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六章 開工

各方皆大歡喜。符峒主傳話叫各村的奧雅(黎語“老人”的意思,解放前一般的黎族羣衆用這個稱呼黎族的上層頭人)都來飲酒,在宴席上取出兩枝箭來,他先讓人大聲的把協議唸了一遍,然後在箭先砍了九刀,接著又把另外一枝箭給夏天南。

“你也砍九刀好了。”張成告訴他,這是斬箭的儀式,表示雙方要遵守彼此的規定,如果違反約定,就要罰九十頭牛和九十兩白銀。

斬箭之後,又多喝了幾碗米酒。夏天南又乘機提出,希望以後每月定期提供山上的棉花,同樣以鹽或者鐵器支付,這個要求被很痛快的答應了。

協議達成後,符峒主比夏天南更希望交易順利進行。他留夏天南一行住了一晚,第二日就選了一百二十名女子,並派人採摘了五百斤棉花,還派出五十名土兵負責運送。

談判非常順利,具體實施起來則有小小的麻煩。一百二十名黎族女子被土兵們帶到村子中央的空地集合,她們都表現出一種恐慌的情緒——從小生活在寨子裡從沒出去過,更別說長途跋涉去漢人的地方做工了,不由得她們不害怕。

古代女子還是很恭順聽話的,這點不管是漢族還是黎族都相同,雖然看得出她們都有些排斥給漢人做工,但峒主的話沒人敢不聽。

夏天南看著這羣娘子軍,思索著如何安撫她們並順利帶回臨高。考慮再三,覺得只有簡單直接一點,動之以利。反正有峒主的命令,不怕她們不聽話,自己要做的就是減少她們對未知命運的恐懼。

想到這裡,夏天南要嚮導張成把自己的話翻譯成瓊州話給她們聽——黎人能聽懂瓊州土話,類似於遼東官話的普通話本地漢人或許聽得懂,但是黎人肯定不懂。

“你們不用怕,去臨高做工,可以換回鹽和鐵器,讓你們的家人每天都有雪白的鹽巴吃,讓你們的男人有鋒利的刀去打獵,有堅硬的鋤犁去耕田,至於你們自己……”夏天南特意頓了一下,觀察了下娘子軍的反應,還不錯,聽得很認真,“保證每天有三頓飯,都是白米飯。”

張成翻成瓊州話後,人羣騷動起來,每天三頓白米飯,有這樣的好事?

一個膽子大點的年輕女子問道:“那每天飯菜也有鹽嗎?”

夏天南被逗樂了:“姑娘,你叫什麼名字?”

這個大膽的姑娘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臉圓圓的,牙齒很白。黎族女子的特點就是紋面和咀嚼檳榔,旁邊圍觀的老太太臉上密密麻麻的紋著黑色的花紋,一張嘴卻是烏黑一團(每天嚼檳榔的結果),著實恐怖,難怪說海南十八怪,老太太像妖怪了。

還好不少年輕女子不像本族的老太太嚼檳榔一口黑牙齒,沒有紋面,這個女子皮膚也沒有其他同胞那麼黝黑,在本時空的黎族女子中算的上美女了。她大大方方說:“我叫符南英。”

“呵呵,南英姑娘,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家是開鹽場的。”

這個保證讓娘子軍穩定下來,倒是旁邊圍觀的人向娘子軍中熟悉的人遞話,叮囑到了那邊如果真有這麼好記得捎信回來,自己也求峒主讓自家女人去做工。

思想工作很快做通。夏天南帶著娘子軍和五百斤棉花喜氣洋洋回到了胡家莊,前來迎接的林偉業目瞪口呆。

接下來從馬嫋村調集八十名婦女——暫定月錢三錢銀子——湊足兩百人,大生產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結構簡單的廠房和宿舍已經建好,把娘子軍安頓下來之後,臨高附近所有的木匠全部都被請過來趕製珍妮機和織布機,人手還是不夠,譚山無奈只有跑去隔壁鎮裡花高價請木匠。

每製造出一臺珍妮機和織布機,技術總監林偉業同志就現場培訓一批工人熟悉機器。在培訓過程中,漢黎女工體現出了不同的特點。

馬嫋村八十個女工爲了生計終日在鹽場勞作,加上根本沒有餘錢添置衣物,已經很久沒有摸過紡車和織機了。而黎族女工自幼就接觸紡紗織布,尤其是能夠用簡陋的提花機織出複雜的花紋,就是後世所稱的“黎錦”,對於這種改良的機器,黎族婦女比馬嫋村漢族婦女表現出了更高的天分和適應能力。

符南英在黎族女工中是紡織手藝最好的,不僅如此,在整個提南峒都沒有人敢自稱比她更善織。她驚奇的發現,漢人的紡車和織機,看上起怪模怪樣,但是紡紗和織布的速度快了很多。自己已經是寨子裡紡紗最快、織布最好的女子了,但是寨子裡最蠢笨的女子使用這種紡車、織機,都能比自己快很多。

她對教女工使用紡車和織機的林偉業產生了好奇,漢人的男子也懂織布嗎?這種神奇的紡車和織機是這個男子發明的嗎?她把自己的兩個疑問用不很純熟的瓊州話去詢問林偉業。

面對這個好奇寶寶,林偉業也不知道怎麼回答,難道說自己是來自未來?在舊時空保持單身時間很久了的可憐宅男,聞到了南英姑娘身上自然的體香,混合著花草的芬芳,耳邊是她清脆悅耳的聲音,一時間有些恍惚,心中一陣心神搖曳,忘記了回答,呆呆地看著符南英,過了一會發現不禮貌,咳嗽一聲趕忙看向另外的地方。

黎族不同漢族,漢族講究的是非禮勿視,男女授受不親,而黎族姑娘把這種“無禮”當做對自己外貌的肯定,所以南英姑娘不僅不生氣,反而很高興,這個男子還真是個老實本分的阿哥啊!

南英姑娘笑了。她笑起來有兩個淺淺的酒窩,露出了雪白的牙齒,一雙眼睛像極了彎彎的月亮。看著南英姑娘笑靨如花,林偉業的小心臟不爭氣的跳的很快。

夏天南沉浸在大明資本家的美好憧憬中,沒發現林偉業的失神。他按照後世的管理方式,把漢黎女工按各自擅長的技能分爲紡紗班和織布班,實現了最原始的流水分工作業,以提高生產效率。等到設備到位,紡織廠就正式開始運轉了。

生產實行三班倒,從卯時(凌晨5點)開始上工,辰時(晚上9點)下工,兩百人按照紡紗和織布的分工排出出工表,輪流做工休息。

夏天南決心做個有業界良心的資本家,命譚山請了幾個婆子專職做飯,每天保證三餐吃飽,宿舍還設計了公共浴室以供女工洗浴,有專門的婆子燒水。每日做飯的大米從胡家莊的糧倉裡搬就是,反正胡家那一百多畝田很快要收租子了。

林偉業提議舉行一個開張典禮,請本縣有頭有臉的人物——比如錢師爺什麼的來剪個彩什麼的。夏天南考慮再三還是否定了,本時空重農輕商,官府對商賈之流既看不起,又要壓榨搜刮,商人是沒什麼社會地位的,暫時悶聲發大財吧,等到事業上了臺階,武裝力量也足以自保,再玩這些虛的也不遲。

在深山裡終日吃不飽飯的黎族女工們,來到了漢人的地盤,卻發現這裡和黎寨比起來簡直是天堂:每天能吃飽飯,而且都是白米飯,每頓飯菜都能吃上鹽——要知道很多女工平時難得有白米飯吃,一個月難得吃上有鹽的食物,寡淡無味不說,不吃鹽也沒有力氣。

工作量雖然大,但女工一向吃苦慣了,再說做完工能吃飽,然後還能洗個澡舒舒服服睡覺,住的地方打掃的乾乾淨淨。在這樣的環境下,女工們很快適應並喜歡上了這裡,爆發出了極大的生產熱情——平均每天能織出兩百匹布左右,這其中黎族女工功勞最大,她們每天能織一百三四十匹布。

黎族女工中技術最出色的是符南英,漢族女工中最出色的是譚二嫂,爲了表彰她們,夏天南任命符南英爲黎族女工的班頭,譚二嫂爲漢族女工的班頭,負責管理女工的作息和排班。

日產兩百匹的產量讓夏天南樂的合不攏嘴,這樣下來,一月就是六千匹,超過了自己當初的估計。於是立馬找來張明禮的隨從,叫他設法與張明禮聯繫,馬上運貨去廣州賣。

張明禮還沒來,劉全來了。他最近把胡家莊的佃戶都跑了一遍,頗有成果。他稟報道:“老爺,我透露了一點消息,這些佃戶都沒什麼反應,反正不加租子就行,誰收租都一樣”。

夏天南點頭表示知道,然後說:“你辛苦了,還沒看過新開的紡織廠吧,隨我去看看。”

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九十章 奪田(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
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九十章 奪田(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固阳县| 三原县| 子洲县| 屯昌县| 繁昌县| 水富县| 江华| 从江县| 乌拉特中旗| 乐都县| 界首市| 遵义市| 民勤县| 集贤县| 汽车| 衡水市| 沅江市| 山东省| 清涧县| 昭觉县| 那曲县| 眉山市| 泸定县| 肥东县| 晋中市| 彩票| 泾源县| 江安县| 苍溪县| 菏泽市| 梅河口市| 明水县| 壶关县| 丁青县| 东明县| 滦南县| 邹平县| 阿城市| 汶川县| 库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