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

其實認真說起來,像鄭鴻逵這樣一手打理鉅額流水的生意,夾帶點私貨、吃些回扣是行業的潛規則,古往今來莫不如此,就算在21世紀也很常見。若說與別家掌櫃有何不同,就在於鄭鴻逵這個掌櫃是東家的親兄弟,而且鄭家買賣做得太大,隨便剋扣一點就是幾十萬。

鄭鴻逵沒想到這麼隱秘的事情被錦衣衛知道了,心中驚疑不定,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很是難看。

這些秘辛,是周國新喝了幾次花酒,花了不少銀子,從福建的同行手裡挖出來的。錦衣衛在鄭家安插的坐探雖然是爲了防止對有實力的武將對朝廷不利,但是順手打探到的這些雞鳴狗盜的消息,也會記錄保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鄭芝龍受撫之後,雖然行事高調,但是對官職和仕途還是頗爲看重,在周國新最期待的“謀逆”方面並沒有什麼破綻,而鄭鴻逵作爲鄭家兄弟裡最熱衷功名利祿的人,在這方面更不可能有把柄讓人抓住。周國新只好從側面著手,挖出鄭鴻逵的這些糗事,希望能夠鎮住他。眼見鄭鴻逵臉色難看,周國新以爲他會屈服,得意地說:“鄭芝龍倒行逆施,狂妄自大,瓊州營天兵一到,鄭家上下必成齏粉,識時務者爲俊傑,鄭四爺可要想好了……”

鄭鴻逵咬牙說道:“我不知道爲什麼錦衣衛會和瓊州營沆瀣一氣,但是僅憑這些就像讓我背叛鄭家,你未免也太看輕我了。”他剛纔權衡了一下利弊:瓊州營勞師遠征,鄭家家大業大,真打起來鹿死誰手也未可知,假如爲了這點事自絕於鄭家,屆時鄭家如果打了勝仗,那就裡外不是人了,何苦來哉?反正自己已經落到這般田地了,就算把自己中飽私囊的這點事告知大哥,也不會更壞到哪裡去。

周國新沒想到鄭鴻逵這樣硬氣,冷笑一聲:“鄭四爺,本來敬你是條漢子,想給你留點臉面,沒想到你不識擡舉,那就不要怪我把事情做太絕了。”

鄭鴻逵心裡暗叫不好,還有比這更棘手的事?他硬著頭皮回答:“願聞其詳,我倒要看看你還有什麼後手?”

周國新繼續念紙條後半部分的內容:“鄭鴻逵常年往來東瀛,尤以平戶駐留之日最多,聞其肆意出入田川氏內宅,與田川氏來往甚密,而幼子田川七左衛門爲何人血脈不得而知,疑爲鴻逵所爲……”

鄭鴻逵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這種有違人倫的荒謬傳言,居然被錦衣衛正兒八經當做情報記錄下來,真是比竇娥還冤啊!

周國新嘿嘿笑道:“鄭四爺,這張紙往鄭芝龍手裡一送,你說他是信你呢,還是信咱們錦衣衛?”

鄭鴻逵伸手去取桌上架著的一把倭刀,咬牙切齒道:“你們太無恥了,這樣血口噴人,欺人太甚……”

幾名錦衣衛臉色一變,紛紛抽出繡春刀,周國新喝道:“鄭老四,你敢在錦衣衛面前動刀?你和你大哥的前程都不想要了嗎?”

鄭鴻逵充耳不聞,緩緩抽刀出鞘,刀身發出了雪亮的光芒,讓對面幾人氣勢爲之一滯。這柄刀是他花了大價錢從日本武士手中買來的,據說是日本十大名刀之一,名叫“菊一文字則宗”。其實這是鎌倉時代後鳥羽上皇時期備前國刀匠則宗所鍛的一系列日本刀的總稱,均爲太刀,後人爲了省事,把這些刀統統稱爲“菊一文字則宗”。傳說這種刀刀身泛光,殺人不見血,刃部刻有代表皇家的16瓣菊花家紋,常被用作皇家御製兵器。

鄭鴻逵一字一句說道:“我歷來敬重大哥,也敬重田川氏這個嫂子,私通大嫂這種讓家門蒙羞的醜事,絕無可能。你們處心積慮想要毀了我,還捏造這樣莫須有的罪名給我,不給我活路,我就與你們同歸於盡,也好過被你們這樣的惡毒謠言中傷。”

周國新冷靜地說:“鄭老四,不管這事是真是假,只要捅到你大哥面前,只要他是個正常的男人,就會猜疑。你想想,鄭芝龍離開平戶是天啓四年(1624年),之後繼承了李旦的基業,從此遇風化龍,混的風生水起,基本上沒有回到平戶,而長子鄭福鬆是天啓四年所生,這還說得過去,可是次子田川七左衛門生於天啓六年,恰巧你這幾年出入田川氏內宅的次數甚多,不由得別人不多想啊……”

鄭鴻逵雙手握住刀柄,額頭上的汗珠滴答滴答往下掉,心中如墮冰窟。對方的推理表面上無懈可擊,真傳到大哥耳中,不由得大哥起疑心,心魔一生,兄弟之情就會徹底毀了,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當年受大哥所託,他確實多次去田川府中探望年幼的福鬆,並非這些錦衣衛所說的“肆意出入內宅”。不過他從未告訴過別人:與窈窕端淑、年紀輕輕就獨守空閨的田川鬆接觸多了,當年正值血氣方剛的他心中曾泛起過漣漪,夢中也曾有過不可描述的幻想,田川鬆看他這個俊俏不亞於丈夫的小叔的眼光似乎也有別樣的意味。但是天地良心,他也只敢想想而已,不敢越雷池一步,至於大哥中途是否回過平戶、回過幾次,他也記不清了,若因爲這樣就把屎盆子扣他頭上,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周國新見他這副魂不守舍的模樣,知道這一刀斬在了七寸上,事情妥了。

“鄭四爺,我們敢幾個人夜闖鄭宅,自然也有準備,就算你起了歹念滅口,外面自然有我們的兄弟把事情捅到你大哥那裡去,紙終究包不住火的……”

鄭鴻逵長嘆一聲,菊一太刀“噹啷”掉落在地,“你們殺了我吧!你們這般處心積慮,我無從辯起,可是我也不想背叛鄭家,只有一死了之……”

周國新笑了,通常口口聲聲說要以死明志的人,多半是捨不得死的。他把夏天南的意思轉告對方,湊過去小聲耳語:“鄭四爺想多了,我們將軍欣賞四爺,怎麼可能逼你去死?到時安平鎮一破,你只需如此……”

“什麼?讓我指認族人,萬萬不可。”鄭鴻逵頭搖得撥浪鼓一般,“請你轉告夏參將:假如天要亡我鄭家,大哥打不過瓊州營,只要夏參將答應我饒過安平的婦孺,我可以約束鄭氏族人,不做無謂的抵抗,這是我的底線,否則我寧願一死,也不做鄭家罪人。”

周國新沒想到鄭鴻逵這麼堅持,猶豫了一會,答道:“這事我無法做主,不過我可以稟報將軍,由他定奪。”

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三十章 回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六百九十四章 周皇后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五十七章 鄉勇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一百四十四章 戰後會議(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
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三十章 回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六百九十四章 周皇后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五十七章 鄉勇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一百四十四章 戰後會議(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榕江县| 迭部县| 香港 | 建平县| 彰武县| 宜宾县| 丹巴县| 云梦县| 东乡族自治县| 确山县| 安岳县| 佛冈县| 长宁区| 桦川县| 镇江市| 永顺县| 买车| 泗阳县| 海丰县| 江川县| 刚察县| 读书| 珲春市| 荔波县| 仲巴县| 筠连县| 景德镇市| 刚察县| 什邡市| 亳州市| 额尔古纳市| 竹山县| 新野县| 荣成市| 凤翔县| 沁阳市| 扎鲁特旗| 康平县| 安乡县|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