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

左武衛請衆人等後退十丈之外,其餘衆多將士也都退到遠處,做好了萬一的準備。左武衛只後退一丈遠,將手中小旗一揮,喊道:“點!”

一個炮手用火把點燃了引線,炮手們立刻退到左武衛身邊,神情緊張,一齊注視嘶嘶冒著火花迅速燃短的引線。

大炮雖然威力很大,但是當時的大炮鑄造缺少工藝管理,鑄炮材料也良莠不齊,質量不能保證。同時缺少經驗豐富的炮手,學習的是翻譯的時候毫不考慮度量衡換算的西洋炮術書籍,這使得很多火炮第一次發射就會炸膛,往往會死傷許多人。

引線冒著嘶嘶的火花往火門中燃去,突然,火門紅光一閃,緊接著炮口噴出火光,發出“轟”一聲巨響。衆人只覺得腳下土地一震,霎時間大炮前一片濃煙。在大炮響時,幕僚們和將士們都本能地將腰身一貓,炮手們也往下猛一蹲。

左武衛彎著腰,他看見紅光時趕快張開嘴巴。炮響之後,他迅速跑近大炮,查看了一番又用手摸一摸,放下心來,趕緊過來稟告:“鎮臺,炮身完好無損。”

何如賓和幕僚、將佐們走近觀察,檢視炮身、炮架,堅固如初,很是滿意。過了一刻工夫,有親兵從二里外的土丘旁飛馬馳回稟報:炮彈飛過了土丘,打斷土丘後面的一棵樹。

“據稱賊人火器犀利,比此炮如何?”何如賓笑道。

“賊人之炮再犀利也不過如此。”有幕僚說道。

“呵呵,這還是五斤炮子的小炮而已,若是放射十五斤炮子的大炮,一炮即可糜爛三四里。賊人的火器再犀利最多也就如此了。”何如賓胸有成竹,“左守備,現在火器營有多少大炮?”

“回稟鎮臺:加上這十位紅夷大炮,新舊炮共計一百六十四位。”

“虎蹲炮之類不算在內了。去掉這些小炮,有多少?”

“回稟鎮臺:有三十八位。”

何如賓頗爲滿意,有此犀利火炮,輔之以一萬多大軍,賊人定然不堪一擊。

他隨後巡視了火器營。這個火器營是他就任總兵後新設的,調集了許多火炮,又新造了不少炮車。何如賓見火器營營伍整齊,甲仗器械精良,士卒或是操練或是維護器械,忙忙碌碌,並無遊手懈怠之兵,感覺很是滿意。

他讚賞了一番左武衛練兵有方,在一干幕僚的衆星捧月中離開了。

送走何如賓,左武衛吩咐手下:“炮膛刷洗乾淨了就收拾物件,準備套馬回營。”

士兵們牽來新近置辦來的川馬,套上大炮。川馬體小力弱。這種炮車製造的非常笨重不說,而且沒有火炮前車,牽引的馬匹不但要往前拉,還要承擔壓在背部的重量。利用畜力的效率很差,非得七八匹馬才能勉強牽引。左武衛知道本地蒙古馬很稀罕,江南和廣東也不養騾子,只好用川馬湊數。

“這馬的力氣太小了,還不如騾子。”他身邊一個把總說。

“這是南方的小川馬,比山東的驢子還小。”左武衛說,“拉起車來還抵不過一頭驢子。走山道馱運貨物還成,拉車拉炮都不行。”

“卑職看此地牛很多,不如用牛。”

“牛太慢了。”他搖頭,“而且容易受驚。戰場上炮銃一發,牛一驚豈不是立刻就要壞事。”

回到營寨安頓完大炮,左武衛又去了火藥工場,離著軍營炮臺大概五六裡遠,有一大片窩棚,是製造火藥的作坊。那裡日夜不停地從各地用船運來製造火藥的材料:硫磺、木炭和硝石,間或也運來一些其他東西,有曬乾的人糞便,烏頭之類有毒的中草藥,還有石灰桐油之類。

左武衛身爲火器營的主將,對火藥和炮子的供應最爲關注。他統帶火器營,火藥、炮子是事關生死的事情,不能不重視。

“造了多少火藥了?”他問。

管事稟告道:“回稟大人,如今已經造了一萬斤了。多是擊藥,亦有少量的爆藥。還有毒火藥和藥餅子。”

“這太少了。一萬斤不頂用。”

“是,只是要用的麻桿炭不好找,正換用柳木炭。”管事的說,“如今造火藥與以前不同,硝石硫磺均得提純了才能用。光提生磺要用牛油豬油,十斤就要費去二三斤,籌措起來頗費時日。”

從火藥工場的土圍裡出來,三四里外黑煙沖天,這裡是鐵匠營所在地,軍中兵器大多是鐵製,官軍雖然武器有官府專門設局製造,但是軍中還是攜帶有一部分鐵匠工具、鐵料和木炭,用來隨時修理武器,必要的時候也能趕製些消耗大的武器,比如箭頭鐵子之類。現在鐵匠營日*日夜夜都在趕製炮子。

營地裡,一個棚子裡叮叮噹噹在打造修理刀劍矛槍,而露天有七八座融鐵爐子,爐火熊熊在融化生鐵,澆注炮子,地上滿是大小泥模。

左武衛見一邊的堆料場上堆滿了各種鐵料,有從鐵場買來的鐵磚、鐵棒,也有軍中汰換下來的各種兵器物件。用廢了的坩堝和打碎的泥模堆成了數尺高的小丘。新鑄的各種炮子用藤筐盛放,已經堆了好幾畝地大小。左武衛知道小筐子裝得是大炮子,大筐裝的是羣子。

管營千總李漠見他到來趕緊出來迎接。和火藥一樣,左武衛對儘快製造更多的炮子有迫切的要求。打仗的時候炮子消耗很大,萬一出現火器營無炮子可用誤了戰機,他的腦袋可就不保了。

他看了下筐裡的大炮子,炮彈鑄得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很圓,有的卻圓徑差異很大。彈體的光潔度也不一樣。一些大炮子表面十分粗糙,近乎蜂窩一般。更要命的是一樣的五斤炮子,大小居然還略有不同,有的差異極大,一看尺寸就有很大的誤差。

“這大炮子得分一分。”他對著李漠說道,“得最圓最光的才能給紅夷大炮用。其他的只能當封門子。還有就是這尺寸,大的大,小的小,也得分一下。”

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四百章 城門口的攻防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後“分贓”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六十二章 侵吞功勞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
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四百章 城門口的攻防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二百八十七章 應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後“分贓”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六十二章 侵吞功勞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岗巴县| 铜山县| 定南县| 克山县| 阿图什市| 新乡市| 锦州市| 靖远县| 栖霞市| 临高县| 永仁县| 汾西县| 依安县| 厦门市| 达州市| 英超| 锡林郭勒盟| 区。| 五台县| 阿勒泰市| 定兴县| 万全县| 阳泉市| 张掖市| 双桥区| 平阳县| 英吉沙县| 宁都县| 涟水县| 扎赉特旗| 新宾| 开江县| 尤溪县| 图木舒克市| 南华县| 峨山| 马龙县| 龙泉市| 河曲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