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

夏天南收到韃子進入青州的邸報時,阿巴泰正在攻打棱堡。瓊海軍的船隊過了珠江口時,正藍旗的大軍已經開始了對棱堡的圍困。

通常的圍城戰,焦急的是守城方,穩坐釣魚臺的是攻城方。被圍困在城池內,時間一長很容易彈盡糧絕,只能固守待援。沒有糧草、沒有援兵的遭遇,對於守軍是一種煎熬,甚至帶來絕望。這種圍城戰例遠的不說,近的就有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

此戰中,皇太極親率五萬大軍,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把大淩河圍得鐵桶一般。而城中糧草不足,三四天就斷糧了,城中將士無不驚恐萬狀,期間守軍數次試探性突圍都被打回來了。皇太極還叫人假扮明軍,演了一次假增援,誘使祖大壽出兵夾擊,結果守軍死傷慘重,以至於一個月後監軍道張春率領的四萬援軍真的到達時,祖大壽難辨真假,不敢出城,按兵不動,坐視援軍被擊潰。此戰歷時四個月,城中該吃的都吃了,不該吃的也吃了,就差吃人了。最後在皇太極的軟硬兼施下,彈盡糧絕的祖大壽被迫出城投降,這一仗也是明清歷史上圍城打援的經典戰例。

阿巴泰之所以選擇了圍城,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大淩河之戰的影響。圍城開始後的第二天,他甚至照貓畫虎,效仿皇太極當年的做法,命人在棱堡四周挖壕溝,以阻止堡內守軍的突圍。

在他預料中本該接近崩潰的守軍將領,此刻卻優哉遊哉地在城牆上看著後金軍隊挖掘壕溝。林偉業點評道:“正好我還要挖條護城河,韃子這麼一來,倒是給我省了不少力氣。”

蘇粗腿笑道:“韃子如果看到堡內滿倉滿谷的糧食,不知會怎麼想?”

林偉業做了個噓的手勢,誇張地說:“可別讓韃子知道,否則他們泄了氣,這壕溝挖了一半不挖了,上哪去找免費的勞力?”

兩人對視一眼,開懷大笑。

林偉業突然想到那些蒙古人,問道:“那些蒙古俘虜你打算怎麼處置?”

蘇粗腿皺眉道:“我也不知道。以前抓了流寇可以送去臨高做屯丁,或者直接補充戰損,可是蒙古人除了騎馬放牧,什麼也不會啊!他們一不會種田,二不會出操走正步,墾荒不行,當步兵也不行,實在有些雞肋。而且他們長期跟隨韃子入寇劫掠我漢人百姓,匪性難改,真編入步兵營,我還擔心把漢人士兵帶壞了。要不是咱們瓊海軍歷來沒有殺俘的習慣,早就一刀砍了,免得浪費糧食。”

林偉業想了想,斟酌著說道:“蒙古人騎術比韃子還強,做步兵用是浪費。他們雖然一身痞氣,但和韃子還是有區別的——韃子是覬覦中原的屠夫,他們不過是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一羣沒有目標的強盜而已。我倒有個建議,你可以把他們馴服,訓練成馬威那樣的偵察兵——你們管這叫斥候或者夜不收對吧?”最後一句話卻是對旁邊的馬威說的。

馬威點點頭,回答道:“我們都叫夜不收,負責刺探敵情、抓舌頭。總兵大人這個主意不錯,蒙古人雖然沒有韃子那樣的勇猛和兇殘,但是騎術和箭術都是一流的,深入敵後抓舌頭有點夠嗆,但是打探消息倒是一把好手。只是他們在草原上野慣了,想要收服他們並不容易。”

“既然大人這麼說,那我就試試。”蘇粗腿答應下來。

林偉業又問:“那些兵你準備關幾天小黑屋?”他說的是攻城時,因爲被驅使充當炮灰的百姓中有親人而不願開槍的士兵。

一提到這些人,蘇粗腿就氣不打一處來。他嚷嚷起來:“老子招募他們當兵,好吃好喝供著,還發給餉銀,都抵得上別處的家丁了,臨上陣了卻給老子當逃兵,差點讓韃子攻破城堡!只打了幾軍棍、關上幾天,真是太便宜了他們,關上十天半個月都是應該的。”

林偉業勸道:“畢竟只是一羣才訓練了幾個月的新兵,沒法跟你這樣根正苗紅的老兵比,要求不要太高了,懲治一番,讓他們知道錯就行了。”

蘇粗腿哼了一聲:“和我們馬嫋村出身的老兵自然是沒法比,就連本地遷移過去的饑民也比不上。那些饑民至少還有感恩之心,從不敢違抗命令。看來招募兵丁不能讓他們過得太順,一上來就給豐厚的餉銀,便養出來一羣富貴兵,得先吃點苦頭。要我說,以後招新兵就直接從流民裡面招,吃過苦的人才會珍惜軍中給他的東西。”

圍城第三天,阿巴泰有些沉不住氣了,派人過來喊話勸降——當年皇太極就是一次一次地勸降,終於說服了祖大壽出城投降,儘管後來祖大壽出爾反爾,詐降後又跑回了遼東,但從大淩河之戰的角度來看,戰爭的結果是完美的。

喊話的是一名牛錄章京。他帶著十幾人來到城下,高聲喊道:“城上面的人聽著,大金饒餘貝勒阿巴泰有令:如果你們願意出城投降,把火器獻給大金,你們殺害我大金勇士的罪名就一筆勾銷,而且人人有賞,跟我們返回遼東,還能封官。”

馬威恍然大悟:“原來是正藍旗的阿巴泰,我就說怎麼有這麼多韃子。”

林偉業問:“這個阿巴泰的名字倒是有些耳熟,他到底是什麼人物,在韃子那邊地位高嗎?”

馬威解釋道:“這個不好說。論血脈,他是老奴的兒子,和皇太極是親兄弟;論爵位官職,他只是個貝勒,其餘的兄弟大多是郡王或者親王了。說他地位高吧,爵位有些低,說他地位低吧,卻又能獨自領軍……”

蘇粗腿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管他貝勒還是親王,反正腦袋被驢踢了纔會投降呢!”他對城下喊道,“去告訴你家主子,有本事就光明正大攻進來,想要我們投降,做夢去吧!”

牛錄章京惱羞成怒,用馬鞭指著他喊道:“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東西,等到你彈盡糧絕的那一天,就是大軍破城之時,到時就算你跪下磕頭求饒,貝勒爺也不會饒你性命,等著瞧吧!”

說完打馬迴轉。

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六百九十四章 周皇后的秘密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一百零七章 茶樓風波(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七)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五百五十八章 島津家屈服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推演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
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六百九十四章 周皇后的秘密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一百零七章 茶樓風波(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七)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五百五十八章 島津家屈服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推演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北宁市| 丽水市| 沾化县| 和平县| 云和县| 稻城县| 体育| 祥云县| 榆社县| 江门市| 霍林郭勒市| 丹东市| 茶陵县| 乾安县| 陆河县| 日喀则市| 太保市| 上虞市| 富阳市| 焉耆| 丹东市| 遂宁市| 绥滨县| 萨嘎县| 常州市| 库伦旗| 三门峡市| 夏河县| 鄂温| 神池县| 平原县| 高雄市| 丹凤县| 晋中市| 三门县| 敦煌市| 杭锦后旗| 中牟县| 黄平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