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

“不給安家費和耕牛暫且不論,不免賦稅的話,會不會壓力太大啊?”夏天南猶豫道,“剛墾荒時基本沒有產出,還繳納賦稅,不是要逼死他們嗎?”

“侯爺多慮了。”潘達解釋道,“可以緩交嘛,先讓他們欠著。這樣一來,他們就像驢子拉磨,只能拼命轉圈不能停下,自然沒精力琢磨其他事了。”

夏天南還是有些猶豫,問:“前面來的饑民都有兩年免賦的優待,後面來的這些沒有了,會不會心裡不平衡?”

“就是要造成這種差異,讓先來的有優越感,後來的羨慕,隔閡自然形成。要不然十幾萬人一個鼻孔出氣,對於侯爺可不是個好消息……”

夏天南等人都悟出了話中的意思。以前只有幾萬人的時候,還看不出什麼問題,如果一下子增加了十萬人,遠遠嘗過了臨高的原住民,甚至是澄邁等三縣的人口總和,那麼移民和當地土著的矛盾就無法避免,當地人會認爲移民搶佔了自己的生存空間,移民會則有人數上的心理優勢,勢必會產生摩擦甚至衝突。而移民之間有共同的利益,就很容易團結起來與當地人對抗,引發社會的動亂。與其事後用軍隊鎮壓,不如分化瓦解移民羣體,把矛盾扼殺在萌芽狀態。

“恩,未雨綢繆,有想法。”夏天南贊同道,“打亂村落、宗族的紐帶聯繫,然後以差異化待遇造成老移民和新移民的隔閡,就算移民人數再多,也不會出現有組織的鬧事,零星的騷亂也容易打壓,治理起來就容易多了。”

司馬德也說:“將軍說的不錯。大明的百姓但凡有口飯吃,就不會造反。在咱們的治下日子過得比在大陸好得多,只要把他們打散打亂,沒有了串通勾連、聚衆鬧事的土壤,移民們就會安安分分各過各的小日子。”

潘達受到肯定後,精神大振,繼續說:“至於侯爺擔心這些百姓會不會願意去瓊州,這個完全不是問題。如果不是侯爺出手解救,他們的下場就是去遼東給韃子做包衣,地位還不如豬狗牛羊等牲畜,現在有機會重新做個太平百姓,誰還敢聒噪,幾鞭子下去自然就老實了。如果侯爺心善,不忍心做這些事,儘管交給下官,下官來做這個惡人。”

夏天南連連點頭,一個團體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潘達這樣的典型官吏,彈壓起百姓很有一套,這些事做起來得心應手,正是自己所缺乏的人才。

他答應了潘達的請求,說:“移民的事,由司馬先生爲主,你負責輔助。只要做好了這件事,不管你以前幹過什麼,全都一筆勾銷,以後我這裡就有你的一席之地。”

潘達大喜過望,磕了一個頭:“多謝侯爺不計前嫌,下官一定用心辦差。”

司馬德說:“既然說到了移民的事,屬下得提醒下將軍,臨高、澄邁、儋州三縣已經沒有多少空地了。如果再來十萬人,就要往瓊州以南發展了。”

一旁一直沒說話的林偉業提醒:“瓊州島是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形,中部是五指山脈,適合大規模種植水稻的平原地區除了臨高等三縣,就是文昌、萬縣等地方了,三亞——也就是崖州那邊就別想了,三面環山,南面靠海,港灣太多。眼下沒有精細化耕種的條件,在現有的粗放式耕種模式下,畝產量很有限,能夠養活的人比例較低,十萬外來人口加上本地土著,文昌等地農業人口就會達到甚至超過飽和狀態……”

兩人搭檔了五年了,夏天南知道一旦林偉業進入人型電腦模式,就會有比較重要的提議。他沒有插嘴,等著林偉業的結論。

果然,林偉業最終得出結論:“十萬人如果全都遷移到文昌、萬縣等地,不僅擠壓了本地土著的生存空間,這些移民也會過的很艱難,以後的移民就更加無處可去,所以,是時候開發臺灣了。”

“開發臺灣?”

“正是。”林偉業分析,“瓊州再如何地廣人稀,本地終究有這麼多漢人,加上黎人,移民墾荒的潛力不如臺灣。如果你打算以山東爲跳板,今後繼續大量移民的話,開發臺灣勢在必行。”

夏天南想了想,林偉業說得有道理,現在的瓊州還不是後世的海南省,很多地方沒有開發,十來個州縣裡適合居住並可以大規模種植水稻的也就一半左右,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合適的耕地都在本地人手裡,可供開荒的範圍有限。而臺灣就不一樣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被趕跑之後,整個島上除了少量停留只會狩獵的原住民,全都是可以墾荒的地方,潛力巨大。

“這主意不錯。”夏天南原則上表示同意,“以前沒把開發臺灣提上日程,一來沒有這個精力,二來缺乏足夠的人手來管理。現在咱們將要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期,暫時沒有大的戰事,有精力做這事了,而且招納人手也有了官方的名義,這件事是可以考慮做起來了。”

他來回踱步,一邊思考一邊說:“咱們不是先去山東嗎?就在山東以遷徙百姓去臺灣墾荒的名義招聘人手,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就可以來應聘,作爲臺灣移民的管理人員,按照官府的品級確定政治待遇,至於經濟待遇嘛,參照咱們這邊工廠管事的水準發放月奉。”

林偉業有些困惑:“工資咱們能保證高標準高待遇,可是所謂政治待遇你怎麼保證?雖然皇帝封了你一個大將軍,但是聖旨上寫的是主持三省軍務,協管政務,沒說你可以封官啊,自己都是打擦邊球,又怎麼給人正式編制,你以爲你是吏部尚書?”

夏天南笑著點了點他,回答:“思想可以解放一些,腦子可以靈活一些,不要固守成規。臺灣那地方天高皇帝遠,當地也沒有官府,什麼都是咱們說了算,要印章咱們可以刻,要官服咱們可以做,要月奉咱們給發,手底下還有成千上萬百姓管轄,有錢有人,威風八面,除了不能在朝廷的官吏體制裡晉升,沒法調到其他州府做官,和正兒八經的官府還有什麼區別嗎?”

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三十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四百八十章 董小宛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逃離登州(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八百章 手雷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
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三十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四百八十章 董小宛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逃離登州(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八百章 手雷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东县| 涡阳县| 宾川县| 加查县| 巴南区| 海原县| 隆昌县| 榆社县| 随州市| 耿马| 三穗县| 綦江县| 商水县| 垣曲县| 博兴县| 巴楚县| 余江县| 保山市| 苏州市| 昭平县| 肃宁县| 岳阳市| 仲巴县| 潢川县| 洛隆县| 景东| 肃宁县| 聂拉木县| 青海省| 台南市| 嵊州市| 兴义市| 台东市| 峨眉山市| 涞源县| 沧源| 渭南市| 应城市| 乐山市| 嘉荫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