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

已時三刻,關寧軍全營出動,兩萬騎兵殺氣騰騰衝向京營駐地。三裡的距離,對於騎兵而言,若是平地,只是一盞茶的工夫,只是京城街道有寬有窄,人流不息,速度跑不起來。時不時有戰馬撞倒了行人,一片雞飛狗跳。

吳三桂生怕誤了戰機,馬刀一揮,喝道:“不準停步,踩死撞傷一概不管,誰要是掉了隊,影響了今日的行動,本官第一個就砍了他的腦袋!”他有皇帝的聖旨護體,在京城無論如何放肆,事後也無人敢追究,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軍營纔是最重要的。

得到命令的關寧軍放開了手腳,不管不顧地衝刺起來。如雷的蹄聲中,鐵騎洪流席捲過街道,把原本熱鬧的大街衝得七零八落,行人忙不迭地躲避,不少人直接喪生於馬蹄之下,還有人被撞傷,躺在地上哀嚎。才從大順軍的魔爪中得救的京城百姓,再次陷入了恐慌之中。

軍營內。

幾裡之外的蹄聲暫時還沒有傳到這裡,敕封儀式按部就班的進行。擺出香案後,楊嗣昌打開一卷聖旨,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大都督、太子太保、瓊海總兵夏天南,剿流寇、驅韃虜,功勳卓著,堪爲國之棟樑。特賜爵位,號曰平國公。另敕封‘護國徵虜文武大將軍’,掛大將軍印,總督天下兵馬。望卿勠力盡心,爲國盡忠,欽此!”

夏天南跪下接旨:“謝主隆恩!”

接過聖旨後,夏天南站到臺前,拔出佩刀高高舉起。

有禮部官員唱禮:“全軍獻禮!”

臺下的近衛營士兵和京營新兵齊刷刷跪倒,高呼:“參見大將軍!”

“嘭嘭嘭……”十幾門早就準備好的大炮齊聲鳴放,只裝填火藥,沒有炮彈,作爲禮炮,響聲傳徹方圓數裡。

楊嗣昌看了看西面——這是關寧軍殺過來的方向——他似乎已經聽到了隱約的蹄聲。

這時司馬德低聲問:“楊大人,是否還有其他流程?”

楊嗣昌有些走神,隨口答道:“差不多了,沒有其他流程了。”

司馬德有些錯愕,準備這麼大的排場,儀式居然如此簡單?

他只好說:“既然如此,敕封儀式結束後,請楊大人和禮部各位大人留步,將軍準備了酒宴款待諸位,事後還有薄禮奉上,大人務必要賞臉……”

禮部其他官員喜上眉梢,平國公是人盡皆知的大金主,他口中的“薄禮”,肯定頗有份量,這次辦差可謂不虛此行。

可是楊嗣昌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多謝國公的好意,本官只是奉旨辦差,無功不受祿。告辭!”

在司馬德的錯愕和禮部官員的驚訝中,楊嗣昌匆忙下了平臺,往京營外走去。敕封儀式虎頭蛇尾,草草收場。

禮部大小官員愣了片刻,只得跟上。帶隊的人不收禮,他們也不好收,只是心裡把楊嗣昌罵了個狗血淋頭。你楊嗣昌裝清廉,可是別擋咱們的財路啊!

夏天南站在臺上,靜靜地看著楊嗣昌的背影,並沒有阻攔。

穿過京營士兵的陣列,來到軍營大門口處時,楊嗣昌猛地轉身,從懷中掏出了一卷明黃色的卷軸,迅速打開。

他獰笑著看著夏天南,大聲說:“京營的軍士聽著,本官這裡還有一道聖旨。”

居然還有聖旨?所有人都懵圈了,看了看夏天南,又看了看楊嗣昌,不知道他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楊嗣昌情緒有些激動,乾脆不按聖旨寫的唸了,直接了當地說:“陛下有旨:夏天南雖有薄功,卻擁兵自重,窺探大權,禍亂朝綱,特調走瓊海軍,命關寧軍擒拿問罪。現在關寧軍數萬鐵騎就要到達軍營,京營的將士們,只要你們協助吳總兵擒住夏天南,人人升官一級,賞銀百兩,首功者賞金千兩,官升三級!”、

情節變化得太快,不僅京營的新兵反應不過來,就連禮部的官員也楞在當場。

等到回過神來,禮部官員們個個臉色慘白,這才知道自己捲入了一場兵變當中。擒拿平國公,這是何等大事?一招不慎,自己的小命就要葬送在這軍營之中。

近衛營反應很快,楊由基帶領兩千士兵立刻把平臺圍得水泄不通,護住夏天南。

有官員低聲埋怨:“好你個楊嗣昌,把我們瞞得好苦!既然有密旨,難道不能等出了軍營再宣嗎?現在一不小心就出不了軍營,有命來無命回。”

“出了軍營又如何宣旨?如果不讓京營新兵倒戈,把夏賊困在軍營,讓他趁機逃脫,就算吳三桂趕到,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楊嗣昌冷笑道,“再說了,京營新兵都是京城子弟,家人都在這裡,他們敢不遵聖旨?你們看。”

果然,京營的士兵猶豫片刻後,端起了手中的火銃——這是和瓊海軍正規軍一模一樣的制式裝備,瓊海式步槍,連槍刺都沒少。夏天南完全照搬瓊海軍的模式訓練新軍,配備武器也是不遺餘力。

“夏天南,你萬萬沒想到,發給京營的火銃,卻成了對付你的利器,這叫作繭自縛!此刻你可曾後悔?”楊嗣昌大聲問道。

夏天南沉默不語,似乎無話可說。

“哈哈哈,你囂張一時,終究有俯首的這一天,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亂臣賊子的下場不過如此。”楊嗣昌得意地帶領官員們往大門出軍營,去迎接關寧軍。只要一萬京營新軍和關寧鐵騎聯手,憑藉兩千家丁,夏天南無論如何都沒有勝算。他忍辱負重到今天,就是爲了這一刻的到來。

隆隆的蹄聲已經近在咫尺,楊嗣昌順著街道的方向望去,已經看到了街道遠端烏壓壓的大片騎兵,“吳”字大旗清晰可見。

就在楊嗣昌滿懷期望地上前迎接吳三桂時,軍營大門卻在他眼前慢慢合攏了。隨著“吱呀吱呀”的門軸轉動聲,沉重的大門關閉了。吳三桂的騎兵眼看就要到達軍營與他會合,千鈞一髮之際,大門卻將兩邊無情地隔開了。

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一百四十四章 戰後會議(三)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一百四十四章 戰後會議(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戰(四)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
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一百四十四章 戰後會議(三)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一百四十四章 戰後會議(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夜襲田川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戰(四)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板桥市| 砀山县| 阿瓦提县| 兰坪| 淳化县| 钦州市| 滕州市| 邳州市| 惠水县| 龙江县| 沙雅县| 儋州市| 秦皇岛市| 同心县| 泰安市| 青阳县| 陇南市| 金寨县| 兴仁县| 英超| 莱芜市| 商水县| 湘西| 青阳县| 上杭县| 梅州市| 肥乡县| 黄梅县| 甘洛县| 巫溪县| 公安县| 庐江县| 和田县| 湖南省| 茶陵县| 额济纳旗| 多伦县| 红桥区| 伽师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