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

“和我是舊識,主政一方的經驗豐富,還賦閒在家?”夏天南反應很快,立刻想到了,脫口而出,“朱大典?”

“孺子可教!”謝三賓笑呵呵地回答,“正是他。延之(朱大典的字)歷任福建按察副使、布政司右參政、山東巡撫、漕運總督,能理政、能治軍,這樣的人用來開疆拓土、獨當一面再合適不過了。”

夏天南心想,老頭說的還是挺在理。同樣是巡撫出身,孫元化更像是一個技術型官僚,做實事沒的說,但論圓滑老練,遠不如朱大典。如果不是點太背,在剛上任立足未穩之際碰到了高迎祥、張獻忠聯軍侵入鳳陽,也不會丟掉烏紗帽。

“可人家還是有起復機會的,這樣的封疆大吏,會給我做事?”夏天南有點沒信心,忽悠落魄文人他有把握,可是忽悠這樣的重量級前高官,他還真沒有多少信心,畢竟以目前的狀況,他給不了朱大典想要的東西。

謝三賓意味深長地說:“不試試又怎麼知道行不行?”

夏天南將信將疑,說:“可是延之先生老家在金華,與登州相距甚遠,天津那邊轉運百姓的船過不了幾天就要陸續南下,就算現在去找他,往返也來不及啊?”

“呵呵,還真是巧了,延之與我投緣,現在正在登州做客,你想找他,我馬上可以安排你們見面。”

夏天南大喜:“如此最好,我去試試看。”

原來朱大典賦閒在家,閒來無事四處雲遊,他的同窗、同年又多,遍佈各省,自己又不差錢,可以做到脫產旅遊,這一年多來把長江以北轉了個遍,這段日子剛好在謝三賓這裡做客。

在謝三賓的安排下,兩人在巡撫衙門裡再度碰面了。

寒暄一番後,兩人落座。朱大典看著夏天南,感慨萬千。上次兩人在這個地方碰面時,自己還是山東巡撫、平叛大軍的統帥,風頭一時無兩,而那時的夏天南只是一個絞盡腦汁想要在平叛中撈些好處的瓊州參將,不惜行賄拉攏彼此間的關係。

兩年時間過去了,夏天南像坐上火箭一般強勢崛起,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參將,連續幾場硬仗打出了名堂,一步登天,成了邊鎮總兵、左都督、平南侯,還增加了一個大將軍的頭銜,而朱大典卻被革職,成了一介平民,兩人之間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夏天南率先開口切入正題,他抱拳說道:“延之先生,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懇求岳父將您請來,是有事相求。”

朱大典擺擺手,謙虛地回答:“你現在是貴不可及的平南侯、大將軍,老夫只是革職的前任漕運總督,當不起這個‘請’字。”

“延之先生過謙了。”夏天南正色道,“我知道我的請求可能有點不自量力,可是還是想試試,畢竟像您這樣的人才可遇不可求。我現在要遷徙數萬百姓去臺灣墾荒,今後還會源源不斷運人過去,在那邊我打算建立自己的管理體系,代替官府的作用,可是無人主持大局,不知道延之先生能否屈尊……”

朱大典何等精明,一聽這話就知道了夏天南的意思。他沉吟片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平南侯大兵圍困皇城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直接衝進金鑾殿,來一個改天換日?”

夏天南有些驚訝,這話從前任漕運總督的嘴裡說出來,簡直是大逆不道啊!他不知道朱大典的真實用意,想了想,決定照實說:“說實話,當時的情況,進金鑾殿易如反掌,可是又能怎麼樣呢?即便來個承天門之變,改天換日,沒有民心支持、沒有足夠的軍隊控制全國,也只是曇花一現,反倒會因爲中樞大亂,讓西北的流寇和遼東的韃子佔了便宜。趙匡胤的黃袍加身不是誰都能學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否則的話,豈不是隨便哪個阿貓阿狗發動一次兵變就能改朝換代了?”

朱大典連連點頭,讚道:“瓊海軍戰力無雙,來一場承天門之變輕而易舉,在那樣的情況下你還能保持冷靜的頭腦,知道如何取捨,實在難得。老夫多嘴再問一句:以你現在的爵位和官職,加上這個打破常規的大將軍,已經是本朝武將的巔峰,幾無再上升的可能,你爲何不呆在瓊州享福,還要大費周章遷徙百姓去東番島墾荒?別跟我說你是憂國憂民,爲了替聖上分憂。”

夏天南從朱大典的兩個問題中,敏銳地發現了對方的真實意圖。如果說第一個問題是剖析自己的眼光和格局,試探自己能不能抵擋一時的誘惑、以退爲進,做出理智的選擇,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是確認自己有沒有足夠的野心和抱負了。

他笑了起來,直白地回答:“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天下即將大亂,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多做些準備總不會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不對啊,延之先生?”

朱大典也笑了,然後長身而起,走到夏天南面前,拱手高舉,作了個長揖,朗聲說:“金華朱延之,承蒙平南侯不棄,委以重任,必當盡心竭力,做好此事!”

夏天南又驚又喜,站了起來,伸手去扶朱大典,不敢相信地問:“延之先生這是答應了?”

朱大典笑瞇瞇地回答:“然也。不知平南侯將我比作官府何種品級,俸祿幾何?”

夏天南仰天大笑幾聲,然後回答:“我給不了你吏部的印信和官身,但是手底下統領數萬人,將來可能數十萬人,按這人口規模,比起內陸的總督只高不低,便稱爲臺灣總督如何?至於俸祿,你說多少便是多少,我絕不打折扣。”

“臺灣總督?”朱大典笑了笑,“聽起來不錯。看來我這輩子和巡撫、總督的緣分是解不開了啊!”他家境殷實,在任上也積攢了不菲的身家,對於俸祿其實不太在乎,只是調侃而已。真正讓他在乎的,是夏天南給他什麼樣的地位,有沒有足夠的重視和尊重。

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二十章 春宵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
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二十章 春宵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南平市| 常州市| 汕头市| 油尖旺区| 东光县| 罗甸县| 荣成市| 承德县| 石棉县| 行唐县| 宾川县| 定南县| 靖边县| 太康县| 广南县| 翁牛特旗| 江门市| 喜德县| 荥经县| 裕民县| 图木舒克市| 平乐县| 会同县| 迁西县| 天峻县| 云林县| 朔州市| 武夷山市| 宁化县| 扬州市| 七台河市| 辽源市| 广宗县| 双鸭山市| 乌拉特前旗| 温宿县| 石首市| 大连市| 永靖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