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

一崇禎一聽也有道理,李自成固然勢大,但發展倉促、根基不穩,未必是心腹之患,反倒是張獻忠等人不能輕視,不能按下葫蘆浮起瓢,顧頭不顧腚,給了張獻忠發展壯大的機會。

“長卿言之有理。不過李賊已到了北直隸,有何良策退敵,且無需調動洪承疇、孫傳庭北上?”

溫體仁胸有成竹地說:“嶺南有一支現成的強軍,只要調其北上,與北直隸大軍南北夾擊,則李賊必敗!”

嶺南?

崇禎眉頭緊皺,文武百官面面相覷。南方唯一可稱得上強軍的,不就是讓衆人頭疼不已的瓊海軍嗎?

楊嗣昌忍不住反駁:“閣老何出此言?夏天南前有悍然縱兵圍困皇城不臣之舉,後有搶佔遼南隔海窺視京師不軌之心,這樣的人物,防範尚且來不及,還調其北上,未免有引狼入室之嫌……”

溫體仁不慌不忙地回答:“所謂圍困皇城,確實有以下犯上之嫌,可也是事出有因,若非不是有功不賞還要置其於死地,夏天南也不會被逼得鋌而走險,而且能夠及時退兵就證明他對朝廷還有敬畏之心;至於攻打遼南未必是爲了隔海威脅京師,多半是貪圖功名,想名垂千古罷了。這樣的人,利祿心重,即便桀驁不馴,但可以利用,只要駕馭得當,就是朝廷之福;如果一味防範打壓,危害更甚於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請陛下三思。”

其實這些話溫體仁早就想說了,但是兵困皇城、人心惶惶時不方便說,楊嗣昌慫恿皇帝調兵北上防範時沒機會說,現在李自成崛起,對京城造成了很大威脅,強敵壓境,正好是給夏天南洗白的大好機會。

崇禎眼神有些飄忽,陷入了沉思,難道這個讓自己如芒在背的刺頭真的可以信賴重用?

見崇禎猶豫,溫體仁趁熱打鐵:“陛下,夏天南再跋扈,總還是吃朝廷俸祿的官兵,許之以功名利祿即可;而李賊居心叵測,提出‘不納糧’一說,這是要顛覆朝綱啊,這樣的人,無論如何都要剷除。再說,李自成曾是高迎祥的部將,夏天南親手擒獲高迎祥,兩人之間的樑子無法化解,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只要說動瓊海軍北上,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對朝廷絕對有利無弊!”

百官聽了眼睛都一亮,對啊,夏天南弄死了高迎祥,李自成於公於私都要給高迎祥報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管是哄騙還是利誘,只要設法讓兩人懟上,不管誰輸誰贏,對朝廷都是好消息。衆人欽佩地望向溫體仁,要不人家怎麼坐上首輔之位呢,眼光格局果然不一樣。

這一番話打動了崇禎,這驅虎吞狼之計很對他胃口。瓊海軍不好惹,流寇也不是善茬,讓兩方打起來,坐山觀虎鬥,豈不快哉?

“很好,長卿此計甚妙。不過誰能爲朕分憂,趕赴廣東說服夏天南呢?”明末軍頭擁兵自重的風氣漸濃,北有以祖大壽爲代表的遼東軍閥,南有夏天南的瓊海軍,空口白牙幾句話未必就能調得動這些軍頭。崇禎現在要錢沒錢,要糧沒糧,拿什麼去打動財大氣粗的夏天南,讓他巴巴地跑到北直隸跟流寇拼命?更別說幾個月前還鬧出了炮轟軍營、圍困皇城的不愉快,要說夏天南心裡一點芥蒂都沒有,連崇禎自己都不相信。

溫體仁提示:“夏天南功名心重,陛下可以考慮適當加封賞,比如加太子少保,如果剿滅李自成,許諾再封爵……”

夏天南現在已經是一連串官職爵位加身:大將軍、平南侯、太子少傅、左都督,再加太子少保已經驚世駭俗,還要再封爵,就只有封國公了。

崇禎不甘心地說:“封侯才幾天,難不成又封國公?本朝無此先例,莫非要朕開這個先河?”明朝能封世襲罔替的國公的人,大多是開國功勳,在崇禎看來,屢屢挑戰朝廷底線的夏天南何德何能與徐達這樣的勳臣比肩?

溫體仁耐心勸說:“陛下,籠絡一個武將,總好過讓李自成之流顛覆朝綱。”

與溫體仁一個鼻孔出氣的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王應熊站了出來,奏道:“陛下明見:李賊口口聲聲人人不納糧,耕者有其田,這已經不是匪寇行徑了,而是妄圖推翻我大明數百年江山,此人比張獻忠之流更加惡毒,必須剷除。相比之下,區區爵位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只要能籠絡夏天南賣力打仗,一切都是值得的。”

封建王朝說到底是地主階級的政權,徵糧收稅是國之根本,這個根基如果動搖,王朝離覆滅也不遠了,更何況朝中文武百官大都是士紳的代言人,自然不希望看到這一幕,聞言紛紛出列奏對:

“請陛下三思,不惜一切代價剷除李賊!”

“事有輕重緩急,封賞夏天南事小,剿滅李自成事大!”

“國之根本不能動搖,請陛下即刻下旨吧!”

……

面對羣臣的諫議,崇禎有些招架不住,只能做出取捨,無奈地說:“既然如此,那就下旨,給夏天南加太子少保,調其入京。如果能全殲李賊,另有封賞。”

羣臣很滿意,素來剛愎自用的皇帝能夠從善如流,讓他們很有成就感,紛紛阿諛:“陛下聖明!”

崇禎問溫體仁:“只是誰去宣旨,替朕說服其北上?按理來說,長卿你是最佳人選,可是內閣不能少了你……”

溫體仁回答:“說服夏天南並非易事,臣推薦一人,或許可行。”

“誰?”

“司禮監隨堂太監方正化。此人數次赴瓊州傳旨,與夏天南熟識,也好說話些。”

崇禎點頭道:“既然是長卿的推薦,朕信得過,就派方正化前去傳旨。如果成功,回京之後,朕提拔他爲秉筆太監。”

現在的秉筆太監是曹化淳,也是深得崇禎信任,但是他身兼數職,同時還是東廠提督,並總提督京營戎政。崇禎也不希望權力過分集中在幾個人手裡,如果方正化真的辦事得力,有這個能力,把秉筆太監一職給他,但是東廠還保留在曹化淳手中,既培養了一個新的得力干將,又維護了曹化淳的臉面,同時讓權力結構更均衡,一舉三得。

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八百二十一章 拒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十六章 開工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
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八百二十一章 拒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十六章 開工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印江| 乌恰县| 施甸县| 巴东县| 绍兴市| 赣榆县| 呼和浩特市| 梁河县| 玛曲县| 乌兰察布市| 松滋市| 南安市| 梁山县| 沈阳市| 靖江市| 东莞市| 孟州市| 台南县| 和平县| 蓬安县| 广丰县| 巴青县| 宜兰县| 卢龙县| 乐昌市| 锦屏县| 奇台县| 泾阳县| 肇州县| 诸暨市| 武穴市| 温州市| 视频| 普安县| 颍上县| 上杭县| 淅川县| 财经| 余庆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