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

見識過臨高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后,一行人繼續前行。

畢竟常年在皇宮裡打轉,方正化很少長距離步行,走了一會以後腿腳有些痠痛,忍不住伸手錘了錘腿。劉全看在眼裡,朝身邊的人吩咐了幾句,過了一會,“叮鈴鈴”的鈴鐺聲響起,一輛沒有乘客的有軌馬車停在了他們面前。

“公公,若是走累了,上車坐坐吧。”劉全指了指有軌馬車,介紹道,“這種馬車是在平地上跑的,穩當得很,一點也不顛簸。”

方正化好奇地打量了一番馬車,除了輪子是架在兩道鐵軌之上,車廂也比普通的馬車長了很多,輪子多了一對,另外也看不出多少異常。等他進去後,才發現別有洞天,長長的車廂異常寬敞,桌椅都有,桌子上甚至還擺放了茶水點心,看起來就是一個大戶人家的房間。

他嘖嘖稱奇:“聽說萬曆爺那時候,張太嶽的轎子是32人擡,裡面臥房、廚房、茅廁一應俱全,還有兩名小廝伺候,聽的咱家羨慕不已,想必這馬車也和他的差不多了吧?”

劉全笑道:“小人見識少,張首輔的轎子是什麼樣不知道,但是在臨高,製作這樣規模的馬車並不難,也不需要幾十人來擡,一匹馬不夠,加一匹馬便是。”

臨高的有軌馬車技術逐漸成熟,從最開始實驗性質的幾輛馬車增加到了二十幾輛,鐵軌的長度也從幾裡的總長度慢慢增加到十幾裡,把碼頭和城區的交通時間縮短了一大半,構建了一個“半小時”經濟圈——原本從博輔碼頭到臨高主城區步行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現在乘坐有軌馬車只需要半小時。

爲了更好地發揮這種新式交通工具的作用,在林偉業的建議下,夏天南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管理所,人員編制暫時掛靠在“臨高技術研究院”的名下,由專人負責馬車、鐵軌的維護、保養,並調度整個鐵軌路線的運行,保證不同時段的馬車不會出現“撞車”的窘迫——雖然以馬車的速度,即使撞上了也不會發生重大事故,但也會讓整套系統陷入停滯甚至癱瘓。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有軌馬車已經成了博輔與臨高城區之間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雖然和真正的鐵路無法相提並論,但總算是正兒八經的軌道交通系統了,在裝載量、運行速度和平穩性上把本時空傳統的交通工具甩出了十幾條街。隨著百姓對這種新玩意的適應,還發展出了不同的衍生車型,有客運型,也有貨運型,前者運人,後者專門運貨——海運回來的貨物、商品用有軌馬車運回城區,效率比肩挑手提要高得太多——甚至爲了滿足高層出行的需要,還出現了vip車型,拆掉了部分座椅,打造出一個明朝版的“豪華”房車,也就是方正化看到的這種。

方正化雖然貴爲司禮監隨堂太監,放在整個大明政治地位也不低,好歹也是紫禁城中央辦公廳的重要人物了,但終究是個宦官身份,又是在天子身邊——這位爺的龍袍都是打補丁的,你在他眼皮底下揮霍享受不是找死嗎——就算撈了一些銀子,可是起居哪敢觸碰奢靡逾制的紅線,所以日子過得算是比較樸素了。現在看到這種能和傳說中的32人擡大轎相媲美的玩意,方正化心裡自然是躍躍欲試,很想坐一坐,過過癮,但是又有些忌憚。

他糾結地問:“本朝乘坐肩輿、軟轎、八擡大轎,都有定製,咱家坐這樣的馬車,會不會逾制?”

劉全嘿嘿一笑,回答:“朝廷規定的是轎子,可不是馬車,再說了,公公將來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宮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何來逾制一說?再說公公身邊的隨行人員都被我支開了,這天高皇帝遠的,你不說我不說,誰又知道呢?”

方正化見對方安排得妥妥帖帖,放下心來,踏上了馬車,劉全跟著上了車。

馬車緩緩啓動,果然如劉全所說,這車極爲穩當,比起出京時乘坐的馬車強上百倍。方正化是個閹人,從京城到天津出海,一路上馬車顛簸,吃了不少苦頭,是身體正常的男子所無法體會的,所以對於這樣的舒適感格外受用。

沒過多久,馬車到達了“終點站”博輔碼頭。方正化掀開窗口的布簾往外望去,港口船帆蔽日,碼頭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他忍不住問:“咱家有個疑惑,下船時便想問,只是找不到人解答:這些五湖四海的海商齊聚臨高,據說是來交銀子,到底是個什麼章程?另外,朝廷在運河沿途設立鈔關,那是因爲運河是船舶必經之路,可大海茫茫,不可能設卡阻擋,你們又怎麼讓這些海商乖乖地來臨高呢?”

劉全咳嗽幾聲,解釋道:“公公,其實臨高設立了一個稅關,用意和朝廷的鈔關是一樣的,就是對往來船舶徵收貨稅。至於海商爲什麼乖乖地來臨高繳稅嘛,其實也簡單:瓊海軍水師縱橫四海無敵手,海上是咱們的天下,誰敢不繳稅,幾炮下去就搞定,連船帶貨全部沒收,讓他們血本無歸。這樣一來,誰敢逃稅?”

方正化瞪大了眼睛,這種法子簡單粗暴,毫無顧忌,可見瓊海軍在海上比陸上更肆無忌憚。作爲盟友,他也沒有提出私自設卡收稅的“非法性”,而是對收稅的效果更感興趣。

“那麼,這樣收稅到底歲入幾何?朝廷的幾大鈔關歲入也算不少了,從成華年間十幾萬兩白銀,到天啓年間五十餘萬兩,總數一直在增加,海商比內河的商賈更闊綽,只怕也不會低於這個數吧?”

劉全有些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說:“這個……實不相瞞,這運河鈔關一年的進賬,和臨高稅關一個月差不多……”

“一個月……”方正化被真正震撼到了,朝廷花費無數人力物力,在運河設立重重關卡,一年下來,居然只相當於臨高稅關一個月的收入?只知道瓊海鎮和夏天南有錢,卻沒想到有錢到了這種地步,這就是所謂的富可敵國吧?

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六百九十一章 破城(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五百九十二章 指鹿爲馬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艦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三百三十七章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
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二十三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六百九十一章 破城(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五百九十二章 指鹿爲馬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艦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三百三十七章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七百九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泗阳县| 克拉玛依市| 砚山县| 西昌市| 防城港市| 双峰县| 肥东县| 航空| 岳池县| 定远县| 大厂| 大竹县| 灯塔市| 西昌市| 格尔木市| 宜都市| 卓尼县| 高淳县| 广宁县| 葵青区| 云林县| 铜山县| 昌邑市| 景泰县| 蚌埠市| 奉新县| 博罗县| 广州市| 桂阳县| 兴化市| 宜春市| 巫溪县| 赫章县| 昌平区| 枣强县| 澜沧| 杂多县| 西昌市| 桐庐县|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