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

“坤興公主?”李自成回頭問,“有這麼一號人物嗎?怎麼進宮的時候沒聽說過?!?

宋獻策回憶了一下,回答道:“這應該是崇禎的長女,估計是兵亂時跑掉了,沒和皇上打過照面……”

“管她這個公主是真是假,擋我者死!”李自成急著跑路,沒工夫和一個前朝公主磨嘰,伸手從隨從那裡接過了自己的弓,大聲喊話,“上面的人聽著,識相的就把城門大開,孤不和你們計較,要是膽敢阻攔,殺無赦!”

一個白衣女子從城牆上探出頭,譏諷道:“李自成,你攻入京城逼死我父皇的時候,沒有想到會有這一天吧?前有埋伏,後有追兵,號稱二三十萬大軍,如今身邊只剩下萬餘人,衆叛親離……”

在火光的照耀下,李自成臉色有些猙獰,他張弓搭箭,瞄準了那名女子,冷聲道:“你那死鬼父皇自作孽不可活,即便孤不入京,他遲早也是這個下場。至於孤是否衆叛親離,輪不到你來評價。孤現在數三聲,趕緊打開城門,否則待大軍殺上牆頭,爾等一個都別想活!”

朱媺娖還待諷刺幾句,旁邊一個京營將領將勸道:“公主還是暫退幾步,闖逆的箭可指著你呢!”

朱媺娖微微一笑,說:“符副將,今日能夠在正陽門擋住李自成,你功不可沒,等平南伯恢復大明正溯後,安心等著封賞吧?!?

“承蒙公主信任,末將就算肝腦塗地,也要手誅此獠!”

被稱爲符副將的正是神機營指揮官符安康,當初奉旨炮轟夏天南臨時駐紮的兵營就是他。

夏天南當日被朱媺娖用計脫身後,一口氣擊潰了神機營的攔截,卻沒有殺符安康泄憤,事後也沒有人來追究他辦事不力的責任,所以這個副將的官帽還是保住了。李自成入京後,京營毫無戰鬥意志,成羣結隊的投降,符安康自然也不能免俗,一槍沒放就乾淨利索地倒戈了。李自成爲了穩定局面,京營的官兵暫時都原封不動,官職也沒有任何改變。符安康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歷經政權變更後,依然坐在神機營副將的位置上。

不過符安康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大順軍之所以沒有動自己,是因爲暫時騰不出手,等到李自成登基之後,所有京營的將領肯定都會被大順軍的人取代,自己最好的下場也不過是回家做個富家翁。不過這樣的亂世中,他除了聽天由命,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直到朱媺娖暗中與他聯繫。

朱媺娖被崇禎放出宮後,依靠自己以前在宮外的勢力,順利地躲過了大順軍的搜查,潛伏了下來。永王、定王被嘉定伯出賣,她卻安然無恙。不過朱媺娖不甘心就這樣眼睜睜看著父皇的江山就這樣被一羣流寇竊取,她一直在尋找機會,等到瓊海軍與關寧軍兵臨城下,她知道機會來了。

她找到了曾經打過交道的符安康,開出了條件:協助她對付李自成,事成之後,提拔符安康爲京營三大營的統領總管官,總督京營戎政。

從一個營的副將一躍成爲掌管三大營的總督,這樣的條件相當優厚,符安康膽子雖然小,聞言也動了心。只要能夠趕走大順軍,恢復大明朝廷統治,這樣的官職可謂京城武官的頂峰,可以封妻廕子了。他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成功的機率,以及這個承諾如何兌現。

“公主,末將斗膽問一句:您如何斷定李自成會敗?另外,您的許諾如何讓新皇承認?”

朱媺娖雖然年輕,但是久在宮外歷練,遠比幾個弟弟精明,而且經過了斷臂風波後,性格大變,比以前要沉穩了許多,聞言沒有一絲慌張,鎮定地說:“李自成不過是一介流寇,幾十萬大軍只是一羣烏合之衆,面對平南伯,他有幾分勝算,你心裡沒點數嗎?瓊海軍戰力如何,你可是親身體驗過的……”

符安康想起當日那劈天蓋地的排隊槍斃,打了一個寒顫,連連點頭:“正面對陣,流寇無論如何打不過瓊海軍。”

“至於新皇會不會聽我的話,這個你也不要擔心。我父皇、母后都已罹難……”說道這裡,朱媺娖眼中閃過一絲悲傷,“能夠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也就我幾個弟弟。永、定二王雖然落入了流寇手中,不過闖逆爲了收買人心,只是將他們關押,並未害其性命;太子雖然沒有消息,但這說明他目前還是安全的。無論他們誰繼承皇位,我這個姐姐的話都會聽。再說了,平南伯率大軍入京,剿滅流寇後,就是本朝第一功臣,在朝堂說話自然有足夠的份量,而他卻欠我一條命……”

這話再明白不過了,朱媺娖是未來皇帝的親姐姐,對有可能掌握朝堂話語權的平南伯又有救命之恩,無論從哪方面看,她都有資格作出這樣的承諾。

符安康再無猶豫,當即跪下:“末將全聽公主吩咐?!睜懥饲俺?,這場賭博值得一試,何況在瓊海軍和關寧軍的夾擊下,大順軍的贏面並不大,怎麼看自己都不虧。

兩人一拍即和,於是就開始籌劃如何對付李自成。原本朱媺娖是打算趁亂帶著神機營入宮“斬首”,後來聽宮中的眼線說李自成要往南逃竄,便改變了計劃,在必經之路攔截,於是就有了正陽門的這一出好戲。

李自成不清楚這其中的來龍去脈,也沒心思弄清楚,他等了片刻後,見城樓沒有迴應,鬆開弓弦,箭矢帶著“嗚嗚”的聲音飛向對面,消失在半空中。

“聽孤號令:不惜一切代價攻破城門,敢阻攔者殺無赦!”

跟著李自成出逃的都是心腹老兵,以老營爲主,他們自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要是不在最短的時間攻破正陽門,被後面的追兵趕上來的話,恐怕就要斃命於此。命令一下,所有人都嗷嗷叫著撲了上去。

符安康抖擻精神,大聲下令:“神機營的弟兄們,闖逆覆滅只是遲早的事,只要擋住他們,就是大功一件,投敵的罪名既往不咎,還能得到新皇封賞,成敗在此一舉,給我狠狠地打!”

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頭齊聚洪武門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九百一十八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六百九十一章 破城(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戰(六)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
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頭齊聚洪武門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七百二十七章 溫府風雲(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九百一十八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六百九十一章 破城(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打臉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五百三十三章 華人商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戰(六)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斗六市| 云阳县| 泰安市| 千阳县| 平遥县| 嵊泗县| 大同县| 新巴尔虎右旗| 绥阳县| 小金县| 夏津县| 大田县| 泰顺县| 卓资县| 临潭县| 兴化市| 新和县| 石棉县| 沁源县| 三门峡市| 怀仁县| 潢川县| 昭通市| 武城县| 屏东县| 吉木乃县| 武宣县| 林西县| 博野县| 房产| 茌平县| 张北县| 衡水市| 永新县| 尼玛县| 元江| 安泽县| 和顺县| 凤阳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