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

黃猛甲給出一炷香的時間,說是讓城內投降,其實客觀上給了城內準備防禦的時間。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實在太短,放在規模大點的州縣,這點時間什麼都幹不成。

好在臨高縣城實在不大,大戶也就那麼幾家,聽聞黎人攻城,恐慌不已,紛紛把家中的健僕派了來,倉促之間,也湊齊了一兩百人,提著棍棒,上了城牆。

吳縣令一看,不少人手中的棍棒甚至是臨時拆下來的門栓,再看看城下土兵手中的鋼刀,心中涌起一陣無力感。縣衙庫房倒是儲備了一些刀劍。但此刻亂民的攻城已經是箭在弦上,返回縣衙庫房取出刀劍分發下去已經來不及了。罷了罷了,今日大不了以身殉國,留得身後美名吧。

環顧四周,發現只有錢師爺陪在左右,其餘縣衙官員一個不見,登時大怒。

“來人,把王縣丞他們叫來,今日賊子攻城,凡退縮躲避者,本官定參他一個臨陣脫逃,必教他脫去身上官袍!”

臨高縣除了正印坐堂縣令,佐貳官縣丞,就只有典史了,主薄暫時出缺,前任主薄剛剛致仕回鄉,這偏僻州縣無人肯來,補缺不易,只能暫時空著。正印堂官發飆,縣丞和典史沒法躲,這個臨陣脫逃的大帽子扣下來,誰也承受不起,只能灰溜溜地從家中來到城牆上。

縣丞姓王,典史姓林,都是本地人,深知黎亂的厲害——瓊州府黎漢之間矛盾由來已久,歷朝歷代黎人作亂多如牛毛,黎人攻打縣城也不是首次,倘若攻下縣城,這些漢族官員難逃一劫。他二人本想躲在家中,如果城破,就冒充百姓糊弄過去,眼下被逼著穿著官袍上了城牆,心中一面大罵吳明晉祖宗十八代,一面思索著等會如何脫身。

一炷香的時間很快過去,吳縣令肯定不會打開城門投降,黃猛甲舉起刀,大喝:“攻城!”

幾十名土兵們擡著雲梯朝城牆衝去,更多的土兵持刀緊隨其後。由於沒有弓箭的干擾,幾架雲梯很快就架上了城牆,土兵們把鉤刀咬在嘴中,爬上雲梯,銜枚而上。

城牆上的衙役連同健僕不到兩百人,又毫無守城經驗,看著土兵們要爬上來,慌亂不已,有人去推梯子,有人拾起零碎磚頭朝下砸去,還有人拿木棍鐵尺去砸快要爬到垛口的土兵。

面對毫無組織的混亂抵抗,土兵們只是默不作聲的往上爬,期間雖有被磚頭砸中或者被木棍捅中跌下梯子的,但是雙方人數相差了不少,城頭的抵抗如同在湖水中投下幾個石子,激起幾朵浪花後就沒了動靜,很快就有土兵爬上了城頭,與對方廝殺起來。

吳明晉看著一個土兵爬上了牆頭,然後是兩個、三個,越來越多,既緊張又害怕,可是又無計可施。他一介文官,讀過不少聖賢書,可是在眼下毫無用處。

倒是林典史平日掌管緝捕,粗通武事,雖說暗恨吳縣令把自己叫上城頭,但大家終究還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眼見情勢危急,站出來大聲指揮,喝令衆人集中人手連砍帶推,把幾架雲梯破壞的破壞,推倒的推倒,攻城的勢頭爲之一阻。待騰出手來,再圍攻城牆上的十來個土兵。

在城牆上,守城方佔據局部優勢,衆人棍棒齊上,土兵們寡不敵衆,被打死打傷幾人,其餘人眼見不敵,直接跳下了城牆,縣城的城牆不太高,腿腳可能摔斷,倒也摔不死。

吳縣令看得真切,忍不住喊了句好:“林典史,做的好,本官一定爲你請功!”

林典史謝過,轉過身卻拉長了臉。縣城的城防太簡陋,又承平已久,什麼檑木、狼牙拍、火罐等守城器械一概全無,就算是用金汁也來不及燒開了。而且對方人實在不少,縱然打退了一次進攻,也無濟於事,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城下,斬腳峒的陣列後方,夏天南帶著黃漢生、楊由基和所有護衛隊員隱藏在樹林中觀戰。眼見第一波攻擊受阻,夏天南搖搖頭:“這還只是偏僻州縣,守城人數遠少於攻城一方,又都是烏合之衆,若是中原大城,這攻城戰怕是更加艱難。”

他命令黃、楊二人:“斬腳峒和我們合訓一段日子了,這些土兵都是我的預備兵源,不能在這無謂的攻城中有過多傷亡。你們兩人上去,帶領斬腳峒中善射之人,壓制城頭,幫助他們一鼓作氣攻下縣城!”

二人領命,離陣而出。到得斬腳峒陣中,黃漢生對黃猛甲說:“黃峒主,老爺有命,你派出峒中善射的勇士,和我二人一起壓制城頭。”

對這兩人的箭術,黃猛甲有刻骨銘心的體會,連口答應,叫出十名平日裡打獵時射箭準頭好的,跟在兩人之後。

二人帶領十名射手,來到城下,張弓搭箭,瞄準城頭。這時土兵們發起了又一波攻勢,架起尚未破損的幾架雲梯,再次向上爬去。城頭垛口出冒出不少人頭,想故技重施,把梯子推離牆頭。

黃、楊二人率先射出了手中的箭,兩名健僕面門中箭,仰頭倒下,身後十名射手也紛紛出手。就算不是箭無虛發,這麼近的距離,命中率也很高,一時間城頭衆人倒下一片。

兩輪箭下來,城上的林典史手足冰涼。

敵人動用了弓箭,而己方毫無還手之力,這城還怎麼守?射上來的箭矢不少是獵戶用的,殺傷力一般,中者未必喪命,可是有幾根箭矢明顯是重箭,中者立斃,要命的是準的嚇人,堪稱箭無虛發。只要有這幾張強弓在,守城衆人都不敢冒頭。

牆頭的壓力消失了,土兵們飛快的往上爬,很快就上了城頭,一個接一個跳了上去,片刻之間,城頭上的土兵就與守城方數量相當。人數一接近,斬腳峒土兵的戰鬥力就顯現出來了,一個能打兩三個衙役。守城衆人本就靠人多壯膽,人數不佔優勢了,節節敗退,已經有腳快的轉身就跑了。

林典史看清大勢已去,調頭就跑,王縣丞緊隨其後。

錢師爺也沒有殉身的想法,跟隨林典史和王縣丞朝城牆下跑去。經過吳縣令身邊時,稍微猶豫了下,還是扯住了他的袖袍,這時也顧不上什麼上下尊卑了,大喊道:“東主,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留住有用之身要緊!”

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六百七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
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六百七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阿坝县| 奉节县| 凯里市| 济阳县| 米泉市| 临颍县| 宁陵县| 云南省| 芜湖县| 库车县| 图片| 武平县| 永平县| 乐东| 马关县| 新竹县| 游戏| 和林格尔县| 合山市| 开平市| 平武县| 华池县| 清镇市| 剑河县| 阿拉善右旗| 宾川县| 登封市| 黄冈市| 闽清县| 鄂尔多斯市| 革吉县| 宜春市| 龙海市| 休宁县| 武强县| 武功县| 漳浦县| 浪卡子县| 定陶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