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

崇禎點點頭:“長卿言之有理。江南是賦稅重地,不容有失,先保江南,再救福建也不遲。”

轉頭看見仍然跪在地上的張鳳翼,崇禎沒好氣地呵斥道:“出不了主意,照吩咐做總會吧?剛纔的話你都聽到了,趕緊滾回兵部衙門去下調令吧!”

張鳳翼如蒙大赦,抹了一把頭上的汗,“臣告退。”趕緊爬起來一溜煙地走了。

溫體仁也準備回內閣,被崇禎叫住。

“長卿且慢,這份奏摺你怎麼看?”

溫體仁從王承恩手中接過一份奏摺一看,正是廣東巡撫慕天顏請求在瓊州設立軍鎮,以抵禦夷人、倭人等勢力的奏摺。這份摺子經過內閣票擬時,福建和浙江的消息還未傳來,溫體仁並未想太多,他只是看在謝三賓的面子上開了綠燈,沒有讓這份本應該在內閣就槍斃的奏摺胎死腹中。現在接連收到金門、臺州告急的消息,回過頭來再看這份奏摺,未免也太巧了,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好的聯想。

不過這想法只能爛在肚子裡,絕不能說出來。溫體仁回答道:“臣以爲:在瓊州設立軍鎮也有其道理,福建遊擊鄭芝龍歿於紅毛之手後,諾大的海疆竟無一人能鎮守,隱患不小。所幸夏天南異軍突起,從實力上看接過了鄭芝龍的衣鉢,在海上倚重於他並無不可。但是大明數百年來,除了東江鎮,也就設立了九大邊鎮,單獨爲海防設立軍鎮似乎有些突兀。總之,設立軍鎮有利有弊,臣等不敢擅專,只能由陛下聖裁。”

這話正反兩面都說了,最後把皮球踢給了崇禎,等於沒說。對於這個回答崇禎有些不滿意,不過沒有發作,只是揮了揮手:“這事須從長計議,摺子暫且留中不發,你先下去吧。”

溫體仁走後,崇禎仔細把這份奏摺從頭再讀了一遍,然後放回案幾上,皺眉思考起來。這一思考居然就是一個多時辰,天色已暗,眼看就到了用膳的時辰。

王承恩不敢催促崇禎,只是吩咐宮人點上了蠟燭。

光亮刺激到了昏暗中的崇禎,他彷彿從夢中驚醒,茫然四顧:“什麼時辰了,怎麼天就黑了?”

“已經是酉時三刻了,萬歲爺,該傳膳了。”王承恩回答道。

“居然就酉時了?唔……那就傳膳吧。”

御膳房的晚膳早就準備好,已經熱過一遍了,崇禎一開口,大大小小的碗碟立馬流水一般送了上來。

崇禎有心事,沒多少食慾,夾了幾筷子菜,味同嚼蠟。他點了點滿桌的菜,對王承恩吩咐道:“告訴御膳房,以後少做些菜,朕一個人也吃不了這麼多。再說現在國事艱難,處處大戰,都需要銀子,得講究個勤儉節約,能省一點是一點,就從朕做起吧。”

王承恩看著龍袍都打了補丁的崇禎,心中一酸,低聲答應下來。

崇禎並沒有注意到他的情緒,隨便嚐了幾口菜後,便讓人撤走了晚膳。然後站起身走了幾步,突然問道:“承恩,你說,這設立軍鎮一事與浙江、福建的告急有沒有聯繫?”

王承恩吃了一驚:“這……萬歲爺,奴婢愚昧,請萬歲爺明示。”

“那朕就說得明白一些:浙江的倭寇、福建的紅毛,是不是這夏天南爲了達到自己開鎮瓊州的目的,一手促成的?”

王承恩惶恐不已:“萬歲爺,若是這夏天南有如此能力,隨意驅動紅毛和倭人,那真是太可怕了,奴婢簡直不敢想……”

崇禎點了點頭:“朕也是這麼想的,如果大明出了這麼一個心懷叵測之徒,其危害不亞於遼東的韃子和西邊的流寇,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承恩仔細想了想,試探道:“不過,萬歲爺,話說回來,區區一名瓊州府參將,又哪來這麼大的本事?要知道,當年爲了驅逐紅毛,天啓年間在澎湖打了三年,本朝又在金門大打出手,耗費兵馬錢糧無算;倭人就更別提了,嘉靖朝整整打了二十年,軍民死了幾十萬人。這兩夥人都是狼子野心、貪婪狡詐之輩,怎麼會甘心被一個參將驅策?”

崇禎長出了一口氣:“都說旁觀者清,你沒看過奏摺,思路沒有被幹擾,想法也就簡單純粹些,倒是朕想的有些複雜了。若是紅毛和倭人都是能夠輕易驅策的角色,當年也不用打得這麼辛苦了。不過這設軍鎮的摺子上的時間也太巧了一些,不得不讓人起疑。”

“敢問萬歲爺,這份摺子和浙江、福建的消息哪個先到?”

“自然是這份摺子先到……”崇禎隨口回答,然後一怔,“這麼說起來,並非煽動戰事後才提出設軍鎮的要求,多少也能洗脫一些嫌疑。除非他認爲驅動紅毛和倭人如使喚家奴一般容易,纔會大喇喇地先上摺子……”

這話說出來連崇禎自己都不信。如果折騰得大明幾朝皇帝欲仙欲死的紅毛和倭人在夏天南眼中只是家奴一般,那嘉靖、萬曆、天啓連同崇禎幾任皇帝的臉豈不是被扇腫了?

崇禎自嘲地搖搖頭,他堅信大明不會出現這般妖孽的人物,說到底,夏天南只不過是一個頗有能力和野心的武將而已。

他再次拿起這份奏摺,如果夏天南真能驅逐紅毛和倭寇,那麼答應其請求設立軍鎮又有何妨?大明能打仗的武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籠絡住一個練兵和打仗都厲害的武將,比十個文官都有用。

想到這裡,他坐回椅子上,提筆在奏摺批閱:若此人能聽從兵部調遣,並驅逐福建金門紅毛戰船和浙江臺州倭寇,則將此事交付朝會廷議。

遠在瓊州的夏天南並不知道崇禎的心理活動,他只知道,紅毛和倭寇的把戲初見成效,兵部的命令不久後送到了廣東,再轉交給他,命令也很簡單:瓊州營即日開拔,水陸並進,擊退金門紅毛戰船和臺州倭寇。若無法兵分兩路,則先赴臺州,驅逐倭寇後再赴金門。

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九百一十六章 官兵如匪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四百八十章 董小宛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十六章 開工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八百章 手雷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十六章 開工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
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九百一十六章 官兵如匪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四百八十章 董小宛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十六章 開工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八百章 手雷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十六章 開工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平度市| 万全县| 林芝县| 桂平市| 上饶市| 永胜县| 武安市| 阳朔县| 乌拉特前旗| 精河县| 武陟县| 卓尼县| 古田县| 龙里县| 北京市| 安庆市| 宝鸡市| 陵川县| 邹城市| 罗田县| 东山县| 乐昌市| 宜君县| 奉节县| 波密县| 泌阳县| 外汇| 兴隆县| 庆阳市| 宁武县| 界首市| 高平市| 怀柔区| 日喀则市| 鄂托克旗| 九龙县| 西安市| 盐亭县| 于都县|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