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追,必須追。”夏天南神情堅定,“能夠讓不可一世的韃子主動放棄輜重撤退,說明他們已經被咱們打怕了,士氣全無,下次再打就容易了。不能讓他們緩過這個勁兒來,趁他病要他命。”

司馬德也湊上來說:“將軍說得不錯,韃子正是士氣低落之時,而且全軍人疲馬乏,咱們卻還有兩個團沒怎麼打,此消彼長,正是乘勝追擊的大好時機。咱們大費周章,從瓊州府千里迢迢來到這,來一趟也不容易,可不是幾個韃子首級就能滿足的,要是能拿下阿巴泰的首級就好了。”

夏天南說道:“沒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韃子的人口不多,阿巴泰這樣經驗豐富的大將更是屈指可數,搞死一個算一個,如果能夠全殲這支正藍旗的軍隊,斬殺或者擒獲阿巴泰,不說斬斷了皇太極一根手指,至少也是給他狠狠捅了一刀。”他伸手指向北方,“絕不能給反動派喘息的機會,必須迅速將其殲滅,傳令下去,打掃戰場,然後全軍登船,一路向北!”最後這句話,其他人都不知道反動派的含義,唯有林偉業露出了會心的微笑,至於那句氣勢豪邁的詩也只有他們兩人能懂得出處。

魏連橫和黃漢生命人打掃戰場,收攏傷兵,接收後金軍隊丟棄的戰利品和俘虜的百姓,然後來到夏天南面前請示如何處置敵我兩方的屍體和戰利品。

夏天南先肯定了黃漢生的功勞:“漢生今日表現非常英勇,指揮有方,以一團之力擋住了韃子一兩萬大軍,殺敵無數,今日當記首功!”

黃漢生掩飾不住興奮,敬禮道:“謝將軍褒獎,這都是屬下應該做的。”

“至於屍體嘛……”夏天南想了想,“我軍戰死的士兵,千里迢迢運回臨高不現實,根據胸章記錄下番號和姓名,屍首就地火化,然後裝入骨灰盒帶走,標註名字,回到臨高後,統一安葬。我要建一座烈士陵園來安置這些犧牲的烈士,並刻碑紀念,他們的家屬也要按月發給撫卹金——瓊海軍的士兵,就算死了,也要比官兵風光。”

所有人都紛紛說道:“將軍仁厚,將士們九泉之下一定會感謝將軍的。”

“韃子的屍體就不用客氣了。要不是怕引起瘟疫,我都想把他們拋屍荒野,喂豺狼野狗算了。”夏天南說,“找些年輕力壯的百姓,給他們鬆綁,讓他們挖坑把韃子埋了。想必他們在韃子手裡吃了不少苦頭,說不定還有血債,親手埋葬仇人,應該會很賣力吧?”

魏連橫問:“那這些百姓怎麼處置,是放他們各自回家還是……”

夏天南狡黠地笑了笑:“咱們要補充戰損,現成的壯丁送上門怎麼能放過?抽兩個連把這些百姓先送回登州,讓我岳父大人把他們先納入軍籍,等我們班師後再來接收。”

衆人聞言,面面相覷。將軍還真夠腹黑,這麼多百姓,還是本地人,說納入軍籍就納入軍籍了,下手不可謂不狠。

魏連橫是衛所出身,知道底層軍戶對軍籍這層桎梏的憎恨和排斥,他遲疑道:“將軍,這些百姓都是本地人,而且不像之前咱們招納的饑民那樣家破人亡、無家可歸,貿然把他們納入軍籍,成爲軍戶,是不是有些不妥?”

夏天南哼了一聲:“你以爲韃子都是善男信女?抓了這麼多青壯,他們所在的村子人肯定都殺完了,說不定連村子都一把火燒了,不一樣是無家可歸。咱們把他們拉去當兵,是給他們找條活路,免得餓死。再說我們北上打韃子,也不知道來回需要多久,如果不給他們變成軍戶圈起來,人都跑光了怎麼辦?等回來後,再把他們轉爲營兵,和咱們的兵一樣吃餉就是。”

明代的軍戶是世襲的,未經準許不得脫籍,也不能經商或者從事其他職業,設計之初是爲了給國家儲備兵源,到了明末已經成了禁錮軍戶的緊箍咒,軍戶成了種地的叫花子,衛所也衰敗不堪,毫無戰鬥力可言,完全失去了當初的意義。夏天南把這些人臨時轉爲軍戶,就能以官府的名義看管,禁止逃脫。

聽了這樣的安排,魏連橫覺得不失爲一個穩妥的辦法,便不再勸阻。

黃漢生想的卻是另一個角度:“一個連押運這些百姓,是不是太少了點?粗略一數,這些百姓小一萬人呢,而且大多是青壯……”

夏天南手一揮:“簡單,等埋完了韃子,再用繩子捆上,像現在一樣連成一長串就是,一個荷槍實彈的士兵,看守百八十個人都沒問題。誰敢出幺蛾子,或者想逃跑,就以韃子細作的名義當場擊斃!”

黃漢生頭一縮,這麼一來,誰都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的,一個連押運近兩萬人似乎也是可行的。

安排妥當,魏連橫和黃漢生正準備下去指揮火化自己人、掩埋韃子,司馬德開口道:“且慢,將軍,韃子的屍首全都埋了太可惜,不如把首級砍下來,送往京城領功。”

夏天南有些不解,“我殺這些韃子又不是爲了崇禎……再說才封了伯爵,還賞了個一品誥命,都還熱乎著呢,崇禎也不可能這麼短的時間再給我什麼封賞了吧?”

司馬德勸道:“將軍明鑑,正因爲殺韃子不是爲了皇帝,才更要這些功勞。首級送往京城,皇帝給不給封賞,給什麼封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朝廷之手把將軍的功績佈告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將軍敢與韃子正面對戰,而且能斬殺數千真韃。這樣一來,將軍善戰的威名和抵禦韃子的口碑就深入人心了……”

夏天南動心了,這話說得不錯,通過朝廷的渠道,展示自己能征善戰的一面,同時樹立自己勇於抗擊韃子的正面形象,如果再厚顏無恥一些,買通一些文人歌功頌德,一個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英雄就呼之欲出了,這就是爲將來問鼎天下收買人心了。

他沒怎麼猶豫,就同意了司馬德的提議。“司馬先生說得有道理,就這麼辦,把韃子首級都砍下來硝制保存,送往京城。”

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六百六十七章 多爾袞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艦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艦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瓊州營的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七百六十章 引狼入室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
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六百六十七章 多爾袞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艦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艦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瓊州營的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七百六十章 引狼入室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朔州市| 曲周县| 九龙县| 青神县| 英德市| 石棉县| 芜湖市| 嘉鱼县| 环江| 垦利县| 龙江县| 应城市| 昭觉县| 金溪县| 永泰县| 宝鸡市| 尤溪县| 田林县| 临泉县| 水富县| 孟州市| 西盟| 康乐县| 社旗县| 余庆县| 永登县| 平潭县| 婺源县| 洛阳市| 汉阴县| 聂拉木县| 长顺县| 慈溪市| 鹤峰县| 巩留县| 孝义市| 泉州市| 调兵山市| 曲麻莱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