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

崇禎的話說出了不少文武百官的心聲:甭管夏天南打韃子是爲了沽名釣譽還是吃飽了撐的,反正是打贏了,遼南也收復了,這是客觀事實,而瓊海鎮就算再怎麼桀驁不訓,終究還是大明官兵不是?夏天南這廝跋扈張揚是有的,野心也是有的,但是若說打韃子是包藏禍心,怎麼都說不過去。

楊嗣昌卻不這麼想,他分析道:“陛下,夏天南已經把手伸進了山東,據聞東三府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山東緊靠北直隸,對京城的威脅可想而知——現在他又悍然出兵攻打遼南,佔據了蓋州、金州、旅順,打下復州也只是遲早的事,加上山東登萊,這是以點帶面,打造一條圍困京城的鎖鏈啊!”

其實夏天南派人打下了這幾處地方,除了旅順口之外,都沒有派兵進駐,主要目的是搞破壞,達到敲山震虎的目的,這其中的區別,遠在千里之外的楊嗣昌自然無從知曉,他只是按照通常的思路來解讀這一次軍事行動。這番分析雖然離題甚遠,圍困京城也是想當然,但是歪打正著,隱隱約約觸及了夏天南“牽制韃子,先內後外”的戰略意圖。

這番說辭針對性很強,成功地挑起了崇禎對夏天南的疑心。崇禎悚然一驚,細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從蓋州到旅順、登萊,這不正是一條弧線,把京城和北直隸都囊括其中的鎖鏈嗎?

自從承天門兵諫之後,崇禎就有了一種被迫害妄想癥,總覺得“有刁民想害朕”,而這“刁民”是指誰,自然不言而喻。楊嗣昌這種似是而非的分析,引發了他的恐慌,而且越想越覺得正是如此。他憤憤地拍了一下龍椅,厲聲道:“夏天南安敢如此?”

楊嗣昌雖然沒有崇禎那樣的被迫害妄想癥,可是瓊海軍先在永定門外破壞了他與韃子議和的計劃,現在招呼不打一個就自作主張攻佔遼南,更是把這計劃完全摧毀了,換了他是皇太極,也不可能在吃了一個這麼大的虧之後還能氣定神閒地與對手停戰議和——雖然瓊海鎮不受兵部控制,但是皇太極卻會把瓊海鎮乾的事算在朝廷頭上。議和已成泡影,“攘外必先安內”的計劃也無從談起,加上之前在京城的過節,讓他對夏天南更加仇視,只要有機會,他絕對會鼓動崇禎用盡一切辦法對付這個刺頭。

溫體仁皺眉道:“文弱是不是危言聳聽了?以瓊海鎮之強,若有不軌之心,用得著這麼大費周章嗎,還要煞費苦心跑去遼南打下蓋州、金州、旅順?”

這話雖然沒直接點破,但隱含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瓊海軍完全可以一路平推到京城,京營根本抵擋不住,還需要故弄玄虛嗎?

崇禎臉上有些掛不住,可是又不好駁斥溫體仁的話,畢竟人家說的都是事實啊!他沒有接這話茬,轉而問楊嗣昌:“文弱有何提議?”

楊嗣昌正色道:“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管瓊海鎮是何打算,未雨綢繆早作打算總不會錯。臣提議:調集北直隸、河南的駐軍,移防至京畿一帶,拱衛京師,防患於未然。”

溫體仁一聽,加強京師的防衛,這個理由倒是不好反駁,於是放棄了爭論,搖了搖頭,退回了隊列中。

首輔不反駁這個提議,其他官員就更不會反對了,皇帝都表示了對瓊海鎮的忌憚,那麼部署兵力加強京師的防禦,就是政治正確的選擇。既然有了保險的選項,那麼文武百官就知道怎麼做了,一時間官員紛紛出列,對楊嗣昌的提議表示贊同。

“楊部堂所言極是,京師的安危關係到大明社稷,抽調周邊兵力拱衛京師理所當然,臣附議。”

“臣也附議。”

……

崇禎見臣子都贊同,決心愈發堅定,便拍板定了下來。

“既然衆愛卿都贊同,那就這麼定了。著兵部調集北直隸、河南營兵,移防至保定府、天津衛、永平府三地,所需錢糧由兵部協同戶部籌措。”

保定府在京城南面,與天津衛一東一西形成了一道門戶,卡住了北上京城的必經之路;永平府在京城的東面,正好對著遼東半島,加強此地的軍事力量,理論上可以防禦來自遼南的威脅。這麼安排,從紙面上看是很周密的。

百官齊呼:“陛下聖明。”

朝會散了之後,楊嗣昌回到兵部,開始籌辦調兵移防之事。雖然這事是皇上定下來的,作爲兵部正堂的他又是極力推動,上層的阻力是沒有的,但速度依然不會太快:官面的流程必須要走,公文往來就需要不少時間,而且爲了調撥這些軍隊的錢糧開支,少不得要和戶部扯皮,想要軍隊開拔,至少是幾個月之後了,等到移防完畢,最早也是明年了。

和繁瑣的官場流程相比,某些私下裡的渠道做事效率要高得多。散朝之後,溫體仁就把早朝上發生的所有事寫了一封信,命人送到了夏天南派駐京城的黃龍那裡。

黃龍本是高迎祥手下一員大將,現在則是瓊海軍派來專職駐守京城打探、傳遞消息的負責人,相當於舊時空的“駐京辦主任”。收到首輔大人送來的書信後,他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從天津衛出海,乘船走海路返回臨高送信。爲了保證信息暢通,夏天南讓船廠定做了一艘袖珍型的飛剪船,名叫“蓬萊”號,專用來通信。

情報司的人乘坐“蓬萊”號風馳電掣趕往臨高,速度比陸地八百里加急的驛站快得多,不到十天就從天津到達了博輔港。

南園。

夏天南捏著溫體仁的那封信,哈哈大笑:“真是天助我也!”

別人看到的只是朝廷加強了對瓊海軍的防備,而夏天南則看到了兵力調動後對整個天下格局的影響:河南的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現在還抽調入京,正好給了李自成大展拳腳的機會,提前推動闖軍北上,借刀殺人的計劃就可以實施了。夏天南這隻蝴蝶的翅膀,終於壓過了歷史巨大的慣性,改變了原本歷史事件的走向。

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五十章 打造火銃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五十章 打造火銃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五百五十八章 島津家屈服了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
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五十章 打造火銃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五十章 打造火銃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五百五十八章 島津家屈服了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焦作市| 玉龙| 会东县| 喀什市| 开封市| 郓城县| 夏津县| 唐海县| 兴化市| 和硕县| 北海市| 宁海县| 汕尾市| 金沙县| 桦南县| 庆元县| 五峰| 汕尾市| 六盘水市| 明水县| 南投市| 阳原县| 务川| 社会| 新密市| 星座| 兰坪| 海伦市| 孟村| 江西省| 阳东县| 合肥市| 抚州市| 扶风县| 石柱| 北安市| 镶黄旗| 定陶县| 辉县市| 仁寿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