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

時間切換到崇禎自縊前的幾個時辰,內城攻破之前的夜晚,駐紮在北京阜成門外的李自成大本營徹夜燈火通明,大順軍將領都幾乎徹夜未眠。不僅僅是因爲即將攻入京城的核心區域,還因爲宋獻策提出了稱帝的建議。

相比於原本歷史上的稱帝,宋獻策的這個建議稍顯倉促。原來的歷史上,李自成厚積薄發,從河南轉戰返回陝西,數次擊敗官兵,攻佔了陝西全境,在西安稱帝,建立了系統的政權機構,再攻陷山西,有了相對穩固的地盤和根基後才進攻京城。而這次入京,背後的推手是瓊海軍,從提供火器、藥材等軍需物資,到暗中阻擋關寧軍、牽制清軍南下,創造了一個對大順軍極爲有利的局面,同時也掩蓋了大順軍起兵倉促、根基薄弱的缺陷,與崇禎十七年的稱帝比較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沿途的順利讓所有人都選擇性忽視了這些缺陷,眼中只有稱帝帶來的好處,所以沒人指出宋獻策的建議倉促,反而異口同聲贊成。衆將領追隨李自成從陝西、河南一路打到京城,等待的就是這一天,人人都想得到從龍之功,在新朝中最大限度地爭取好處。

設於官府衙署的大營中燈火通明,李自成志得意滿地坐在上首,聽宋獻策發言。

“……破城在即,順王當順應天意,建立新朝,國號大順,以便名正言順接管京城……”

李自成笑道:“國號大順,倒也使得,不過得有年號吧?歷朝歷代皇帝都有年號的。”

宋獻策早有腹案,從容道:“可改元永昌,廢除崇禎年號。另外,順王稱帝后,自稱也要改,得稱‘孤’,等到正式駐蹕紫禁城,舉行登基大典之後,就要稱‘朕’,以正視聽。”

李自成聽到這個“朕”字,聯想到坐上龍椅之後,文武百官都向他三跪九叩,山呼萬歲的情景,不禁露出了微笑。

“大順軍上下都是些大老粗,哪裡懂得這些?幸好有宋先生在。”

宋獻策謙虛道:“學生不過是爲大順的基業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劉宗敏眼珠子一轉,舉拳高呼:“既然順王要當皇帝了,大夥兒都知道該如何做吧?”他第一個跪下,高聲喊道:“臣劉宗敏見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他不懂禮儀,只是按照戲文中演的依葫蘆畫瓢,措辭有些不倫不類,不過包括李自成在內大順軍諸人,誰也不懂,也沒人注意這些紕漏。

其餘將領反應過來,忙不迭跪下,亂哄哄地跟著山呼萬歲。

李自成哈哈大笑,說道:“都是自家兄弟,江山是額的,也是衆兄弟的……”眼角瞥到宋獻策微微搖頭,醒悟過來,改口道,“孤登基後,一定不會虧待諸位兄弟。”

一邊說,一邊雙手虛擡,想要讓衆人起身,卻不知道該怎麼說,求助地望著宋獻策。

宋獻策張口無聲地說了幾個字,李自成從口型中猜到了,連忙說:“平身!”

諸人知道這個詞的意思,立刻站了起來,個個面帶得色,小聲議論著自己會有什麼官職。

既然打算稱帝,年號也定下來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攻破內城、進入紫禁城之後的安排了。在宋獻策的建議下,李自成命令劉宗敏帶人進入紫禁城清宮,搜捕崇禎在內的皇族,力求將皇室血脈一網打盡,以免有漏網之魚,同時安排人手進城後維持軍紀、宣讀大順皇帝的詔書,讓官員和百姓歸心。

按宋獻策的說法,在外城劫掠也就算了,既然打算稱帝,京城就是自己的基業,進入內城後,收買人心比劫掠更重要,李自成深以爲然。

次日黎明,也就是崇禎九年的大年三十,在大順軍的炮聲中,內城九門忽然全部打開,攻守雙方像是商量好一般,在守軍停止抵抗後,大順軍整隊整隊的入城。掌管御馬監禁軍的曹化淳在阜成門恭恭敬敬地迎接,其餘負責內城防禦的太監和將領都站在他的身後。

爲了這一刻,曹化淳與掌握兵權的太監和京營將領早已秘密商議了好幾天。他們覺得內城肯定守不住,與其玉石俱焚,還不如臨陣倒戈,更換門庭,反正崇禎已經無力迴天,改朝換代已成定局。在昨天,他們已經派人到外城與大順軍取得聯繫,達成了默契,守城只是做做樣子,並沒有下力氣死守,給世人一個“力戰不敵”的印象,到了預定的時間就打開城門,放大順軍進來。崇禎如果知道心腹的太監背叛了自己,恐怕會氣得吐血,不過城門大開時,他已經到了煤山上準備自縊,這一切已經看不見聽不到了,倒也落個眼不見爲淨。

在城門剛打開時候,西城上有的守城軍民不知太監頭兒們的密謀,看見大順軍就要進城,一時陷於恐怖,紛紛從城上滾下逃命,住在阜成門附近的百姓有許多人攜帶包袱,扶老攜幼,紛紛向他們認爲比較安全的地方奔跑。亂了一陣,大順軍從各城門整隊入城,另有從正陽門入城的一支騎兵,大約有一千人,俱是白帽青衣,外穿綿甲,揹著弓箭,進城後分爲數隊,拿著令旗、令箭,一邊疾速前進,一邊呼叫:

“大順朝永昌皇帝有命,率大軍來安汝百姓,勿得驚惶。爾等須用黃紙寫‘順民’二字粘於帽上,並粘門首!”

北京畢竟經過遼、金、元、明四朝,幾百年在皇帝輦轂之下,是一個政治城市,政治敏感性很高。百姓們經歷了最初的慌亂後,知道李自成將要進城,還要稱帝,爲了自保,臨大街的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地在大門外擺設香案,供著黃紙牌位,用恭楷寫著:“永昌皇爺萬歲萬萬歲”,或將大順皇爺寫做“大順皇帝”,也有誤寫爲“順天皇爺”。出門打探消息的百姓,便用黃紙寫“順民”二字,粘在帽上。

在大順軍入城的混亂和觀望中,方正化與黃龍帶著一羣人,趕在大軍到達皇城之前,從玄武門奔向首輔溫體仁的府邸。這羣人中間,夾著一個神色慌張、身穿太監衣帽的年輕人,衣著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分外顯眼。

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九百零五章 新武器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九成戰死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五十七章 鄉勇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二十四章 人市
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九百零五章 新武器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九成戰死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五十七章 鄉勇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二十四章 人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长海县| 桦甸市| 木里| 乐都县| 恩平市| 凌源市| 滨州市| 遵义县| 九台市| 农安县| 唐河县| 防城港市| 抚远县| 得荣县| 绍兴市| 自治县| 南宫市| 烟台市| 德安县| 宁乡县| 特克斯县| 涟水县| 怀宁县| 临武县| 儋州市| 吉首市| 湖南省| 巩义市| 余姚市| 刚察县| 纳雍县| 乐清市| 龙泉市| 邯郸县| 勐海县| 崇仁县| 都匀市| 新余市| 兴海县| 浦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