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

衆人笑了起來,譚二說道:“村長,你怕是沒什麼酒量吧,一小杯就醉?”

譚山辯解道:“我客家酒能喝一罈,土燒也能喝幾杯的,怎麼就酒量差了?明明是好酒勁道大……”

夏天南對古代的酒沒什麼概念,詢問司馬德:“司馬先生平日喝酒嗎?究竟什麼酒纔算好酒?”

司馬德在南京兵部雖是一小吏,但畢竟是六部裡的人,平日少不了受人宴請,酒也喝得不少。他沉吟道:“若論好酒,須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最後嘗其味。將酒倒於杯中,其色要透徹無雜質;將酒杯置於鼻下二寸處,輕嗅其味,要香氣四溢;最後嘗味,要辨別味道是否醇正,嚥下第一口酒後以舌抵脣,酒氣從鼻而出,看是否刺鼻。只有色香味俱全,纔可稱得上好酒。”

夏天南頗爲汗顏,他在舊時空酒也喝得不少,可是沒有這樣的心得,看看人家,品酒的理論心得一套一套的。他轉頭問林偉業:“老林也喝酒吧?你覺得好酒和烈酒的區分在何處?”

林偉業說道:“譚老村長說的是劣酒,司馬先生說的是好酒。土燒和好的燒酒,本質都是一樣的,其實都是蒸餾酒,比釀造酒酒精含量大,度數高。好壞的區別是純度的高低,雜質的多少——純度越高,雜質越少,口感就越醇正,香味也越細膩,反之就會像譚村長說的,辛辣刺鼻,口感很差。”

夏天南已經無語了,一個冶金專業的理工男,會造槍造炮也就算了,涉獵帆船領域可以說是興趣,可是連白酒的製造工藝也懂,就只能用變態來形容了。

他湊過去小聲問:“你別告訴我,你那個穿越愛好的論壇,還會準備全套白酒製作工藝?準備穿越後用酒把大明皇帝和滿清韃子醉死嗎?”

“呵呵,還不至於那麼無聊。我是山東人,雖然酒量不咋地,但是父輩們都喝,而且我叔叔是酒廠的車間主任,平日裡喝醉了就喜歡拉著我吹噓他們廠的白酒如何好,略懂一點,略懂一點。”

難怪,夏天南佩服了一番林偉業的雜學後,問司馬德:“司馬先生,你說的那種好酒,賣多少銀子,賣的多不多?”

“若是紹興花雕之類,每斤300到500文不等,燒酒我喝的少,價錢我就不清楚了。這是以前的價格,現在到處鬧災,糧食短缺,米價騰貴,恐怕好酒的價格又翻了一番了。而且好酒一般很難喝到,南來北往知名的酒莊就那些,一年也產不了幾壇酒,容易喝到的又不是好酒,比土燒略強而已。”

“酒價和米價又有何關係?”夏天南只喝酒,不懂釀酒工藝。

林偉業代爲答道:“燒酒一般多用穀物爲原料,南方多用稻米,北方多用小麥,這樣的酒纔好喝。好酒要幾斤糧食纔出一斤酒,現在很多地方飯都吃不上了,還有誰用糧食來釀酒,你說米價和酒價有沒有關係?”

“原來如此。就不能用其他原料代替嗎?”

“倒也不是不行,馬鈴薯之類的也行,可是口感是趕不上糧食釀的酒,再說……”林偉業靠近他一點,低聲說:“馬鈴薯大規模推廣還是到清朝,在明朝不普及……”

夏天南點點頭,自言自語道:“這麼說,想做高端的酒就得用主糧做原料,有點奢侈啊……”

在明末,無論是朝廷、後金還是流民,糧食是第一要緊的戰略資源,手中有糧,心裡纔不慌。明末流民爲何這般聲勢浩大,而且屢剿不滅,就是因爲陝北一帶大旱,顆粒無收,朝廷又無力賑災,百姓沒有飯吃,自然要造反了。

司馬德補了一句:“且不說糧食緊要,就算有餘糧做酒,沒有技藝精湛的做酒師傅,反倒糟蹋了糧食。那些老字號的酒莊,釀酒的技藝都是子承父業,絕不外傳,我們又上哪裡去找這樣的人才?”

說道制酒工藝,倒是提醒了林偉業,他嘗試問了一句:“司馬先生可曾聽說過二鍋頭?”

司馬德茫然地搖搖頭:“我喝過汾酒、麴酒,倒是沒聽說過二鍋頭。”

林偉業嘿嘿笑了一聲,心中有了計劃。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二鍋頭到了清朝改進燒酒工藝時纔出現。二鍋頭是北方的知名白酒,到了現代銷路也是極好,而且用的原料是高粱,以麩曲爲糖化、發酵劑,相對於大米和小麥爲原料的大麴、小曲燒酒,工藝流程簡單、生產時間短、成本低、產量大,用來衝擊這個時空的燒酒市場最爲合適不過。最重要的是,這種酒的工藝別人不會,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他對夏天南說:“司馬先生倒提醒我了,技藝高超的師傅很難找,不過只要給我找來普通的釀酒師傅,我就能做出獨一無二的燒酒。未必會超過那些最好的燒酒,但勝在產出穩定而且量大。而且不用稻米,也不用小麥,用高粱就成!”

“哦?”不僅夏天南,所有人的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在場的人雖然出身有高低,酒量有大小,但沒有幾個不喝酒的,正如司馬德所說,好酒難喝到,容易喝到的不是好酒,若真有這樣的好酒,而且想喝就能喝上,那真是好酒之徒的口福了。

夏天南最關心的是這種酒的獨特性和穩定的產量,有了這兩點,就能搶佔市場,如果原料成本低,還不用佔用糧食,那就更好了。他心裡癢癢,問道:“到底是什麼酒這麼好,難不成真是二鍋頭?”

“正是二鍋頭!你別小看它,原料便宜,成本低、產量大,稍微包裝一番,衝擊中端市場毫無問題。至於爲什麼是獨一無二的,容我賣個關子,稍後跟你詳說。”涉及到明清兩代的時間差,林偉業還真沒辦法當衆說,只有告知同爲穿越者的夏天南。

聽得林偉業如此說,衆人都知趣地避開了這個問題,先進的工藝保密是應該的,人多口雜嘛!

夏天南雖然有點不太明白,但是技術方面的問題,他一向是無條件相信林偉業的,既然他這麼肯定,那就是有把握了。當即拍板:“如果其他人沒有更好的建議,那麼就試一試二鍋頭……額,這個新的燒酒!”

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七)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槍指著頭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二十七章 紳士
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的理由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一章 奇妙的穿越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七)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槍指著頭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二十七章 紳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富源县| 井研县| 合阳县| 通河县| 股票| 津南区| 仁化县| 合江县| 永仁县| 泸溪县| 江阴市| 二手房| 田阳县| 抚州市| 石楼县| 遂溪县| 五家渠市| 道孚县| 桦甸市| 宁乡县| 乌兰县| 上饶市| 长春市| 天峨县| 什邡市| 嘉黎县| 崇礼县| 太和县| 射洪县| 盐边县| 乐至县| 家居| 祁连县| 育儿| 伊吾县| 河东区| 肃北| 西畴县| 共和县|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