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

瓊海軍的入城引起了京城百姓的關注。這支軍隊曾經在永定門外聯合宣府、山西兩支邊鎮部隊一舉擊潰了入寇的韃子大軍,還重傷了韃子的郡王阿濟格,創造了近二十多年來最輝煌的戰績,其後還大鬧京城,把城內攪了個天翻地覆。在百姓看來,沒有瓊海軍做不到的事,也沒有他們不敢做的事。雖然入城的只是幾千人的火炮部隊,但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百姓夾道觀看,一時間萬人空巷。數量衆多、氣勢十足的大炮在騾馬的牽引下緩緩行進在大街上,讓圍觀的吃瓜羣衆咂舌不已,這麼多大炮,幾乎超過了整個京城大炮的總和。

只是期望中的救兵變成了與大順“沆瀣一氣”的幫兇,百姓很是不解,悄悄議論:“瓊海軍不是來勤王的嗎,怎麼和流寇混到一塊去了?”

“哎,誰知道呢?;噬像{崩了,大明完了,人人心裡都有私心,就別指望瓊海軍爲朝廷盡忠了。再說了,當初皇上還讓楊部堂來個‘狡兔死走狗烹’,要不是平南侯命大,早就在大炮之下化爲齏粉了,他又怎麼會爲大明皇帝復仇?”

大順軍派出了數倍以上的兵力“護送”這支幾千人的炮兵部隊,並命人四處粘貼布告,宣稱瓊海軍與大順軍聯手,共同驅逐關寧軍,維護京城的安全,讓百姓放心,潛臺詞就是告訴所有人:戰績彪炳的瓊海軍站在大順這邊,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你們就乖乖地接受大順新朝的統治吧,別想那些有的沒的了。

爲了向京城百姓展示大炮的威武,順便宣揚兩家聯手的震撼消息,大順軍“護送”炮兵部隊足足走了兩三個時辰,才穿過內城,到達指定的防區——北面的廣渠門。

炮兵營在接管北面城牆防務的同時,瓊海軍的主力也沒閒著,拔營出發,繞過東面城牆,前往關寧軍的駐地。聲勢浩大的行軍一路上被城牆守軍看在眼裡,每隔半個時辰往宮內稟報一次。

“報,瓊海軍已經到達左安門一帶!”

“報,瓊海軍已經過了東便門!”

“報,瓊海軍離關寧軍只有三十里,現在已經開始紮營!”

聽到回報的李自成很高興,笑呵呵地對其他人說:“瓊海軍倒是不含糊,雷厲風行,一天之內就趕到了廣渠門附近。孤倒是很期待他們兩軍交戰的一幕,到底是邊軍更強,還是南軍更厲害呢?”

高一功提醒:“皇上,夏天南也不傻,咱們不派兵助陣,他一個人是不會主動進攻關寧軍的。”

“這個孤知道?,F在天快黑了,兩邊也打不起來,等明天吧。李過何在?”

李過站了出來:“臣在!”

“明日辰時,你領五萬人出城。記住,只管吆喝,讓瓊海軍衝前面,你注意保存實力。”

“臣遵旨?!崩钸^應下,然後問,“帶多少老營?”

李自成嘿嘿一笑:“既然是平南侯唱主角,咱們就不要搶風頭了,老營的人馬一個不帶,全部留在城中靜觀其變?!?

衆人都會意地笑了起來。五萬人看似聲勢浩大,其實都是老弱病殘,兩家聯手攻擊關寧軍,贏了自然好,就算輸了,這五萬人都葬送了也不心疼,橫豎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城外風雲變幻,似乎大戰一觸即發,城內卻雲淡風輕,隨著白天大軍入城時的熱鬧散去,夜幕降臨,四九城又迴歸到了正常的節奏,似乎什麼都不會發生。

大順軍雖然拷餉逼死了不少官員,手段酷烈,但是銀子到手後,對於這些“前朝餘孽”的動向並不怎麼在意,也沒有特意安排人手監視,也許是認爲一羣書生手無寸鐵,掀不起風浪吧。

黑夜中,一頂頂小轎從各個府邸出發,穿街過巷,往同一個方向走去。

此時已是戌時,到了大順軍規定的“宵禁”時間,街上已經有成羣結隊的士兵開始巡邏。這些小轎雖然儘量避開大街,走衚衕小弄堂,可還是有人被巡邏的隊伍碰上。

一頂轎子在鐘鼓樓碰到了巡邏的士兵,領頭的軍官呵斥道:“什麼人?知道規矩嗎?戌時以後無論官民嚴禁出門,違令者可以先斬後奏!”

轎子被放下,一個管家模樣的人點頭哈腰上前,小聲求情:“軍爺,我家老爺得了急病,趕著去看郎中,晚了就不好辦了!”

“什麼病這麼急,趕著投胎???回去,要看郎中,明兒個白天再去!”

管家悄悄從袖中摸出幾錠銀子,接著夜色的掩護遞給了軍官。

“軍爺行行好,老爺這病拖不得,弄不好要人命的……”

軍官掂量了一下銀子的份量,臉色好看了許多,一邊走到轎子前去掀簾子,一邊說:“啥病說得這麼神神叨叨的,老子得看看裡面是不是窩藏了不軌之徒……”

裡面忽然傳來了急促的咳嗽聲,管家在身後“好心”提醒:“稟軍爺,是癆??!”

軍官手抖了一下,掀開一半的簾子立刻放下了,揮了揮手:“趕緊走,別死在這裡,真是晦氣!”

轎子被順利放行,消失在黑暗中。

類似的情景發生在各個街頭,結果大同小異,巡邏的士兵只認錢不認人,也談不上什麼忠於職守,轎子的主人忍氣吞聲,花錢買平安,大多順利過關。這些轎子最後都彙集到了一個氣派的宅邸門口。

宅邸主人似乎早有準備,門開了半邊,來一個進一個,也沒人詢問。將最後一頂轎子迎進去後,一個僕人取下了屋檐用來照亮道路的燈籠——上面寫著一個碩大的“溫”字——閃身進府,門口重新歸於黑暗。

府內的書房燈火通明,溫體仁坐在上首,下面則是數位朝中同僚——有內閣大學士王應熊、錢士升、左都御史唐世濟這樣的老資格大臣,也有任京官不久的新人。溫體仁與熟識的同僚一一寒暄過之後,看著一個相對年輕的生面孔笑道:“老朽糊塗,敢問這位是?”

這人恭敬地行禮:“晚輩後生陳新甲,常年在寧遠、宣府任兵備僉事,年前才入京就任兵部右侍郎,閣老不認識也是正常?!?

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五十九章 接觸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
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五十九章 接觸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历史| 五大连池市| 宁河县| 阜康市| 聊城市| 托里县| 乌拉特前旗| 库尔勒市| 麻城市| 静乐县| 西林县| 延寿县| 涞源县| 阳信县| 会同县| 建水县| 锡林郭勒盟| 凤庆县| 霍山县| 潢川县| 甘洛县| 株洲县| 布尔津县| 迁西县| 哈尔滨市| 乐山市| 兰坪| 鸡西市| 龙南县| 普格县| 黄平县| 马关县| 威信县| 施秉县| 桑植县| 桐城市| 屏东市| 双流县| 苍山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