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

趙越的話句句在理,秦師爺竟無言以對。秦秉嚴聽得出了一身冷汗,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都沒想明白,還糾結於文武之分,差點鑄成大錯。

趙越繼續勸說:“府臺,名聲固然重要,命都沒了,名聲又值幾個錢?眼下看來,這夏天南無人可制,整個廣東官場都忌憚他幾分,前任總督都因他被貶,您區區一個知府赴宴,又有誰能說您的不是?”

秦秉嚴遲疑道:“真的無妨?”被趙越這麼一說,他心中的羞恥感減輕了不少,只想找個臺階下。

趙越看看左右,除了秦師爺之外沒有其他人,湊近小聲說道:“您可知山東前登萊巡撫孫元化孫大人?”

“這個知道啊,孫大人在登州編練新軍,鑄造紅夷大炮,素有能臣之稱,可惜邸報上說歿於遼東叛軍之手。”

趙越神秘一笑:“卑職聽坊間傳言:孫大人沒死,如今在夏天南賬下效力。”

秦秉嚴震驚了,文官被作亂的武將砍了腦袋不稀奇,可是文官甘願爲武將效力則聞所未聞,更別提孫元化這樣的一方大員——雖然是已經被革職的前巡撫。

“不可能,孫大人就算沒死,怎麼可能爲這樣一介武夫賣命?簡直瘋了……”秦秉嚴連連搖頭,也不知說聽信傳言的趙越瘋了還是孫元化瘋了。

趙越嘆道:“孫大人畢竟是被朝廷革職,本該押解往京城治罪,一個被革職的罪臣,不出意外的話,下場無非是菜市口引頸就戮,人頭落地而已。所以,爲了保住他的性命,瓊州營上下都隱瞞了有關他的消息,府臺當然不知道。下官也是從坊間傳言聽來的,尚未經證實,姑且這麼一說,府臺也姑且這麼一聽。”

秦秉嚴口中說不信,可是心裡卻信了個七七八八:按照瓊州營一貫的作風,殺個縣令眼睛都不會眨一下,劫持一個被革職的朝廷大員也不足爲奇。而孫元化一個將死之人,遭到這麼大的打擊後性情大變、隱姓埋名爲一個武將效力也不是不可能。

“孫大人那麼大的官,就算被革職了,資歷和名聲也遠在府臺你之上,難道他這樣的人就不愛惜羽毛嗎?”趙越提醒自己這位上司兼同門,“識時務者爲俊傑,順從瓊州營纔是正道,何苦守著那點名聲口碑,難不成要把性命也搭上去?就算本朝文貴武賤,可是在瓊州完全相反,赴個宴不會聲名掃地的。更何況……”

“更何況什麼?”秦秉嚴緊張地問道。

“夏天南與新任巡撫慕大人交好,慕撫臺對其言聽計從,僅憑這一點,就能決定瓊州府上下大小官員的命運。府臺,您說您去還是不去呢?”夏天南搭上了慕天顏的線,這是瓊州營內部人盡皆知的事情,知府衙門也有所耳聞,至於言聽計從則是趙越自行腦補出來的。

秦秉嚴思來想去,覺得趙越說的沒錯,眼下這個夏天南確實是個無解的存在,來武的不行,來文的也不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儘量不去得罪他,只能希望這個瘟神早日移防別處,換個地方做武將了。

他嘆了口氣:“正如子昂(趙越的字)所言,這場鴻門宴不去不行了……”

秦師爺眼珠子咕嚕咕嚕轉了幾下,心生一計,說道:“學生思慮不周,還是趙大人想的明白,這喜宴倒是該去。不過派什麼人去就有個講究了……”

秦秉嚴如同落水之人撈到了救命稻草,趕緊問道:“有什麼講究?”

“不去就是得罪那個煞神,可是東翁親自赴宴也不行,就算向這武夫服個軟,與一干知縣同桌又成何體統?”

秦秉嚴連連點頭,這個倒是他忽略了。據說瓊州營除了邀請他,還邀請了臨高、儋州、澄邁三縣的知縣。官場最注重上下等級之分,比起向夏天南服軟,讓他和手下那羣七品知縣同桌更難受。

秦師爺看了一眼趙越,對秦秉嚴建議道:“不如讓趙大人作爲瓊州府衙的代表赴宴,這樣既保住了東翁的顏面,也不至於得罪瓊州營那位煞神。”

秦秉嚴眼睛一亮,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案,趙越身爲瓊州府同知,身份不低,夠資格代表他本人赴宴。他看向趙越,滿懷期待:“子昂,那就由你代我赴宴,如何?”

趙越心中已經把秦師爺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個遍,老子也是堂堂正五品同知,怕你家東主丟份,就要把我推入火坑?但是秦秉嚴身爲上官,又是科場同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無法拒絕他的要求,當下只能硬著頭皮答應:“敢不從命。”

臨近新年,往常這時都是家家戶戶忙著購置年貨的時候,以前窮的時候都要想法子割兩斤肉沽一壺酒,現在因爲瓊州營崛起的關係,整個臨高縣的人均收入水平上漲了一大截,更要過個熱鬧年了。但是因爲瓊州營要給林偉業辦婚宴的緣故,老百姓關注的重點已經不是過年了,而是年前的這場婚宴。

按說一個武將大婚都不關平頭百姓啥事,何況林偉業還不是瓊州營的主將,只是不能擺在臺前的“二當家”。但問題的根本在於,夏天南要給林偉業操辦婚事,也就意味著瓊州營上下都很重視這事,那這就是整個瓊州營體系的大事。

現在的臨高縣城,除了縣衙保留之外,基本上都是瓊州營推倒重建的,城牆都拆了,老百姓雖然知道天還是大明的天,但是臨高這地方誰說了算,大夥已經心知肚明。

另外,衆多工廠給當地百姓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雖然幹不了技術含量太高的工種,但是做個小工打打雜還是沒問題的,一年下來也比以往土裡刨食強上太多。就算繼續守著家裡幾畝地的,因爲瓊州營代繳稅賦的關係,不再受衙門和地主的雙重壓榨,日子也好過了許多。可以說,瓊州營就是當地百姓的衣食父母,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思。

——————————

祝書友們2017元旦快樂!新的一年希望有個好的開始。作者會力爭保持三更,如果可能的話適當加更。寫作不易,請書友訂閱支持,求月票推薦票求打賞!

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九成戰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三十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瓊州營的計劃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九章 攻打胡家莊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十一章 銷案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
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九成戰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三十章 回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瓊州營的計劃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九章 攻打胡家莊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十一章 銷案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胶州市| 霍林郭勒市| 西乡县| 广丰县| 合肥市| 景洪市| 德兴市| 綦江县| 陵川县| 临泉县| 临沧市| 伊宁县| 霍邱县| 永城市| 玉树县| 信丰县| 龙川县| 镇沅| 玉环县| 封丘县| 阳东县| 东山县| 云梦县| 安乡县| 鄢陵县| 中山市| 犍为县| 嘉黎县| 二手房| 布尔津县| 巴马| 康保县| 军事| 红原县| 庆云县| 闸北区| 健康| 奉新县| 高淳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