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

魏連橫提問:“這軍制倒好理解,這營長大致相當於千戶或者千總,連長大約就是百戶或把總,底下的排長、班長就是總旗、小旗了。只是自我們以下,這些百戶、總旗、小旗如何任命,誰來任命?”

夏天南氣定神閒,“這些基層軍官,我自然不會瞎任命,你們可以推薦,然後參加軍官培訓班,學成並通過考覈之後,就能正式任命。”

“軍官培訓班?”幾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路數。

“簡單來說,就是專門培訓各級軍官的,就像讀書人念私塾、進縣學一樣。”

黃猛甲頭疼不已,試探著問道:“還要考覈?總不會要像漢人書生考秀才一樣吧?”

“考是必須的。不過不用像書生一樣背四書五經,都是打仗能用的東西,比如槍炮的操作、陣型的排列之類。”

衆人鬆了一口氣。

“不過識文斷字是基本要求,每人都要學會常用的字句,不僅要認識,還要會寫。達不到要求,不能任命爲軍官,你們幾個,則必須要通過考覈,哪天通過了,才能指揮部隊。”

“啊?”幾人全部傻眼。

黃猛甲小聲嘀咕:“我粗人一個,大字不識幾個,叫我識文斷字,還不如讓我上戰場……”

聲音雖小,可是夏天南聽見了,打斷了他:“大鐵棒子砸人很爽吧?識字太辛苦對吧?上天確實賜予了你強健的體魄,力大無窮,可是你僅僅滿足於靠力氣吃飯,幾年十幾年之後,最多也就當個幾百人的頭目,能有多大前程?”

黃猛甲一窘:“我……”

“你們是我將來要倚爲棟樑的領軍之才,不能僅僅依靠匹夫之勇,否則,以後瓊州營規模擴大,幾萬甚至幾十萬人,我又怎麼放心把隊伍交給你們?”

幾人非常慚愧,紛紛表明態度:“屬下明白了,定不負將軍厚望。”

在夏天南的引導下,整編之後的文武兩套體系開始正式運作了。以天南商行爲首的商業、工業體系倒還好,除了商行是初建,其餘工廠不過是按照慣例運轉。瓊州營則小步快跑邁入了2.0時代,從單純的護衛隊向一支近代軍隊轉變:不僅按照近代軍隊的模式建立了步炮合一的合成部隊,還創建了不同於東方所有軍事力量的軍官制度。

按照林偉業的說法,近代軍隊的四大標誌就是:線列戰術、絕對紀律、獨立炮兵、專業軍官。其中線列戰術已經運用於多次實戰,現在隨著12磅山地榴彈炮、m1857拿破崙炮、10英寸臼炮相繼投入使用,以及兀多望等人的到來,炮兵的獨立化和專業化也步入了正軌,加上軍官培訓班的設置,最後一塊空缺也即將補上,標誌著脫胎於護衛隊的瓊州營一隻腳已經踏入了近代化軍隊的門檻。

兀多望爲首的葡萄牙教官團已經測試了山地炮和野戰炮的性能,獲得了不同角度、不同彈種的射程和需要藥量等詳細數據,製作了對應的矩尺和銃規,開始對降兵中的火器營士兵進行培訓,原護衛隊的炮手也參加了培訓。即使沒有林偉業這個bug般的存在,依靠文藝復興中發展起來的幾何學、物理學、數學等知識,兀多望等人也能訓練炮手掌握基本的彈道學原理,提高火炮瞄準技術。

軍官培訓班分爲陸軍和海軍兩種。陸軍軍官培訓班設在馬嫋軍營,夏天南、林偉業親自擔任教官,黃漢生因爲長期負責護衛隊訓練,又參與了幾乎所有的戰鬥,以教官和學員的雙重身份參加;海軍軍官培訓班設在博輔,教官自然是威廉,查爾斯也被邀請參與,負責對船型性能和維護知識進行講解。

培訓的學員則是黃漢生、魏連橫、威廉等人通過實戰中的觀察推薦的,炮兵軍官由兀多望等人根據演練教學中的表現來推薦,陸軍主要是連、排長,海軍則包括艦長、大副、水手長、炮長。

蘇粗腿因爲戰鬥中的勇敢表現,被推薦成爲排長人選,他在衆位袍澤羨慕的目光中驕傲地走向兵營中的培訓班。與他一起同行的除了一些老護衛隊的隊員,還有兩個博輔之戰的降兵。

他好奇地打量這兩個降兵,小聲向旁邊的同伴打聽:“怎麼降兵也能當官?咱們東家可是真夠大度。”

“豬呆腦(海南話,傻瓜的意思),現在都叫將軍了,莫再一口一個東家。咱們這次去培訓班,都能撈個官身,出來最小也是個總旗了。”一個消息靈通的人說道。

旁邊有人糾正:“咱們將軍是參將,咱們都算營兵,應該是哨官、把總,總旗那是衛所的官。至於這兩人,”這人低聲說道,“聽說本就是官軍火器營的守備、千總,因爲操炮厲害,被夷人教官推薦爲炮兵連長,相當於把總。在你看來是交了好運,在他們自己看來是連降兩級。”

“嘖嘖,守備變把總,還真是……”幾人低聲討論一番這兩名降兵的遭遇,再想到自己是泥腿子當官,心情大好。

李漠悄聲問左武衛:“大人,咱們還真的去做這個把總啊?”

“當然。你我都是被俘的降兵,就算讓你去當馬伕你也得去。再說,這新任的夏參將能讓咱們當把總,說明對所有人一視同仁,這很公平啊!”

李漠搓了搓手:“我只是覺得一個守備一個千總再從把總幹起有點彆扭,既然大人都不介意,我當然也不會說啥了。”

“這段時間,弗朗機人教我們操炮,你也見識過了:這弗朗機人操炮之術固然高明,這大炮更是精良無比,我們火器營敗在這炮底下,不冤!作爲降兵,能夠幹回老本行,用的傢伙又是這般趁手,夫復何求?”

李漠沉默了一會,左右看看,湊近小聲說道:“可是我聽說這夏參將雖然受撫,但這瓊州營完全不按朝廷那一套,把總變成了什麼連長,千總變成了營長,這恐怕……”

“恐怕什麼?怕他有不軌之心?”左武衛環顧左右,低聲呵斥道:“身在軍營之中,謹言慎行!他若有不軌之心,與改了官職名稱有何關係?想反的話,不改也能反,不想反的話,改了也不會反。”

李漠連忙點頭:“屬下孟浪了。今後這些話不會提起。”

“你我現在是平等之身,在他人面前,不能提起屬下二字,免得被人猜忌。”

“是是!”

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章 戰俘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八章 箭與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八章 箭與刀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推演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
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章 戰俘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九百零九章 瓊海軍自己的“廠衛”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八章 箭與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八章 箭與刀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推演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吉林市| 苍山县| 壤塘县| 平舆县| 乌鲁木齐市| 信阳市| 内黄县| 黎城县| 昔阳县| 凤冈县| 白山市| 名山县| 景东| 松阳县| 合川市| 南陵县| 金溪县| 眉山市| 商南县| 伊通| 塔河县| 吉水县| 黄龙县| 建宁县| 南宁市| 台江县| 电白县| 陆丰市| 邵东县| 大渡口区| 建始县| 蓬溪县| 马关县| 临夏县| 志丹县| 通山县| 景东| 岳池县| 永胜县|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