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

盔甲的事夏天南多少知道一些,在遠赴山東與韃子交手前,林偉業(yè)曾經測試過榴霰彈、原始版手雷,順便展示了那種類似於青銅聖衣的盔甲——樣式比較簡潔,除了一個圓邊帽頭盔,就是護肩和護心鏡之類了,用來遮擋要害部位。

“盔甲大規(guī)模列裝嗎?產能跟得上嗎?”

林偉業(yè)搖頭否認:“我和你討論過的,這種盔甲只是遮擋要害,不至於被韃子的重箭一箭斃命,也能彈開輕箭,所以樣式簡單,打造工序也不太複雜。但即便如,現有的產能想要滿足幾萬人的需求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加上重量也不算輕,多少會影響開槍的頻率和準頭,耗費的體力也更大。我個人認爲不需要大規(guī)模裝備部隊,只需要給少量身輕體壯的士兵佩戴即可——而且這些人可以兼任擲彈兵。”

“擲彈兵?”這個名詞夏天南也聽說過,在拿破崙時代曾經風靡一時,不過後來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他狐疑地問,“這種過時落伍的玩意,咱們有必要使用嗎?現在的部隊構成非常簡單,就是線列步兵、炮兵、騎兵和使用線膛槍的特殊兵種,互補長短,如果再增加一個新的兵種,而且發(fā)揮的作用有限,似乎沒有必要吧,甚至對與指揮和後勤保障還會造成額外的壓力。”

“一種是否落伍,必須要聯繫本時空的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林偉業(yè)解釋,“歷史上擲彈兵的沒落,是因爲榴彈炮和線膛槍的快速發(fā)展。咱們現在的對手,基本上沒有像樣的炮,更別說榴彈和線膛槍了。最具威脅的還是韃子的弓箭,與滑膛槍的射程相差無幾,仍然在擲彈兵的攻擊範圍內。擲彈兵扔出這種小型榴彈的距離雖然略短於滑膛槍和精銳弓箭手,但比起排槍的線殺傷,爆炸造成的傷害是面殺傷,波及範圍廣得多,能夠輕易打亂對手陣型,甚至讓對方崩潰。再說,韃子還有楯車這種原始防彈車,直線射擊很難擊潰他們,拋扔手雷是一種很好的剋制手段,這一點不可忽視。”

“至於指揮和後勤保障的不便嘛,根本不用擔心。”林偉業(yè)說,“我的設想是不設專職的擲彈兵,只是在連以上的建制中挑選身材高大、體格健壯的士兵兼任擲彈兵,只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客串擲彈兵,隨時可以轉化爲普通的線列步兵,你所擔心的事,不存在的。畢竟部隊的主力兵種還是使用滑膛槍的線列步兵,相對廉價、可以消耗並且容易形成規(guī)模的線列兵纔是王道,不管是擲彈兵還是線膛槍,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是無法取代前者的。”

夏天南聽懂了,林偉業(yè)的意思是不增設新的兵種,只是挑選部分強壯高大的士兵在某些情況下客串擲彈兵,這樣就沒有問題了。他點點頭,“原則上盔甲只用來裝備兼職的擲彈兵,這個建議聽起來不錯,可以在部隊中推行。另外,你說的炮兵重新規(guī)劃是什麼意思?”

一說到這個話題,作爲資深軍迷的林偉業(yè)明顯就嗨了。他伸手邊比劃邊說:“現在的體制是每個營配備一個山地炮兵連,每個團配備一個野戰(zhàn)炮兵營,這種模式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於:每個團甚至每個營拉出去,都可以作爲一個獨立的作戰(zhàn)單位,火力也算不錯,與規(guī)模較小的敵人交手時優(yōu)勢明顯。弊端在於:碰到人數較多的強勁對手時,單個炮兵營的火力密度又有些不夠,更別說攻城了。如果集中幾個團的炮兵,臨時抱佛腳的效率很感人,對於指揮和各團之間的配合協(xié)調也是一個考驗。所以,我建議,保留營級的山地炮兵連,撤銷團屬炮兵營,野戰(zhàn)炮全部集中起來,加上臼炮,組建獨立的炮兵團。”

“獨立的炮兵團?”夏天南聽了有些心動。

“對。拿破崙喜歡把火炮集中起來使用,就是所謂的‘大炮羣戰(zhàn)術’,集中大量的火炮對於一個主要目標狂轟濫炸,以彌補滑膛炮的精度不足的問題,這種戰(zhàn)術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的豐功偉業(yè)。”

“聽起來很不錯的樣子。”夏天南眼睛一亮。

“未來我們的對手是流寇和清軍,小打小鬧的戰(zhàn)鬥會越來越少,大規(guī)模的會戰(zhàn)會越來越多,這樣的條件下,與其追求火炮的機動性,還不如首先保證火炮的威力。所以,組建獨立炮兵團是大勢所趨。”

“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軍隊的編制該怎麼辦,取消的炮兵營用普通步兵營替換嗎?”

“可以考慮。另外,團作爲軍隊的最大建制已經不合適了,現在能夠馬上拉上戰(zhàn)場的兵力已經有好幾萬了,直接用軍的建制吧。黃漢生、魏連橫、蘇粗腿各領一至兩萬人,直接稱爲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吧?當然,這和舊時空傳統(tǒng)的團、旅、師、軍並不是同一個概念,咱們的軍下面直接是團。在沒有電報的年代,我們不需要太複雜的指揮,指揮體系要儘量扁平化。”

“行,聽你的。”夏天南全盤採納了林偉業(yè)的提議。

臨高本土厲兵秣馬時,臺南和山東也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氣息。

調兵回臨高整編的書信分別被送到了魏連橫和蘇粗腿手裡,用來運兵的船也一併到達。兩人立刻按照信中的指示著手安排。

擴編後的第二團和獨立團帶著操練已久的預備役部隊(屯丁)陸續(xù)登船。由於人數衆(zhòng)多,總數涉及好幾萬人,登船的過程足足花費了一兩天。

爲了保證效率,魏連橫和蘇粗腿把思想素質好、準備推薦爲基層軍官的人第一批派回了臨高,在軍校開始了培訓,系統(tǒng)地學習陸軍步兵操典和指揮作戰(zhàn)的技巧,深造之後,再授與軍銜。雖然瓊海軍整體北上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留給這些準軍官培訓的時間不算太多,可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畢竟專業(yè)軍官與線列戰(zhàn)術、絕對紀律、獨立炮兵並稱爲近代軍隊的標誌,也是瓊海軍與流寇、韃子這些古代冷兵器軍隊的最大區(qū)別之一。

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zhàn)艦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zhàn)略方向調整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九百零五章 新武器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jiān)府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zhàn)(二)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zhàn)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zhàn)推演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六)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guī)則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zhàn)書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槍指著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zhàn)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zhàn)俘營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fā)大財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wèi)局的作用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
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六十三章 風帆戰(zhàn)艦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zhàn)略方向調整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九百零五章 新武器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jiān)府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zhàn)(二)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zhàn)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zhàn)推演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六)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三百七十四章 宰肥羊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guī)則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zhàn)書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槍指著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zhàn)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zhàn)俘營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fā)大財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wèi)局的作用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泽库县| 安顺市| 靖西县| 长汀县| 裕民县| 吉水县| 东明县| 龙岩市| 台湾省| 嵊州市| 青浦区| 辽宁省| 英吉沙县| 湖北省| 绿春县| 南木林县| 察雅县| 仙居县| 梁河县| 图们市| 彩票| 府谷县| 长汀县| 德保县| 武乡县| 从化市| 登封市| 绥江县| 高唐县| 巧家县| 克拉玛依市| 会泽县| 库尔勒市| 土默特右旗| 花莲市| 天门市| 滨海县| 寻乌县| 裕民县|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