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

崇禎九年臘月二十三日上午,當大順軍的先頭部隊到達北京城外的時候,按照之前的部署,爲了隔斷京城與援兵的聯(lián)繫,劉宗敏率領(lǐng)大軍首包圍的是北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西邊的西直門和阜成門,內(nèi)城的東邊城門和外城各門是直到二十四日下午才被大順軍包圍的,並有騎兵在外城的近郊巡邏。從此,北京城與外邊的消息完全隔斷。

恐慌的情緒從城頭向城內(nèi)蔓延,一直到了皇宮內(nèi)院。君臣和百姓對於大順軍圍城的恐懼心理,甚至超過了當年韃子兵臨城下之時:因爲兩者的性質(zhì)完全不同,後者的根基在關(guān)外,入關(guān)只爲劫掠,不會死磕堅城高牆,搶夠了自會離去,而前者打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明顯是奔著改朝換代而來,絕不會輕易放棄。而大軍入城之後,就意味著災難的降臨——皇親貴胄擔心被清算,百姓擔心在兵亂中遭殃。

當大順軍由劉宗敏率領(lǐng)的兩三萬先鋒步騎兵毫不費力氣擊潰了在沙河市防的京營兵,長驅(qū)來到德勝門外時,駐節(jié)永平的薊遼總督王永吉派人送來的十萬火急的軍情密奏僥倖送進正待關(guān)閉的朝陽門,直送到通政司。通政習堂上官一看是六百里塘馬送來的軍情密奏,不敢拆封,不敢耽誤,立刻送進乾清宮中。

焦慮不安的崇禎立刻打開了密奏。上面寫著,吳三桂已於二十二日到達山海關(guān),隨同進關(guān)來的十萬寧遠各地百姓和將士眷屬暫時安置在關(guān)內(nèi)附近各地,他本人將率領(lǐng)兩萬精銳邊兵星夜馳援京師,懇求皇上務(wù)必使北京堅守數(shù)日,以待援兵到來。王永吉的這一密奏,使崇禎覺得是絕處逢生,一時不禁狂喜,以掌拍案,大聲說道:“吳三桂果是忠臣!”

一旁伺候的王承恩小心問道:“萬歲爺,爲何事驚喜?”

崇禎高興地回答:“吳三桂已率領(lǐng)數(shù)萬精兵從寧遠前來勤王,前日已經(jīng)到了山海關(guān)!”

王承恩說:“我朝三百年江山,國基永固。從英宗皇爺以來,北京幾次被圍,都能逢兇化吉,這次也是一樣。請萬歲爺從今不必過於焦急,損傷御體。請下手詔,催吳三桂的救兵速來好啦。”

崇禎點頭:“正是如此,叫司禮監(jiān)來人!”

王承恩立刻退出暖閣,傳旨在殿外侍候的太監(jiān),速傳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前來。趁這時候,崇禎用未筆給吳三桂寫了一道手諭:

諭平西伯吳三桂,速率大軍來京,痛剿逆賊,以解京師之危!

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將這一皇上手諭拿去之後,在黃紙上端蓋一顆“崇禎御筆”便璽,封好,封套上加註“六百里飛遞”五個字,登記發(fā)文的月、日和時間,不經(jīng)內(nèi)閣,直接送交兵部,要立即派塘馬送出京城。

望著遠去的傳旨太監(jiān),崇禎慢慢冷靜下來。倘若在往年,崇禎聽到這樣的好消息,一定會立刻將王永吉的飛奏宣示內(nèi)閣,然後由主管衙門將這一消息佈告京師臣民周知,以安人心。

然而,近來的經(jīng)驗使他變得慎重了。之前瓊海軍大勝流寇,生擒高迎祥,他一度以爲找到了自己的“戚少保”,不僅昭告天下,還把夏天南封了爵,沒想到這位新鮮出爐的平南伯卻張揚跋扈,還一手策劃了圍困皇城的“兵諫”,彷彿是狠狠地打了他的臉。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現(xiàn)在他冷靜下來後,對吳三桂救北京的事也不敢抱十分希望。倒不是擔心將門出身的吳三桂會作出大逆不道之舉,而是他擔心吳三桂害怕“闖賊”兵勢強大,在山海關(guān)一帶畏縮觀望,不能星夜前來,或李自成一面分兵東去阻擋關(guān)寧兵西來,一面加緊攻城,使吳兵救援不及。

似乎是爲了驗證他的擔心,過了一會兒,王承恩匆匆進來。

“萬歲爺,如今各城門全被逆賊圍困,且有衆(zhòng)多賊騎在四郊巡邏,還聽說有衆(zhòng)多賊兵往通州前去,給吳三桂的手詔送不出去了。”

崇禎大驚:“東直門和齊化門都包圍了?”

“連外城的東便門和廣渠門也被逆賊的大軍包圍……”

崇禎臉色悽慘,默然片刻,然後問道:“城上的守禦情況,你可去察看了麼?”

王承恩猶豫半天,才說道:“萬歲爺!事到如今,奴婢只好冒死實奏。城外的河南兵和北直隸兵已經(jīng)作鳥獸散,抵擋逆賊全靠城內(nèi)守軍了。現(xiàn)在城上的青壯和三大營的老弱殘兵上城的也不多,大概三個城垛才攤到一個人,曹公公的御馬監(jiān)兵馬要防禦皇城,不敢派到外城。守城百姓每天只發(fā)幾個制錢,只能買幾個燒餅充飢。城上很冷,大家又飢又冷,口出怨言,無心守城。”

“逆賊今夜是否會攻城?倘若攻城,如何應付?”

“逆賊遠來,今日陸續(xù)來到城下,將城包圍,尚在部署兵力。以奴婢忖度,逆賊要攻城是在明天。今夜可以平安無事,但須謹防城中有變。”

崇禎問道:“城內(nèi)派兵巡邏,查拿奸細,難道就沒有兵了?”

“三大營的部分人馬在沙河禦敵,不戰(zhàn)而潰。留在城內(nèi)的三大營雖然按冊尚有五六萬人,但是前兩天經(jīng)戎政侍郎王家彥按冊點名,始知多半都是缺額,加上上次被瓊海軍和宣府、山西鎮(zhèn)殺了一批,實有官兵人數(shù)不到一半。這擴充後的京營也是老弱無用之人,充數(shù)支餉罷了。王家彥同奴婢商議,從中挑出一萬人上城,餘下的分在內(nèi)外城輪班巡邏。向外城中巡邏彈壓,就靠這一些不管用的老弱殘兵。”

崇禎明白吳三桂的救兵遠水難解近渴,守城兵力又極度空虛,亡國滅族的慘禍已經(jīng)來到眼前,驀然出了一身冷汗,渾身戰(zhàn)慄,幾乎不能自持。但是他畢竟是一位秉性剛烈的皇帝,霎時過去,他恢復了常態(tài),嘆氣說:“喚文弱過來,形勢這般緊急,兵部不能坐視,朕也不會坐以待斃。”

與此同時,香河縣境內(nèi),一支以騎兵爲主的大軍慢慢行軍,打出的帥旗寫著斗大一個“吳”字。當他們來到縣城外數(shù)裡時,發(fā)現(xiàn)前方有另一支大軍攔住了去路,旗幟上卻寫著一個“瓊”字。

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cè)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zhàn)後衆(zhòng)生相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五十七章 鄉(xiāng)勇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七)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wǎng)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zhàn)爭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zhàn)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zhàn)鬥意志的對決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zhàn)即潰的藤牌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九章 攻打胡家莊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fā)的血案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zhèn)撫司門口的血案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十六章 開工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zhàn)後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lián)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cè)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zhàn)後衆(zhòng)生相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五十七章 鄉(xiāng)勇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七)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wǎng)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zhàn)爭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zhàn)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zhàn)鬥意志的對決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zhàn)即潰的藤牌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九章 攻打胡家莊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fā)的血案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zhèn)撫司門口的血案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十六章 開工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zhàn)後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lián)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宜黄县| 德安县| 绍兴县| 乌审旗| 博野县| 永川市| 拉孜县| 辉县市| 彝良县| 金堂县| 修武县| 孟村| 蓬溪县| 探索| 当涂县| 称多县| 铅山县| 北辰区| 乐平市| 定边县| 濮阳市| 陵水| 昌邑市| 萝北县| 乃东县| 大荔县| 庄浪县| 长兴县| 内乡县| 蕲春县| 长泰县| 临清市| 陕西省| 利川市| 密山市| 大荔县| 邵阳县| 涪陵区| 报价|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