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

看見蘇粗腿主動加練,別的新丁都笑話他傻不愣登的,不過是爲了多佃種幾畝地,何必這麼拼命。

聽到這些話,蘇粗腿只是一笑置之,他想的比別的新丁長遠:東家有這麼犀利的火器,操練出這麼強悍的兵丁,可不止是一個鄉下土財主的做派——真正的鄉下老財又哪來的膽子對抗官府——東家肯定要做一番大事,若是想在這些新丁中脫穎而出,得到東家的賞識,唯一靠譜的就是苦練本領,在戰場上殺敵立功。

而在新丁和老兵的對抗訓練中,嚴整的隊列和熟練的刺殺戰術讓對抗呈一邊倒的局面,他發現這種看似簡單的刺殺很實用,上了戰場,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多殺掉對方一個人,自己活命的機會就大一分,所以他才拼命地練習刺殺動作。

按照司馬德的分析,瓊州府與廣東都司公文往來,加上調集糧草,各衛所兵力集結,可能要兩三個月的時間,如果知府衙門得力,可以縮短至一兩個月,大軍就會從瓊山縣開拔。

事實證明,瓊州府的辦事效率還是不錯的,一個半月之後,臨高縣衙就接到了知府衙門抄送的公文,告知“大軍不日將至,速籌措糧草,以備軍需。”

此時知府衙門還不知道臨高縣衙已經完全被架空,只剩下一個空殼,政令不出縣衙。當然,錢有餘接到這份公文第一時間就送給了夏天南。

得到消息後,夏天南啓動了應對方案:護衛隊停止訓練、保留體力,枕戈待旦;所有工廠停止生產,所有工匠和工人都分別集中在胡家莊和博輔港宿舍區,一旦戰事惡化,就分爲兩路,一部分人躲進黎區,另一部分就從博輔港走水路去調樓村暫避鋒芒。

此戰的對手不是幾個地痞流氓,也不是幾百人規模的黎寨,而是正兒八經的數千朝廷官兵,夏天南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戰敗,就暫時跑路,躲過這陣風頭,等官兵撤走再捲土重來。只要工匠和工人還在,手裡有銀子,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就在護衛隊進入備戰狀態準備迎戰官兵之際,博輔港傳來了一個不和諧的消息——一名鋼鐵廠的工匠趁夜偷偷跑了。

按照佈置,紡織廠的所有女工都安置在胡家莊,而造船廠、鋼鐵廠、兵工廠的工匠、工人都安置在博輔港宿舍區,這名工匠就在到達博輔的當天晚上逃跑了。

根據鋼鐵廠的管事張衛介紹,這名逃跑的工匠平日裡喜歡偷奸耍滑,對鍊鐵的各項工作流程掌握得不夠熟練,數次評比都是最低的等級,工錢和獎金比別人少,牢騷怪話很多,沒想到居然在這個節骨眼上跑了。

跑一個工匠倒沒什麼,不過夏天南擔心影響士氣,命令護衛隊組織對博輔和胡家莊進行巡邏,防止再有同樣的事情發生,好在連續幾日平安無事。本以爲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但讓夏天南想不到的是,這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後來差點給他帶來沉重的損失。

崇禎四年七月,圍剿臨高“黎亂”的大軍進入了澄邁境內,離臨高縣只有兩天的路程。按照作戰計劃,護衛隊馬上就要展開對官兵的襲擾戰。

執行襲擾戰術的隊伍貴精不貴多,而且要熟練使用火器,符合條件的只有老護衛隊員。夏天南命令黃漢生、楊由基各帶領一百人,沿途輪流對官兵進行襲擊,黃猛甲帶領兩百土兵擔任預備隊,預防各種意外情況,其餘人休整待命。

負責統領“剿黎”大軍的將領是瓊山千戶所的千戶王良棟。

瓊山千戶所駐地在府城瓊山縣,在瓊州內五所中是戰力保存的最好的,此戰派出了五百軍戶,其他千戶所,能出兩三百人就不錯了,王良棟就順利成章的成爲了此戰的統兵將領。大軍的主體戰鬥力量爲各千戶所湊齊的一千八百人,另外有各州縣的一千多鄉勇,總計三千多人。

具體人數多少,王良棟也不知道——因爲鄉勇紀律很差,開拔之際就有人開小差跑回家,從瓊山集結之後到行進到澄邁縣這段時間,零零散散跑了一百來人,開始他還派人去追,後來也懶得理會,反正打仗靠正牌子衛所軍,鄉勇不過吆喝助威罷了,鄉勇的具體人數,他也懶得去清點了。

三千多人從瓊山到澄邁,足足走了十天,按正常的速度,可以從兩地走個來回了。不過王良棟並不認爲自己行軍慢——知府衙門提供的糧草有限,開拔銀子的數目也缺乏誠意,所以大軍沿途經過大的村莊,都要停下徵集糧秣,並要求當地士紳“主動”犒勞,王良棟認爲這樣才能保持士氣,這樣的情況下,十天到達澄邁已經很快了。

進入澄邁縣境內後,沿途村落比瓊山縣稀疏了不少,王良棟放棄了那些小村子,直接向縣城而去,澄邁再窮,縣城總有油水。

一日午後,大軍到達一個叫黃泥嶺的地方,左面是一條小河,右面是一大片木棉樹林。看見有河流,便有人脫離隊伍,去河邊飲水,或者以冷水洗臉——七月的瓊州實在太熱,難得有水源,可以稍減酷暑之苦。

王良棟也不以爲意,只是派出親兵督促那些人歸隊。只是這樣一來,有人快,有人慢,有人離隊,隊伍很不齊整,前後也拉的很長。他身邊一名百戶進言:“千戶大人,這個地方一面臨水,一面靠密林,應該加快速度通過這片地方,萬一亂民在此設伏,恐怕多有死傷……”

王良棟斜眼看了他一眼,這名百戶是他千戶所的,名叫魏連橫,平日裡總是喜歡談論兵事,卻很少孝敬上官,他對此人很是不喜。

他拉長了腔調說道:“哦——魏百戶果然知兵,要不然你領人殿後,掩護大軍?”

心裡卻極爲鄙夷,此戰的對手是什麼人?是臨高一羣黎蠻子,大字不識一個,難不成還精通兵法,從臨高跑到澄邁境內來設伏?

魏連橫看王良棟的神情,就知道他不以爲然,嘆口氣,退了下去。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八章 箭與刀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槍指著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八章 箭與刀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一百零六章 奇怪的約定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二十八章 高家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槍指著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利县| 台北县| 巴马| 德兴市| 华容县| 阿尔山市| 宕昌县| 剑河县| 黄梅县| 邓州市| 平舆县| 靖远县| 若尔盖县| 哈密市| 岑溪市| 涿鹿县| 天柱县| 板桥市| 华安县| 花莲县| 涡阳县| 舞钢市| 托里县| 双辽市| 尤溪县| 高台县| 苍梧县| 新丰县| 崇阳县| 岳阳县| 张家界市| 陆良县| 通榆县| 崇明县| 秦皇岛市| 调兵山市| 邢台市| 黑河市| 南京市| 榆中县| 崇仁县|