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

溫體仁心想,這不是小事,不好在這裡逼迫楊嗣昌答應,他也不會答應,必須拿到朝堂之上討論,然後由皇帝定奪。便咳嗽兩聲,回答道:“這是兵部的事,本官不便插手,相信楊侍郎會給你們一個合理的答覆的。”

他對楊嗣昌說:“碰巧路過,多管了閒事,文弱莫怪。接下來的事你照規矩做就是,我就不打擾了。”

楊嗣昌擠出笑容,說道:“下官代管兵部事宜,很多事都不熟悉,閣老出手指點迷津,感激都來不及,怎敢說一個怪字?本想繼續挽留閣老教導下官,可惜天色已晚,就不敢耽誤閣老回府休息了。閣老慢走!”

對峙結束,危機解除,溫體仁此行的目的達到,交代了幾句場面話後,便上轎走了。

楊嗣昌板著臉目送軟轎消失在衙門門口,吩咐道:“備轎,本官要入宮!”

溫體仁並不知道,雖然他成功化解了瓊海軍和兵部的衝突,但是沒有隨同楊嗣昌一起面聖,卻是個敗筆。楊嗣昌連夜入宮,最終還是成功地影響了崇禎的判斷,讓這場大捷和幾千首級失去了大部分意義,改變了整個事情的走向。

乾清宮內。

“建奴遭受重創,被斬首兩千餘級?”

崇禎驚訝地站起來,重複了楊嗣昌的話。

楊嗣昌點點頭:“雖然還未曾覈實,但是首級已經送到了兵部。只要驗明首級無誤,山東那邊的消息過來,兩下一對照,就能確定了。陛下日理萬機、勵精圖治,纔會有此大捷,文治武功已經超越先帝,恭喜陛下!”他輕飄飄一句話,就把所有的功勞算在了崇禎的身上,大捷的主角瓊海軍故意隻字不提。

但崇禎很吃這一套。在他看來,事情搞砸了都是臣子的過錯,事情做好了都是自己的功勞,聞言大喜:“朕從先帝手中接過江山,日思夜想就是如何抵禦外侮、平定內亂、中興大明,每日兢兢業業,不敢有一刻偷懶,天道酬勤,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他興奮地來回踱步:“斬首兩千級!這是朕即位以來從未有過之大捷,朕要昭告天下!讓天下臣民知道,朕是能夠中興大明的!”

一旁的王承恩也喜極而泣:“陛下日夜操勞,終有撥雲見日的這一天!有一場這樣的大捷,陛下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否則繼續操勞下去,陛下的龍體……”

崇禎打斷了他:“王伴伴,這麼歡喜的時候,幹嗎老提掃興的事情?”

王承恩伸手擦拭眼角的淚水,然後輕輕打了一下臉頰,說道:“是是是,奴婢說錯話了,自己掌嘴。”

崇禎轉頭興奮地問楊嗣昌:“夏天南屢次給朕送來驚喜,真是一名福將,朕是否該賞賜他?”

楊嗣昌適時潑了冷水:“按常理,陛下確實應該封賞。不過,夏天南的地位越高、權柄越重,陛下就越要小心,這種張揚跋扈、目無朝廷的狂徒,將來可能會成尾大不掉之勢,動搖江山社稷,其危害猶勝建奴、流寇!”

崇禎立刻冷靜下來,追問道:“文弱何出此言?”

楊嗣昌順勢就把之前發生在兵部的事情掐頭去尾,修飾一番後告知了崇禎。

“……來龍去脈就是如此。陛下,一個小小的把總就敢硬頂職方司的主事,就連臣到了現場也無法制止,等到其千總趕到後,更是擺出火併的架勢,對兵部、京營都不放在眼裡,可見夏天安南的囂張跋扈已經深入骨髓,上行下效,其手下耳濡目染,纔會如此做。一支軍隊的武將連兵部都不放在眼裡,臣簡直聞所未聞,對兵部不敬,就是朝廷不敬,更是對陛下不敬,這樣無君無父的狂徒,誰知道會不會變成本朝的安祿山?”

安祿山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他與史思明的叛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把夏天南比作安祿山,可謂誅心之言。

“還有這麼回事?”崇禎聞言遲疑起來。瓊海軍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戰鬥力,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強軍,可是事實如果真像楊嗣昌所說,整件事情就要仔細考慮考慮了。

楊嗣昌見崇禎有些猶豫,趁熱打鐵:“聽聞瓊海鎮在南京之時,還曾經與南京的神機營打了一場?這樣無君無父的人,今日能打南京神機營,明日就可以打京師的京營。今日臣親眼所見,懾於瓊海鎮的兇名,京營的人馬到達後,畏手畏腳,連驅散對方都不敢,可想而知,倘若有朝一日夏天南真的在京師行大逆不道之事,京營十數萬人恐怕敢應戰者寥寥無幾……”

一番話頓時勾勒出了一個跋扈、殘暴、心懷叵測的佞臣形象,原本滿心歡喜想要給瓊海鎮和夏天南封賞的崇禎馬上改變了想法,他目光炯炯地問:“文弱此言,可否出自公心?”

楊嗣昌一聽,當即跪下,“臣可對天起誓,與瓊海鎮之前從未打過交道,也沒有任何過節,這番話發自肺腑,完全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

因爲欣賞楊嗣昌的才華,對於他的政治生涯,崇禎是非常瞭解的,每個任命都是他親手安排的,確實和地處南疆的瓊海鎮沒有交集,自然也談不上有過節。既然是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那麼他的觀點是值得相信的。

崇禎親手把楊嗣昌扶起來,安撫道:“文弱的人品,朕是信得過的。既然如此,此事該如何處置?”

楊嗣昌建議:“大捷是陛下勵精圖治的成果,不能埋沒,應該昭告天下,但對於瓊海鎮,含糊帶過即可……”

崇禎躊躇道:“可是仗畢竟是瓊海鎮打的,隻字不提,會不會讓人覺得朕刻薄寡聞?”

“陛下可將夏天南爵位升爲平南侯,讓他得個虛名,就不會計較這些了,天下人自然也不會覺得陛下虧待了有功之臣,對於陛下而言,也是惠而不費之事。”楊嗣昌說,“對於這種軍頭,既要許之以利,又要小心防備,才能拿捏得住。”

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戰(四)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後“分贓”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十章 投名狀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八章 箭與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五百三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七百四十七章 彈劾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
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戰(四)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後“分贓”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十章 投名狀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八章 箭與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五百三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七百四十七章 彈劾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青铜峡市| 普陀区| 怀化市| 漳平市| 南通市| 湘潭市| 辽源市| 华坪县| 吉水县| 沙雅县| 江山市| 阜新| 万载县| 古丈县| 高雄县| 新野县| 乌恰县| 株洲市| 阜康市| 海盐县| 万载县| 磐安县| 仙游县| 柘城县| 长汀县| 双峰县| 莲花县| 无棣县| 临沭县| 五家渠市| 旬阳县| 刚察县| 二手房| 彭水| 灵台县| 文山县| 呼和浩特市| 衡东县| 临西县|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