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

確定好工匠們的職責後,造船廠就在查爾斯的指導下安放了龍骨。龍骨被放置在船塢的龍骨墩上,艏柱和艉柱被鑲嵌於龍骨的兩端,這是件非常繁重的工作,調樓村遷來的男女老少們都齊齊上陣。好在他們經常接觸這些活計,倒也能充任臨時勞力。

接下來就是將船底肋骨橫向安置在龍骨上,內龍骨則沿著龍骨置於底肋骨上,底肋骨除了兩端之外都是筆直的。兩端的木材開始彎曲,也就是向上翹起。復肋材與船底肋骨緊接在一起。這些都是彎曲的或者弧形的肋材,構成了帆船的曲邊。

所有的肋材被安裝的非常緊湊,而且在船的中間部分和靠近桅桿的地方是雙層的——這這裡會受到巨大的應變力作用。沉重的厚壓板水平排列在肋材的內側,支撐住甲板樑的兩端。桅桿孔有加固板,用的是結實的檀木,垂直插穿插在甲板樑之間,用來支撐桅桿,而桅桿的根部則豎立在內龍骨之上。這個框架進一步與大梁樑後的直立肋材、穿樑肋材及樑後水平肋材夾固在一起。

建造過程中,船體四周搭起腳手架用來方便船匠施工,外殼的板固定在船肋材上,爲了防止漏水,用大量的木棉作爲填絮——這種天然纖維幾乎不進水,浮力很大,而且島上到處都有,取之不盡。

所有的接縫都按照中國式的捻縫方式,用桐油、麻絲和蠣殼灰混合的填料密封——這些中國式的造船技術自然是林一山等人的功勞。

夏天南詢問最快什麼時候能造出戰艦,查爾斯告訴他,建造一艘戰艦分爲兩個階段,首先木材要乾燥,水分降低到20%以下,可能需要好幾年時間自然乾燥,當然現在因爲有了現成的木材,暫時省去了這個步驟,不過木材用完後,以後造船必須要讓木材自然乾燥。

到了第二個階段,造船的時間也快不起來,原因是船型是一個曲線,而這種曲線是木材長不出來的,所以造船的時候,木材需要被各種彎曲,而木材本身對應這種彎曲是有反彈的。這種應力需要依靠時間來抵銷,也就是所謂的自然時效。皇家海軍建造的戰艦,從準備木材到建成下水,一般是3-5年,這樣造出的船,只要定期進入幹船塢維護,服役半個世紀都沒問題。

三五年?夏天南臉都綠了。按這個速度,不等自己組建出一隻艦隊,大明朝都被後金改朝換代了。

林一山看出了東家的心思,建議道:“其實也不必那麼長時間。等木材幹燥速度慢,可以造一個烘房,以熱風烘乾,十天半個月就能用;至於造船時木材彎曲的問題,可以用鐵釘加固強行彎曲,就能加快進度,慢則一年,快則半年就能下水。只要定期精心養護,壽命雖然達不到五六十年,十年八年還是沒問題的。”

查爾斯對於這種犧牲使用壽命加快進度的做法很不感冒,忍不住反駁:“我無法認同你的做法,這樣會極度縮減船隻的使用壽命。一艘價值上萬英鎊的戰艦最多十年就報廢,我的上帝,這是多麼可怕的行爲!”

夏天南權衡了一番,雖然林一山的方法浪費了一點,但是眼下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省錢,而是搶時間。儘快造出艦隊和商船投入海上貿易,帶來的鉅額收入可以抵消這種浪費。於是拍板按林一山的方法做。查爾斯雖然有異議,但是老闆都發話了,也就只能接受。

從船廠回到胡家莊後,夏天南叫來劉全。

“把我們在澄邁和斬腳峒打仗的消息通知縣衙,記得要透露澄邁縣令搶奪功勞的事實,另外要想辦法讓他們相信我們準備造船出海,只會埋頭賺錢,沒有造反的念頭。”

劉全答應下來:“屬下盡力而爲。”

臨高縣衙內,錢師爺正在憂心忡忡地向吳縣令稟報打探來的消息。據他所知,夏天南率領“鄉勇”進攻圍困澄邁縣城的斬腳峒,大勝而歸。

“這個消息是否屬實?會不會是那個夏天南故意散播消息,自吹自擂?從澄邁縣衙傳來的消息可是林三峰帶領本縣巡檢和鄉勇,出城力戰,才擊潰了亂民,聽說知府大人不僅不會追究他責任,反而要褒獎他。”

錢師爺冷靜分析道:“東主,如果真如林三峰所言,那麼爲何會被圍困半月之久?爲何偏偏在夏天南到達之際就出城力戰,擊潰亂民?澄邁縣能湊起來的不過一兩百人,其餘都是民間鄉勇,守城尚可,出城野戰之說簡直荒謬可笑。那斬腳峒就算沒有兩千人,千兒八百總是有的,而且都是常年征戰的老兵,豈是幾百鄉勇就能擊退的?”

吳明晉悚然:“這麼說來……”他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但是話到嘴邊,不敢說出來。

“定是澄邁縣爲了開脫罪責,張冠李戴把功勞當成自己的上報府城。而夏天南確實有這個實力,輕鬆擊敗斬腳峒!”錢師爺替他把話說了出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推測無限接近真相。

兩人都知道官場上那點破事,冒功這種事情在大明官場稀鬆平常,而根據林三峰歷來的口碑,這種可能相當之大。那麼問題來了,自己治下出現了一支戰力異常強悍的隊伍,雖然名爲“鄉勇”,但是用屁股想都知道,這隻隊伍不會聽縣衙的指揮。

錢師爺繼續曝料,進一步考驗吳明晉脆弱的神經,“據學生多方打探得知,他們還配有鳥銃,比官兵的製作更精良、更犀利,只怕官兵也未必打的過……”

吳明晉捂住自己的左胸,仰倒在椅子上,“這可如何是好,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戰力,若是有不軌之心,就憑縣衙十幾個衙役,如何抵擋?到了那時,本縣不僅烏紗帽難保,恐怕性命也堪憂!”

“這夏天南麾下甚爲悍勇,但說到起兵造反行不軌之事,倒也未必,東主也不必過於擔心。”錢師爺倒沒有這麼悲觀,“如果有這個心思,他手下三百精銳,隨便裹挾一些無知愚夫愚婦,除非從兩廣出兵圍剿,否則整個瓊州府怕是任他縱橫,官兵都無法抵擋,又何苦窩在臨高這彈丸之地。”

“當下東主要做的,就是以靜制動,察其言觀其行,再做打算。”錢師爺最後總結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戰(三)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十八章 擴張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第六百章 戰俘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戰(三)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十八章 擴張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第六百章 戰俘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双鸭山市| 安泽县| 岑巩县| 武冈市| 广宗县| 武隆县| 若羌县| 德清县| 双城市| 商水县| 陆川县| 巫溪县| 原阳县| 江永县| 新昌县| 宿州市| 崇文区| 灵丘县| 金昌市| 科技| 长汀县| 冷水江市| 隆化县| 皋兰县| 浙江省| 平谷区| 曲阜市| 通渭县| 汪清县| 陕西省| 鄂伦春自治旗| 叙永县| 本溪| 迁西县| 柘荣县| 宾阳县| 什邡市| 越西县| 淮北市|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