的應對辦法?

他陰沉著臉說:“你可知道,我們只是客軍,在縣城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若避而不戰(zhàn),澄邁縣和臨高縣參我們一本,本官吃不了兜著走,你們也別想有好日子!”

魏連橫搖搖頭,解釋道:“大人誤會了,進入縣城是爲了休整,而不是消極避戰(zhàn)。這一路被對方小股隊伍連番襲擾,大軍疲憊不堪,若再不借縣城之地休整,恐怕不等決戰(zhàn)就會潰散。”

王良棟點點頭,問道:“休整沒錯,然後呢?”

魏連橫遙指對面:“這股亂民固然火器犀利,但以百人襲擊數(shù)千人的大軍,也算是搏命,稍有差池就會萬劫不復。他們冒著如此大的風險沿途襲擾,又下了這樣一封戰(zhàn)書,屬下認爲,他們定然是害怕什麼,撩撥我們決戰(zhàn)是爲了掩蓋他們的軟肋!”

這番分析聽起來很有道理,王良棟精神好了不少,在馬上坐直了身子,“說的不錯,繼續(xù)。”

“進入縣城,一來可以休整隊伍,二來可以打探消息——這些亂民的軟肋是什麼,總有蛛絲馬跡可循,一旦找到,就可加以利用。”

王良棟聽的很受用,一掃之前的陰霾,摸了摸下巴,放佛看到了拿捏到對方的軟肋,然後自己率大軍擊敗對方的情景。不過有一點讓他不是很爽,說道:“敵人不過數(shù)百人,我三千大軍,不能堂堂正正擊敗他們,還得用這番手段,有損朝廷體面啊。”

什麼朝廷體面,就是有損你千戶大人的臉面吧,三千對兩百,還得用旁門左道,怕別人說主將無用。魏連橫心裡鄙視了一番,不過面上還是看不出異常,說道:“大人,對方以兩百人襲擾,不可能是全部兵力。如果是我用這種方法,派出的兵力最多是兩三成,萬一有個什麼閃失,不至於傷筋動骨。”

王良棟一愣,“你是說,對方總兵力可能上千?”

“不錯。一百人的規(guī)模就能讓我們進退兩難,如果有一千人……說句不中聽的話,恐怕正面對決我們不是他們的對手!”

三千對一千,同樣的兵員素質(zhì)和裝備,自然有壓倒性優(yōu)勢,如果對方更加訓練有素,那麼人數(shù)的優(yōu)勢就會被抵消大半,一旦都是那種手持犀利火器、配備大炮的隊伍,則必敗無疑!

王良棟想到這裡,吸了一口涼氣,趕緊說道:“那還不趕快進城!”

魏連橫提醒道:“大人,切不可慌忙進城,讓對方看出破綻。先回封應戰(zhàn)的書信,讓他們放鬆警惕,我們纔好施展手段。至少,進城之前不必再打一場,可以保存實力。”

王良棟遲疑問道:“答應應戰(zhàn),他們就會放我們進城?你確定?”

魏連橫自信滿滿:“確定!”

王良棟將信將疑,命人寫了一封應戰(zhàn)的書信讓親兵送過去。這名親兵戰(zhàn)戰(zhàn)兢兢走到對面,遞上書信,黃漢生看過之後,笑了笑,揮手讓送信的親兵返回,然後對楊由基說:“一切盡在老爺掌控之中。”

楊由基咧了咧嘴:“咱們可以撤回馬嫋了。”

黃漢生揮揮手,隊伍後隊變前隊,往臨高方向撤走。

王良棟看著親兵安然無恙地返回,然後對面的隊伍居然調(diào)轉(zhuǎn)頭往臨高縣的方向退去,片刻之間就走的乾乾淨淨。他瞪大了眼睛看著對方消失的方向,再回頭看看魏連橫,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澄邁縣令林三峰被斬腳峒黃猛甲殺了之後,從縣衙官吏到平民百姓都惶惶不可終日,害怕黃猛甲再來攻城。不少百姓都收拾好細軟,打算一有風吹草動就出城躲避——按說城內(nèi)比城外安全,可是就憑城內(nèi)這點人馬,羣龍無首之際,怕是很難守住城池不失。

王良棟的大軍來的正是時候,給所有人吃了一劑定心丸。幾千朝廷天兵,對付幾個黎蠻子還不是手到擒來?不過真相永遠是殘酷的,他們怎麼又會知道,王良棟被區(qū)區(qū)兩百“黎蠻子”折磨得苦不堪言。

但是千戶大人自然不會自曝其短,入城之時接受了全城百姓的歡呼,在縣衙官吏爲他舉行的接風宴上更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拿下亂民的腦袋。

幾千衛(wèi)所軍戶和鄉(xiāng)勇們自然也不會告訴別人自己被一路打的抱頭鼠竄,明日事明日再說,今天還是好好享受澄邁縣對朝廷天兵的熱情犒勞。

小小的縣城,一下涌入了三千多人,頓時雞飛狗跳起來。

這些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部隊,自然談不上多麼嚴格的軍紀,不滿足於鄉(xiāng)紳送去勞*軍的豬羊魚肉,也不願意按照安排住進縣學、寺廟等地方,而是三五成羣結(jié)伴強行住進了百姓家中,還要戶主服侍吃喝。

這下子家境稍好些的百姓就遭了殃,不僅要騰出住房,還得大魚大肉小心伺候著,更有甚者,家中有年輕女眷的,輕則被調(diào)戲揩油,重則被強暴失去貞潔。

一兩起這樣的事情,爲了維護剿黎大局,縣衙還能壓住,但是接連發(fā)生數(shù)起之後,縣衙也無法坐視了。縣令空缺,只好由縣丞帶領主薄、典史等人,請求王良棟約束屬下。

王良棟剔著牙,漫不經(jīng)心地說道:“大戰(zhàn)在即,維護軍心士氣最爲要緊。要約束軍紀?也行,貴縣拿出一萬兩銀子勞*軍,本官保證明日起不會出現(xiàn)同樣的事情。”

————————————————————

推薦一本朋友的都市書,《仙子不要停》。

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yún)再起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zhàn)艦命名(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zhuǎn)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zhàn)後“分贓”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略方向的選擇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zhàn)(三)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zhàn)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七百一十章 風雲(yún)突變第四十三章 激戰(zhàn)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zhàn)爭沒有結(jié)束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zhàn)術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zhàn)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zhàn)(二)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diào)夏天南入京?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zhàn)後的局勢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zhàn)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五百章 戰(zhàn)爭不可避免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
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yún)再起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zhàn)艦命名(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zhuǎn)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zhàn)後“分贓”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略方向的選擇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zhàn)(三)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zhàn)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七百一十章 風雲(yún)突變第四十三章 激戰(zhàn)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zhàn)爭沒有結(jié)束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zhàn)術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zhàn)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zhàn)(二)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diào)夏天南入京?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zhàn)後的局勢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zhàn)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五百章 戰(zhàn)爭不可避免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三原县| 永平县| 洛隆县| 德兴市| 彭阳县| 阿城市| 石城县| 宣汉县| 南陵县| 武功县| 莫力| 醴陵市| 清苑县| 芜湖市| 东平县| 易门县| 法库县| 英山县| 新宁县| 孟津县| 无棣县| 道孚县| 兴山县| 永定县| 东平县| 丹阳市| 仙居县| 神农架林区| 施秉县| 道孚县| 吉林市| 融水| 崇义县| 三原县| 溧阳市| 措美县| 房产| 永仁县| 瓦房店市|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