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

林偉業咂摸了半天,纔回過味來:“我擦,你這不是佔山爲王,國中之國了嗎?欺負朝廷在臺灣沒有設官府,自己弄些人過去自立門戶?”

夏天南佯裝不滿地說:“怎麼能這麼說呢?我替朝廷趕走了紅毛和西班牙人,還移民墾荒,這是爲大明開疆拓土啊!”

“額……你就裝吧!”林偉業早就看透了這位好基友的臉厚心黑,一肚子壞水還要裝大義凜然。

司馬德聽了夏天南的話眼睛一亮,讚道:“將軍說的對極了。無官府之名,卻有官府之實,這樣確實能吸引很多不得志的讀書人出海博個前程。”

封建王朝的科舉之路比現在的高考更艱難,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千千萬萬讀書人中,能夠考中舉人的算是鳳毛麟角,能夠高中進士、金榜題名更是萬里挑一,通過科舉做官的比例非常低,各級考試刷下來的人數不勝數。很多人通過正常渠道做官無望,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條件的就進國子監,沒條件的就只能通過舉薦和銓選等途徑做雜流官了,但是基本上沒有上升的可能。

即便如此,還是很多一輩子連舉人甚至生員都考不上、連雜流官都混不上的讀書人,家境殷實的還好,家境不好的可能連飯都吃不上了,所謂窮酸秀才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如果這個時候,給他們一個機會,可以漂洋過海去“做官”,相信很多人都願意去試試。

一邊走一邊聊,很快就到了天津衛。

天津衛指揮使徐忠早就得知了消息,緊趕慢趕過來迎接,恭敬地請安:“下官恭迎平南伯凱旋而歸!”

潘達跳出來糾正:“徐指揮使,你錯了,現在是平南侯了,不是平南伯,而且他老人家現在封大將軍、加太子少傅、擢左都督,上了幾個等級了!”

“潘……潘大人?”徐忠目瞪口呆看著潘達,驚訝地說不出話來。韃子大軍經過天津衛時,潘達暗地裡陰夏天南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糧倉被付之一炬更是驚動了整個天津衛,這兩人應該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纔對啊,怎麼關係這麼密切?而且看起來,科道言官出身、一向對武官不屑一顧的潘達居然以屬下的姿態自居,到底是怎麼回事?

潘達看出了他的疑惑,哼了一聲,說:“本官曾受奸人蠱惑,得罪過平南侯,不過他老人家大人不記小人過,宰相肚裡能撐船,以前的事已經翻篇了,現在我已經不是天津兵備道了,而是給平南侯辦差。”

徐忠有些頭暈,事情的發展轉折有些瘋狂,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範疇,這還是他認識了幾年的潘達嗎?而且一個兵備道放棄這份很有“錢途”的職位,去給一個武將跑腿,這不科學啊!他幾乎就要脫口而出,問個究竟,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不過多年的官場生涯告訴他,在體制內混,不該好奇的就不要好奇,不該打聽的就不要打聽,你永遠不知道事情的背後有怎樣的黑幕,很多時候,知道的東西越少越好。他忍住了衝動,重新見禮:“下官見過平南侯!”

夏天南笑瞇瞇地回答:“大家都是熟人了,不要這麼見外。潘達的話,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那些虛銜只是身外之物而已。”

徐忠恭敬地回答:“下官知道了。”心裡卻翻江倒海,這逼裝的,我給滿分!

從天津到京城一個來回,纔不到十天的功夫,這位爺的爵位和職銜都換了一個遍,而且這個大將軍的頭銜更是從未聽說過,不明覺厲。光從爵位和職銜來說,夏天南儼然已經是當今天子即位以來武將第一人,莫說崇禎朝了,就算天啓、泰昌兩朝加起來也沒出過這麼牛叉的人物。可是人家來了一句輕飄飄的“虛銜只是身外之物”,這讓世襲衛指揮使、永遠沒有晉升機會的他情何以堪?

夏天南並不知道徐忠的心思,他現在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安置十萬百姓,如何在臺灣建立基層政權,而做好這些的前提就是穩妥地把十萬人從天津送出海。他對徐忠說:“徐指揮使,大家這麼熟了,我也不跟你客氣,有事要請你幫忙……”

徐忠連忙說:“請平南侯吩咐便是,下官一定盡力。”

“我要運送大批百姓從天津出海,送往臺灣墾荒,前後要分很多批,耗費時間有點長,還要請要你大力配合……”

天津衛雖然設了一些衙署,但本質上還是一個以軍事功能爲主的衛城,說話管用的還是衛指揮使、兵備道等人,所以大批百姓過境,必須要這些地頭蛇配合。而潘達的命運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折之後,兵備道衙門暫時無主,天津衛唯一的話事人就是徐忠了。

徐忠受寵若驚,點頭哈腰地應下來:“平南侯說哪裡話,只要用得著下官,自然盡心竭力,擔不起一個‘請’字。”不過這個臺灣是什麼地方,他一時想不起來,“只是這‘臺灣’下官不曾聽說,莫非是泰西海外之地?”

夏天南拍了一下頭,忘記了這個時候不叫臺灣了。他解釋道:“就是東番島!”

“原來如此。”徐忠恍然大悟,“請平南侯放心,我立馬去召集部下,協助貴部。”

史無前例的大遷徙開始了,一次性走海路運送這麼多人,在歷史上都沒有先例,當年鄭芝龍從福建移民也沒有這麼大的規模。在夏天南的指揮棒下,瓊海軍、天津衛都運轉了起來,投入了這場移民大行動。

小小的衛城容納不下這麼多百姓,於是瓊海軍在城外搭建了臨時的窩棚,供百姓臨時棲息。大隊的士兵分佈在外圍,荷槍實彈,晚上燈火通明、徹夜不息,防止百姓徹夜逃跑。

潘達從暫時無主的兵備道衙門挖來了自己的老下屬,會同瓊海軍的人一起,坐鎮城門處,搖身一變,成了“移民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安排移民分批進港登船。

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推演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四百八十章 董小宛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九百零七章 自己的班底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
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推演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四百八十章 董小宛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九百零七章 自己的班底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謝文君的心思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玛纳斯县| 奎屯市| 灵璧县| 凌海市| 邹城市| 涟水县| 霍邱县| 吐鲁番市| 清涧县| 长沙县| 石楼县| 新津县| 石棉县| 桐城市| 永仁县| 逊克县| 曲松县| 舞阳县| 连南| 湟中县| 海盐县| 贺州市| 石河子市| 睢宁县| 政和县| 罗定市| 大新县| 建始县| 闽清县| 砀山县| 阿尔山市| 武夷山市| 文成县| 蒙阴县| 广州市| 右玉县| 广灵县| 绥德县| 资兴市|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