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

威廉示意他繼續說:“很好,說說你的建議。?”

林傳宗參加過在瓊州海峽伏擊廣東總兵何如賓船隊的戰役,雖然這一戰戰果輝煌,但是也跑掉了一半的船,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的戰艦太少。就算你的刀再鋒利,一個人殺一兩百頭不能動彈的豬,人會脫力,刀也會捲刃。他平時喜歡琢磨,久而久之,還真被他琢磨出一個笨法子,但是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實現。

他回答道:“其實要辦到這一點,說容易也不容易,說難也不難。帆船在海上全靠風力,只要把帆弄壞,保準跑的比烏龜還慢……”

其餘人點點頭,這算是釜底抽薪的辦法了。

“說的很好,可是怎麼才能破壞呢?”威廉皺起眉頭,“用鏈彈打斷桅桿嗎?可是有這時間,我都能把船擊沉了。”

“不是用鏈彈,而是人爲破壞船帆。咱們大明的船不比西夷的軟帆,都是硬帆,只要敲開幾處裂縫、割開幾道口子,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一旦吃風力,就會破裂、垮掉……”林傳宗解釋。

威廉更不能理解了:“林,我想你這不算一個好主意。叛軍的船上肯定裝滿了武裝到牙齒的軍人,在你爬上他們船破壞船帆之前,你已經被射成刺蝟了!”

林傳宗嘿嘿一笑:“誰說要開戰的時候去搞破壞了?叛軍的船停泊在港灣裡,晚上看守的人肯定不多,我們可以趁黑夜悄悄摸上去,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事做了……”

一直沒有做聲的慕容龍城擊掌叫好:“妙,太妙了,這一招釜底抽薪,足以讓叛軍的船成爲浮動的靶子。只是咱們的船肯定不能靠近登州水城太近,免得叛軍懷疑,你怎麼潛入水城?”

林傳宗掩飾著得意之色:“不瞞各位,早在加入瓊州營之前,我就有個綽號叫‘海猴子’,水性還過得去,爬桅桿更是拿手好戲。水城可能有柵門,但是無論怎麼設置,總有水道與大海相連,方便船隻出入,我們潛水便能進入,然後爬上桅桿破壞船帆。”

威廉大喜:“非常好,就按林說的辦,今晚就動手。”

慕容龍城提醒:“叛軍要逃的事情和咱們的計劃都要告知將軍,讓他早作準備。”

威廉點點頭:“這是當然,動手之前,先派人去告知將軍。”

當晚深夜,兩艘武毅級戰艦悄悄在夜色的掩護下靠近了登州水城。

水城的前身是宋朝的刀魚巡檢,泊刀魚戰棹,備禦契丹,名喚刀魚寨。明洪武九年(1376)始築水城,北砌水門,南設振揚門,以土城繞之,引海水入城,易名備倭城。水城外設防波堤,長約80米。

戰艦停靠在水城外長長的防波堤處,一羣人跳入水中,登上防波堤,步行到堤壩盡頭靠近水閘處。鐵製閘門關閉時雖然能阻止船隻出入,卻攔不住人——閘門下端在水下的部分只有幾尺。這些人悄悄地入水,在閘門下端下潛,從水下游入了水城的港灣。

叛軍佔據登州後,主要的防守精力都放在了主城,城中守衛森嚴,城中衢路不許遼人以外者任意行走,違者斬之,城牆每垛夜間均以五人防守,按更輪替,傳箭警睡,不時還縋人至城外夜巡,可說沒給官軍留下絲毫乘虛而入的空隙。可是相比主城,水城的防守幾乎是形同虛設,誰都想不到,威脅會從海上而來。從戰艦靠近到數人潛入,水城根本無人察覺。

潛入水城的數人,領頭的就是號稱“海猴子”的林傳宗,他不僅水性極好,而且身手矯健,爬桅桿就像猴子一樣靈活。他帶來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全都是廣東漁民或者海盜出身。

爲了不驚動水城的守軍,他們沒有上岸,直接從水中游向碼頭停泊的船隻。

水城周長約六裡,水城內的港灣俗稱小海,居城中,呈長袋形,是水城的主體,小海沿岸以塊石砌築碼頭,寬5~10米,供船隻停靠,爲操練水師與泊船之所,寬度平均約百米,南北長約七百米,水深隨潮汐而變,最低時約3米多,水師的船就停泊在這片碼頭。

林傳宗等人游到船邊,拋出飛爪,勾住船舷,爬上了甲板。眼見四周漆黑一片,悄無聲息,便順著桅桿爬了上去。帆船靠岸停泊時,帆是收起來的,只不過西方的軟帆是捲上去的,東方的硬帆是放下來的。破壞硬帆不需要爬到頂端,只需爬到桅桿兩人高處就夠得著了。

硬帆都是以竹條或者葦條作爲撐條,破壞起來不難,比起軟帆來,更不容易讓水手發現。林傳宗用雙腿夾住桅桿,取下口中叼著的短刀,去割竹製的撐條。

搞破壞也是有講究的,破壞的太明顯,讓人一眼看出來,就露餡了。林傳宗只把撐條割出一道道口子,並沒有完全割斷。這樣一來,升帆的時候不會被發現,但是出海後,強勁的海風就會讓撐條支撐不住風力而斷裂,撐條一斷,整面帆就廢了,失去了帆的船也就和一條死魚沒什麼區別,只能任人宰割。

其餘的人各自選取目標,按照林傳宗的方法破壞船帆。登州畢竟是北方屈指可數的水師駐地,小海中大大小小的船也有近百艘。爲了提高效率,他們只對大船下手,一百料以下的船便放過了。

水城的守軍估計都睡得很香,等到林傳宗等人把活都幹完,都不見有人出現。林傳宗等人得手後,再度潛入水中,無聲無息地原路返回。

東方露出了白魚肚時,登州城內開始了緊張的調動,今天是叛軍撤離的日子。這個時候,城頭和“銃城”的紅夷大炮還沒有開始對射,官兵還沒有埋鍋造飯,正是撤離的好時機。

卯時一刻,密密麻麻的叛軍從主城魚貫而出,直奔水城。沒有人大聲喧譁,只有密集而雜亂的腳步聲,間或有軍官低聲發出命令。大軍後面,是一輛接一輛的推車,車上無一例外都裝著幾口大箱子,用麻繩緊緊捆綁固定,這些都是叛軍從登州和山東各地搶奪的金銀財寶,就算他們投奔後金不被接納,有了這些財物,也能東山再起。

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十九章 談判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十六章 開工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
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十九章 談判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十六章 開工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玛纳斯县| 博白县| 蚌埠市| 常州市| 泗洪县| 襄樊市| 龙里县| 九江县| 海安县| 白朗县| 肥乡县| 邹平县| 收藏| 洪雅县| 太谷县| 鄂州市| 宝坻区| 辉南县| 海淀区| 阳高县| 徐州市| 灵宝市| 巴南区| 永德县| 冷水江市| 若羌县| 南皮县| 博湖县| 遂宁市| 安义县| 靖江市| 沙湾县| 吴旗县| 巍山| 延安市| 恩施市| 同江市| 城市| 奉节县|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