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

叛軍構成非常複雜,除了遼東兵,其餘都是在山東各地裹挾來的死囚、青皮無賴、官軍潰兵,之所以能夠聚集起來與朝廷對抗,唯一吸引他們的就是財帛金銀。?()這羣烏合之衆雖然人數不少,但是沒有堅定的信念,也沒有堅決抵抗的意志,軍紀更只是個笑話,自然也談不上有什麼保密意識,叛軍將領決定北逃的消息從某個中層軍官口中泄露出來,很快就傳遍了登州大街小巷,整個登州城都知道了叛軍打起了逃跑的主意。唯一保守住的秘密就是:沒人知道叛軍什麼時候逃,逃到哪兒去。

張革名和楚生昌也聽到了叛軍要逃的流言,他們心裡很高興,這意味著他們的任務可以完成了,頭兒許諾給他們的賞銀也有著落了。自從他們潛入登州城之後,爲了避免暴露,整天呆在一間破落無人的民房內,傍晚前溜出去找點吃的,有時候靠偷,有時候靠買——王啓年給了他們一些“活動經費”,雖然被圍城之後的登州物價騰貴,不過兩人的經費足以讓自己活下來。不過晚上就不敢亂出門了,叛軍對宵禁管得很嚴,抓住了就要砍頭。這種和洞裡的耗子一樣不能見光的日子不好熬,而且時刻有生命危險,如果不是爲了不菲的賞銀,他們很難堅持下來。

不過,光知道叛軍要逃還不行,最好知道叛軍逃跑的準確時間,這樣送出去的情報纔有價值。

楚生昌會說幾句遼東話,兩人便商量著,冒充叛軍的士兵去打探一下消息,就算不成功,憑著遼東話的“香火情”,也不一定會掉腦袋。

混進登州城時,他們兩人穿了叛軍的衣甲,除了沒有武器,乍一看和叛軍士兵沒什麼區別。兩人商議妥當,便麻著膽子,破天荒第一次晌午之後就跑到了大街上,尋找著合適的目標。

原本登州城被叛軍管控的非常嚴,被圍城之後,山東本地人都不太敢出門,碰到叛軍士兵,如果聽出你不是遼東口音,一個應對不當,當場就當做細作砍了,都沒處喊冤去。不過隨著“銃城”的建成,紅夷大炮可以直接轟擊城內,叛軍人人自危,也沒心思上街砍人了,大街上的百姓慢慢多了起來。人一多,張革名和楚生昌混在人羣中,看起來就不算太突兀。 ◆тт kǎn ◆¢ ○

兩人晃悠了半天,都沒找到合適的目標,街上出沒的叛軍要麼是成羣結隊,要麼騎馬匆匆趕路,不好下手,便有些急了,這樣下去,一天都未必有收穫。

走過一間飯館時,兩人眼睛同時一亮,他們看到了一個落單的喝的醉醺醺的軍士,看穿著正是叛軍遼東兵的打扮。

兩人互相使個眼色,便走了進去。

兩人坐到這人旁邊,點了些酒菜,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楚生昌裝作不經意地用遼東話對醉漢說:“大哥,一個人喝悶酒吶?兄弟也饞酒了,一起碰幾個唄?”

醉漢聽到遼東話,睜開了半閉的雙眼,噴著酒氣說:“正好一個人喝著悶,來,兄弟,陪哥哥碰幾個……”

楚生昌見搭訕成功,心中大喜,端著酒杯就湊了上去,嚷嚷道:“大哥,你的酒我請了,咱們一醉方休!”

“酒後吐真言”,喝到興頭上的人,很容易被套話。酒過三巡之後,楚生昌藉著“醉意”問:“大哥,聽說上頭要帶著咱們逃,不知道是逃到哪去呢?”

因爲穿著叛軍的衣服,醉漢把他們當成了自己人,聞言擡頭道:“你們是哪個將軍手下的?這麼大的事情都不知道,真是白混了??讓④娨獛е蹅內ミ|東呢!”

張革名和楚生昌一呆,遼東?

“大哥,遼東不是韃子的地盤嗎?咱們這是去投奔誰呢?”

醉漢忽然嚎啕大哭起來:“正是去投韃子啊!咱村裡幾百口人,都是死在韃子手裡,沒想到最後居然還要投奔仇人!可憐我那堂兄,就因爲不願投韃,被孔將軍滅口了啊!”原來,這醉漢正是被孔有德斬首立威的千總的堂弟,因爲心情苦悶,又敢怒不敢言,只好躲起來喝悶酒。

兩人一驚,叛軍居然要投韃?楚生昌趕緊追問:“大哥,真要投韃,什麼時候出發???”

“就是三天後,寅時登船,卯時出發。”

這可是個價值千金的情報。兩人對視一眼,心裡呯呯直跳。

陪著醉漢又喝了幾杯,直到這人徹底喝趴下之後,兩人會了賬,出了飯館。楚生昌問:“張哥,消息應該不會有假,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張革名堅定地回答:“還能怎麼辦,趕緊把消息送出去?。☆^兒說過,北面水城那邊防備薄弱,咱們想辦法弄個舢板,從北面直接去長島。那裡離登州也就十幾二十裡水路,晚上出發,第二天天黑前應該能到。”

第二日傍晚,長島。

威廉召集了海軍所有艦長級別的官員開會。

“各位,剛剛收到從登州送來的情報,事情正如將軍所預料的那樣,叛軍準備撤離,目標是北方的通古斯野蠻人控制下的地盤,時間是在後天凌晨。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部署,最大程度地攔截、擊沉叛軍的船隻,將軍的意思是,最好一艘船都不漏網?!?

範博梅爾皺起了眉頭:“擊敗一支幾乎沒有反擊能力的船隊很簡單,可是,叛軍據說有幾萬人,船隊的數量肯定也是非常龐大,想要攔截下所有的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焙I喜槐汝懙?,沒有地勢可以利用,四面八方都可以跑,除非以絕對優勢的數量圍困、追擊,否則根本無法達到全殲的目的。而瓊州營海軍是以戰艦的性能和火力取勝,從來不靠船海戰術,數量從來都不是他們的優勢。

衆人都陷入了沉思,究竟要怎樣做,才能達到將軍所規定的目標呢?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除非叛軍的船隊停在原地不動讓你炮擊,否則根本無法做到。

這時“臨高”號艦長林傳宗伸出了手,示意自己有話說:“我倒有個笨法子,可以試一試……”

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五百三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砸搶燒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七百一十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下最賺錢的買賣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六百八十五章 武裝遊行與對峙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四百章 城門口的攻防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面伊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
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五百三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砸搶燒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七百一十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下最賺錢的買賣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六百八十五章 武裝遊行與對峙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四百章 城門口的攻防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面伊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泽县| 河南省| 淳安县| 淮滨县| 丹棱县| 湘乡市| 牙克石市| 漳平市| 张北县| 牙克石市| 永川市| 镶黄旗| 营山县| 台南市| 罗源县| 芦山县| 台北县| 奎屯市| 孟连| 秦皇岛市| 台安县| 常熟市| 淮北市| 巴彦淖尔市| 青川县| 靖宇县| 永吉县| 宣武区| 庆阳市| 奉节县| 马鞍山市| 迁西县| 岚皋县| 河池市| 华蓥市| 东海县| 博乐市| 萍乡市| 青铜峡市| 通榆县|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