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

兵部調令到達臨高後,引發了瓊海軍上下的議論,對於擴編不久、尚在磨合期的新軍是否選擇在這個時候服從朝廷的調遣去河南剿流寇,每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爲軍隊剛剛擴編,新兵太多,應該韜光養晦,對於朝廷的調遣,要麼陽奉陰違,拖延時間,要麼找個理由拒絕;還有人認爲精兵就是一刀一槍打仗打出來的,窩在家裡永遠不會成爲強軍。

就在衆說紛紜之時,夏天南召集所有軍事人員在南園開會。

包括黃漢生、魏連橫等軍隊主官和司馬德、孫元化在內的智囊在內的所有人都在猜測將軍是不是要召集大夥一起商議是否出兵,可是夏天南開口第一句話就把事情定性了。

“今日把你們找來,不是討論是否出兵的問題,而是部署出兵事宜。”

衆人面面相覷,沒想到將軍這麼堅決。

司馬德小心翼翼問道:“將軍,擴軍才幾個月,大部分都是毫無經驗的新兵,現在就拉到河南、安徽打流寇,是不是操切了些?據朝廷邸報得知,現在盤踞鳳陽的是流寇中最能打的高迎祥、張獻忠兩路人馬,洪承疇是五省總督,統轄各路剿寇兵馬,我們過去肯定也要歸他節制,以他的老奸巨猾,肯定把我們推到前面去打這兩股流寇,無論勝負如何,損耗肯定不小,爲了朝廷下這麼大血本,值得嗎?”

夏天南一邊聽,一邊在心裡默默地念了一句,你們都不知道,真正的大boss不是高迎祥也不是張獻忠,而是李自成,他纔是明王朝的掘墓人。這位仁兄堪稱打不死的小強,一度被打到身邊只剩十八騎,躲入商洛山,後來居然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帶著幾十萬大軍攻入了北京城。

孫元化聞言不滿地反駁:“什麼叫爲朝廷不值得?流寇焚燬皇陵是對朝廷不敬,裹挾流民是荼毒百姓,無論從哪一面來看,這等無君無父、禍害百姓的狂徒都應該剿滅,中原戰事若平定,既是朝廷之福,也是將軍之幸。”

司馬德聽明白了他話中隱藏的含義,雖然表面上看是爲朝廷打仗,但是既然瓊海軍有心懷天下的格局,目光可以放長遠一些,多消滅些流寇,也是爲自己將來入主中原鋪平道路。這個理由無法辯駁,司馬德選擇了沉默。

夏天南說道:“司馬先生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是老兵也是從新兵一路打仗鍛煉出來的,若是因爲怕死人不敢打仗,有再好的武器也只是紙老虎,中看不中用。更何況,現在不拿流寇練兵,難不成將來直接用韃子練兵?流寇再怎麼兇名赫赫,大部分人還是烏合之衆而已,總不會強過韃子。”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都說“女真滿萬不可敵”,韃子面對明軍官兵,幾乎戰無不勝,雖然這種戰鬥一邊倒的原因很多,韃子戰鬥力強橫也是不爭的事實,而流寇雖然人數衆多、聲勢浩大,大多是裹挾的流民,經常被官兵追著打,兩者的強弱一目瞭然。用流寇練兵,然後去打韃子,沒毛病。

夏天南接著說:“孫先生的話也在理。多消滅一些流寇,穩定中原的局勢,對瓊海軍而言是好事,我們進入中原後,不能把精力都消耗在流寇和韃子的兩面夾擊中,總要先打壓其中一個,集中精力對付另一個。”

三言兩語闡述了出兵的動機和理由,夏天南開始部署出兵的事宜。

“魏連橫出列!”

魏連橫心中激動,站出來應下:“屬下聽令。”

“你帶領瓊海軍第二團,進入安徽,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

在衆人羨慕的目光下,魏連橫挺起胸膛,驚了一個軍禮,大聲回答:“遵命!”

“司馬德聽令。”

“屬下在。”

“此次出兵征剿流寇,規模之大、各方勢力之多、形勢之複雜,遠超我們以往任何一次出征。你帶領挑選出來的參謀,跟隨我趕赴前線,指揮作戰。”

司馬德心中一喜,這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啊,他壓抑住心中的喜悅,沉聲回答:“遵命!”

軍機參謀處成立後,他按照夏天南的指點,從全軍的中層軍官中精挑細選,選拔了一些有文化底子、頭腦機靈、大局觀不錯的軍官,作爲見習參謀進入軍機參謀處。這次隨軍出征,正是打磨這支尚顯稚嫩的參謀隊伍的大好機會。

“孫元化聽令。”

孫元化沉穩地站出來,“請將軍吩咐。”

“這次出征雖然沒有全軍出動,但是在軍備器械上不留餘力,軍需局必須全力以赴,負責保障武器、彈藥、糧草的足額供應,不能拖將士們的後腿。”

“請將軍放心,屬下必定盡心竭力,讓將士們無後顧之憂。”

點完這幾位的名字後,夏天南念出了一個讓衆人有些意料之外的名字。

“王啓年聽令。”

在人羣中毫無存在感的王啓年不聲不響閃了出來,臉上依舊是波瀾不驚的表情:“屬下在。”

夏天南望著他:“我沒想到趕赴中原打仗來得這麼快,所以之前也沒顧得上你負責的情報那一塊。不過好飯不怕晚,敘話不怕慢,現在還來得及。我決定,正式成立軍情司,由你出任司長,負責對敵情報蒐集與分析,直接向我負責,工作上與軍機參謀處對接。”

王啓年眼中閃過一絲喜悅,拱手行禮:“屬下遵命。”

“蒐集情報是個苦差事,尤其是在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深入敵後還會有生命危險……”夏天南略一思索,說道,“軍情司的人員由你全權任免,我不干涉,所需開支只管開口,只要用到實處,要多少給多少。”

王啓年沒想到將軍給予他這麼大的自主權,心中既感動又興奮,當初將軍承諾打造一個與錦衣衛相提並論的情報機構,看樣子並非空穴來風,他預感自己在這個位置上,會作出一番傲人的成績。

他感激涕零道:“將軍這般信任,屬下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作報答。”

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八百章 手雷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二十章 春宵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艦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十一章 銷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
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八百章 手雷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二十章 春宵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艦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十一章 銷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永定县| 山丹县| 柳江县| 辉县市| 承德市| 太康县| 肇源县| 柳州市| 清徐县| 无为县| 塔城市| 胶州市| 措勤县| 沧州市| 鄂尔多斯市| 习水县| 军事| 彭阳县| 柏乡县| 绥化市| 来安县| 奉新县| 博罗县| 江油市| 东城区| 浑源县| 英吉沙县| 夏河县| 马尔康县| 阿坝县| 年辖:市辖区| 晋州市| 鄢陵县| 漠河县| 淳化县| 六枝特区| 平凉市| 苍山县| 巴里|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