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

夏天南找到礦主,直接問價,要買斷這個煤礦。

當初李礦主除了打點官府花了幾十兩銀子,另外並無什麼開銷,官府只看重金銀銅鐵礦,煤礦並不重視。不過刨去礦工的工錢,煤礦的盈利很是一般,加上近年煤價賣不上去,有人買斷,李礦主也樂得脫手,當下嘗試開出了兩百兩的“天價”,沒曾想夏天南價都不還,當即拿出了兩百兩銀子,寫下契約,連同幾千斤存煤一併買入,讓李礦主後悔價格還是開低了。

簽了契約後,夏天南給留下的礦工加了三成的工錢,並以同樣的價格招納新礦工,以擴大規模,增加產量。山東從萬曆年起就不太平,十年前還爆發了徐鴻儒發動的白蓮教起義,波及了大半個山東,近幾年又連遭水災,官府的田賦加派一日重過一日,許多百姓靠種田已經無法維持生活,一見有人高價招納礦工,就有不少人慕名而來,煤礦的開採量很快就翻了一番。

有了孫元化的名帖開路,加上舍得使銀子,夏天南很順利的打通了一條從黃縣到登州,再裝船運往廣東的路子。登州境內有很多幫助官府轉運糧餉器械的商人,甚至有人來往北直隸和遼東轉賣違禁貨物,運幾船煤自然不在話下。

爲了趕在兵變之前挖更多的煤,夏天南也是拼了,在黃縣一呆就是兩個月,原來的存煤加上新開採的,總數也有三萬多斤了,在極度簡陋的技術條件下,這個產量已經很不錯了。

此時已是十月底,局勢忽然就緊張起來了。有消息說,被孫軍門派去遼東打韃子的孔有德部因糧草不足,私下襲擾百姓籌措糧草,軍心不穩,恐怕會譁變。夏天南聽到這消息,知道兵變在即,恐怕不久就會波及到黃縣,馬上把這三萬多斤煤裝船運往臨高。爲了避免有人覬覦,飛剪船不宜長期停靠在登州,也暫時返回臨高。

夏天南自己則繼續留在煤礦,想在兵變之前再搶挖一批煤囤起來,等兵亂平息後運走。一旦登州大亂,恐怕很長時間都無法挖煤了,這時候囤多少算多少。再說就算孔有德此時醞釀作亂,打到登州來怕是要些日子。

他依稀記得,兵變起於吳橋,吳橋縣位於山東省西北與河北省東南邊緣,屬於後來的滄州市管轄區,離登州還有相當遠的距離,就算叛軍一州一縣打過來,怕是也需要不少時日。

讓夏天南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絲僥倖心理讓他陷入了一場忽如其來的危機。

夏天南畢竟不是林偉業那樣的人型電腦,對歷史的記憶無法精確到月。孔有德的消息傳到黃縣時已經過時了,此時他已經在同爲東江鎮舊人的李九成慫恿下發動了兵變。

孔有德起初並無叛亂之心,只是對派去遼東心存怨言。後金汗皇太極親率大軍進攻大淩河,祖大壽被圍困於大淩河城,孫元化命孔有德率本部人馬趕去增援。

孔有德不情不願的率兵出發,卻遭遇了沿途無法補給的困境。山東各地均不待見這支遼東兵馬,沿途各縣都拒絕提供糧草。士兵開始自發地向沿途百姓“籌措糧草”,孔有德睜隻眼閉隻眼,不加阻止。老百姓們深受其害,紛紛閉門罷市,唯恐躲之不及,遼東兵與山東人的關係更加緊張。

如果說被勒令增援大淩河讓孔有德憋了一肚子氣,那麼自己奉命北上,沿途各縣不僅不提供糧草,反而緊閉縣城大門,還出言諷刺,讓他心中的邪火開始燃燒起來。

引發矛盾爆發的導火索是一隻雞,後世有學者稱一隻雞斷送了明王朝。其實準確地說,應該是一隻雞斷送了徐光啓、孫元化等人軍事變革的進程,在原本的歷史時空,隨著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投降後金,把登州城內孫元化苦心經營的火炮和工匠、技術人員全部帶了過去,讓明清之間的武器對比發生了變化,加快了明王朝的覆滅進程。

孔有德部隊到達山東河北交界處一處叫吳橋的地方,手下士兵又開始四處蒐集糧草。不料這次卻踢到了鐵板,一個士兵搶了一戶人家的下蛋的雞,沒想到這人是山東望族王象春的家僕。

王象春爲官僚世家出身,曾祖王麟,贈官光祿大夫、兵部尚書。祖父王重光,官太僕少卿,戶部員外郎。父王之猷,歷任淮揚兵備道、浙江按察使,其兄王象晉,官至浙江布政使,全家五代皆爲進士出身。王象春本人也是萬曆三十八年榜眼,與大名鼎鼎的錢謙益是同年,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這樣的豪門,巡撫總督都要禮讓幾分,又哪是他小小的參將得罪得起的,更不用說明朝歷來文貴武賤,以文馭武的傳統了。

在這戶家僕的強烈要求下,孔有德忍氣吞聲,把搶雞的士兵耳上穿箭,在營內巡遊示衆,這就是所謂的“穿箭遊營”了。

在軍中,這種軍法嚴酷和屈辱程度僅次於斬首示衆,士兵們以沉默應對,累積已久的不滿已經處在爆發的邊緣。孔有德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不過僅靠剩下的一絲理智維繫,避免衝動釀成大禍。

這個家僕眼見不可一世的兵丁們如此丟人現眼,異常得意,開懷大笑。這笑聲在所有士兵耳中是那麼的刺耳,心中所有的屈辱和不滿終於爆發,一名士兵揮刀砍下了這人腦袋。

大禍已經鑄成,無法挽回。王象春之子又豈是省油的燈,他不依不饒,一定要查明真相,要求孔有德交出兇手。孔有德又怎麼能交人,軍心已經不穩,一旦把人交出去,隊伍恐怕就會譁變,但他又得罪不起王家,左右爲難。

這時李九成站了出來:“做出這種樣子作甚,當兵當成這個樣子,不當也罷,剋扣軍餉不說,糧草也不給,去遼東送死都不給吃飽飯。憑咱們這些人馬,便是落了草也不愁飯吃,山西鎮那邊好些逃散的兵丁都當大櫃了,自由自在,吃香的喝辣的,比當這營兵舒坦。”

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十章 投名狀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十一章 銷案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三百一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
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十章 投名狀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十一章 銷案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三百一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阿拉善左旗| 沾化县| 郎溪县| 金寨县| 昌黎县| 日喀则市| 宣汉县| 抚松县| 道孚县| 宜春市| 湄潭县| 邯郸县| 宁波市| 遂宁市| 曲靖市| 嘉定区| 内乡县| 金塔县| 汽车| 营口市| 孝义市| 东城区| 百色市| 泾阳县| 米脂县| 临夏县| 罗平县| 古丈县| 德庆县| 和静县| 辛集市| 西宁市| 宁强县| 新津县| 札达县| 汤阴县| 隆子县| 余江县| 泉州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