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

聽了呂易忠的話,王尊德點點頭,卻不做聲。

李息覺也知道,劉33香的老巢在哪裡他們一無所知,這話等於白說,於是低下頭作冥思苦想狀,免得東主不滿。

呂易忠看著王尊德的表情,聯(lián)想到最近聽到的風(fēng)聲,悄聲說:“臨高如何?”

王尊德停下了踱步。這與他心中所想不謀而合。

呂易忠作爲總督的幕僚,這類消息自然是知道的。這股新冒起的海賊來勢洶洶,大有成爲第二個劉香的勢頭,老巢位於臨高,離廣東也近,大軍不必勞師遠征,屆時還可讓瓊州府助剿,至不濟也能籌措糧餉什麼的。

“聽聞這股海賊賊人竊據(jù)的是博鋪,臨高縣並未失陷。”李息覺提醒道,“一應(yīng)錢糧都是繳上來的。”

“是極。”呂易忠點頭,“官軍圍剿博鋪,正去了臨高一害,於國於民都是大大有利之事。”

呂易忠說的便是關(guān)鍵要害之處了:若是剿了“盤踞臨高的海賊”,朝廷上不免就有人要對廣東居然一直沒有上報縣城失陷之事而挑剔,現(xiàn)在只提博鋪話就說得圓了,何況臨高的確沒有失陷,也不算欺騙朝廷。至於縣城城牆都拆沒了,這種“小事”地方官府自然是不會上報總督府給自己找不痛快的。

想到這裡,王尊德只覺得茅塞頓開,頗有撥雲(yún)見日之感。連連點頭。

呂易忠和李息覺知道他已經(jīng)是首肯了這個想法,但是還要權(quán)衡一番利弊。自己二人眼下要做得,就是把這件事情先行落實下來。兵、船、糧草各從何來?需用多少?軍餉雜費又如何籌劃……這些細務(wù)都要一一考慮周全,有得還要備上幾套方案。等到真正實行的時候再由制臺大人選擇。

這些事情,僅僅靠他們自己是幹不了的,好在總督府裡有一個很大的幕僚班子,從當過知府的退職官員到只會填詞作曲的輕佻文人一應(yīng)俱全。雖然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也頗有一些能員幹才。

王尊德終於開口:“你二人下去擬個方案,待我過目再說。”

呂易忠和李息覺退了下去,很快就召集了十來個王尊德最爲親信的幕僚,商談此事。

有人問道:“一旦動兵,糧、餉何來?”

這是打仗的關(guān)鍵所在。朝廷不是沒有軍隊,但是軍隊只能算是活著而已。要讓這夥武裝叫花子出去打仗,第一要發(fā)餉,欠餉全部發(fā)清做不到,至少也要發(fā)一部分,不然兵大爺們不願意動身;其次開拔照例要發(fā)安家費,還要有犒賞;打完仗,不論勝敗,總得撫卹傷亡,若是得勝,還得有一筆犒勞的軍費。

至於開拔作戰(zhàn)所需糧草,也要實現(xiàn)籌劃準備停當。士兵平日裡可以半飢半飽,打仗的時候總不能讓人枵腹從公。相比于軍餉,糧草的問題在廣東還算較爲容易解決,公庫裡的儲糧尚且豐裕,瓊州府還有多處專門爲備黎儲備軍糧的倉庫,常年備有數(shù)萬石的糧食可以就近調(diào)撥。

“至於撫卹犒勞,這是後事,暫時可以不議。先籌出開拔的費用來便是。”呂易忠定下了調(diào)子。

“如今各軍欠餉都近半年。每名兵丁軍餉摺合每月一兩,須得補發(fā)二三個月,至於安家費,每人又得二兩。大兵未動,每兵至少費五兩,若是動用一萬人,未出大營就要先花五萬兩!”有人剛一算賬就咋舌了。

“你算少了,行軍還有公使雜費,還要有各種開銷。這筆錢沒有一二萬之數(shù)亦不能開拔。”有的幕僚有從軍的經(jīng)驗,“至於火炮、船隻整修,難道不要錢?”

“你不用算了。”李息覺插嘴道,“天啓年間俞都督驅(qū)逐澎湖的紅毛夷人,花了藩庫近四十萬兩。這次動兵,絕不會少於當時。軍費至少亦得三十萬兩。這還是從嚴,若是從寬,須得翻上一倍。”

衆(zhòng)人爲之氣奪,別說六十萬兩,現(xiàn)在就算籌三十萬兩出來,也得和廣東藩庫打一番饑荒才行。至於廣西的藩庫,廣西的駐軍自身還要靠廣東協(xié)餉,根本就指望不上。

呂易忠見氣氛有點低落,趕緊把話題岔開:“到底要用多少人馬、船炮,須得制臺大人與總兵大人商議了才能定奪。此事且放在一邊,先議其他。”

於是幕僚們又議調(diào)用何處的人馬、如何進兵,如何渡海,怎麼與當?shù)氐鸟v軍聯(lián)繫等等。廣東總兵何如賓的本部兵馬充任進剿的主力,作爲廣州本地不多的精銳之一,制臺下屬的標兵營也是要拉去的。瓊州當?shù)氐鸟v軍自然也不能落下,瓊崖參將麾下的水師也要受總兵何如賓的節(jié)制,當?shù)氐泥l(xiāng)勇也可以作爲兵力的補充。

討論出了一個像樣的方案後,便呈給總督過目。

堂堂兩廣總督一旦下定決心要做某事,除了皇上的聖旨,兩廣境內(nèi)無人可以阻攔。王尊德分批召見各級官員,透露此事,廣東官場對此事沒有理由反對,至少從表面上看,達成了一致共識。廣東布政使司已經(jīng)答應(yīng)王尊德,先期撥銀二十萬兩供軍隊整修武器船隻和開拔之用,其他的經(jīng)費,隨後再想辦法進行籌措。

五月端午節(jié),正是賽龍舟的日子。肇慶城裡城外,熱鬧非凡。小冰河期的廣東,端午節(jié)的天氣還能穿夾衫。城內(nèi)的總督衙門前戒備森嚴,廣東官場大小官員都從水路趕赴肇慶赴會。

廣東布政使的大轎先從側(cè)門進入總督衙門,隨後又有許多文武官員,包括廣東總兵何如賓、巡按御史高舜欽、海北分守道、海南分守道、廣州知府等人都陸續(xù)來到。

總督衙門的大堂後邊,過了一進院落,便是二堂。二堂除中間大廳之外,兩邊還有暖閣,也就是聚會議事的地方。

主要的官員都到了以後,由王尊德主持會議。

“今日召集大家前來,主要是商議剿匪之事。近來有海賊佔據(jù)博鋪,四下吞併小股勢力,逐漸坐大,已成瓊州乃至廣東洋麪一害。近日還探得消息,這股海賊私鑄大炮,打製鳥銃,火器十分犀利。長此以往,必將成我廣東一省之大患。請諸位各抒高見,如何徹底剿平海賊?”王尊德詢問道。

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zhàn)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zhàn)(一)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lián)鄭抗劉?第十章 投名狀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nèi)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zhàn)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zhàn)艦命名(二)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zhàn)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zhèn)共進退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三)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十八章 擴張第五百九十章 關(guān)寧軍的野望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zhàn)即潰的藤牌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jié)盟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zhàn)爭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zhèn)壓饑民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十一章 銷案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guān)前走一遭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zhàn)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zhàn)(一)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lián)鄭抗劉?第十章 投名狀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nèi)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zhàn)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zhàn)艦命名(二)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zhàn)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zhèn)共進退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三)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十八章 擴張第五百九十章 關(guān)寧軍的野望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zhàn)即潰的藤牌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jié)盟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zhàn)爭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zhèn)壓饑民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十一章 銷案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guān)前走一遭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一百三十七章 瑪麗婭的補償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乐东| 都江堰市| 微博| 吴忠市| 什邡市| 监利县| 依安县| 西吉县| 林口县| 鲁甸县| 阳曲县| 永城市| 盘山县| 若尔盖县| 新闻| 邹平县| 泽库县| 闸北区| 屏边| 合肥市| 宜君县| 博乐市| 佳木斯市| 武宣县| 浮山县| 额济纳旗| 多伦县| 涞源县| 济源市| 裕民县| 永胜县| 富平县| 宜昌市| 咸丰县| 铜川市| 玉屏| 霞浦县| 蛟河市| 龙泉市|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